刀片电池专利年限?
一、刀片电池专利年限?
专利期限一般为20年
寿命: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影响整车使用寿命。电池的循环寿命指的是电池在完全充电后完全放电,循环进行,直到容量衰减为初始容量的80%的循环次数。目前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循环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如果单纯按充放电的相关参数来算的话,估计要能使用10多年呢。
二、固态电池专利排名?
从专利主体来看,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的丰田拥有固态电池专利 252件,数量远超其他车企与电池企业,同时日本其他消费电子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如富士(62件)、村田制造所(58件)、松下也在固态电池领域有广泛布局(45件)。总体来看,日本固态电池的研发以产业界为主导。 美国固态电池专利分布比较分散,而且其持有主体多为 Quantumscape(21 件)、 Sakti3(17 件) 等初创企业。 中国固态电池专利分布也很分散, 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专利持有主体以科研机构与大学为主,如中科院青岛能源所(13 件)、哈工大(13 件)等。韩国虽然总量不及中国,但是专利分布相对集中,如三星电子(35 件)、LG 化学(29 件)、现代汽车(25 件)。与日本相似,韩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也是以产业界为主导,且电池企业与整车企业均有布局。
全固态电池专利的持有主体情况与固态电池基本类似,日本、韩国均以产业界为主导。其中,丰田的专利件数遥遥领先,高达193件;富士以59件专利持有量位居第二;村田制造所排名第三,持有51件专利。中国全固态电池研发仍然以科研机构与高校为主导,专利持有数量排名前五的主体分别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6 件)、青岛能源所(6 件),及三所高校哈工大(6件)、中南大学(6件)、宁波大学(5件)。
三、刀片电池专利年限多少?
刀片电池专利年限是10年。
专用刀片电池的充电功率是普通混动电池的2倍,内阻更低,充放电效率优于传统混合动力10%,可综合提升30%的制动能量回收率。很多PHEV不具备直流快充,无法在直流充电桩充电;DM-i超级混动提供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种补电方式,大功率直流快充适配全国公共充电桩,能够让用户更主动地使用纯电模式。
四、新能源电池 专利排名?
1、比亚迪:1874项
比亚迪业务范围广泛,专利数量自然也就牢牢占据榜首。2017年比亚迪已发布专利共1874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26项,发明授权405项,发明公布836项,外观设计107项。按照月份划分,1月共113项,2月共130项,3月共119项,4月共198项,5月共262项,6月共207项,7月共173项,8月共172项,9月共144项,10月共120项,11月共142项,12月共94项。
2、沃特玛:926项
2017年沃特玛已发布专利共92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10项,发明授权专利11项,发明发布专利400项,外观设计5项。
沃特玛的外观设计专利共5项,主要分为四类:1、壁挂式充电桩;2、电池箱;3、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4、物流车。
按照月份划分,1月共79项,2月共44项,3月共44项,4月共83项,5月共164项,6月共70项,7月共134项,8月共24项,9月共74项,10月共58项,11月共84项,12月共68项。
3、宁德时代:529项
2017年宁德时代已发布专利共529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06项,发明授权38项,发明公布177项,外观设计8项。
2017年11月10日,宁德时代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募集资金131.2亿元,其中42亿元用于新技术方面的研发。招股说明书显示, 2017年上半年研发费用6.7亿,占营业收入10.65%。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才过去一周,宁德时代已有8项专利公布,包括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发布专利1项。主要分为五类:1、二次电池电芯;2、电极连接片和电池模组;3、电池模组;4、电池包下箱体以及电池包;5、故障测试装置。
4、国轩高科:438项
2017年国轩高科已发布专利共438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36项,发明授权48项,发明公布182项,外观设计72项。国轩高科的外观设计专利数量位列第二,紧随比亚迪。
5、力神电池:117项
2017年力神已发布专利共117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4项,发明授权6项,发明公布36项,外观设计1项。
截至目前,力神也公布了6项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项,分别为一种激光焊压头在线打磨工装、一种叠片卷绕复合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一种新型锂离子聚合物电芯双面冲壳模具;发明授权专利3项,分别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性能衰减原因的测试及诊断方法、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振动和内阻测试设备和一种热缩后电池后续处理方法。
五、苹果研发创新:申请燃料电池专利
苹果研发创新:申请燃料电池专利
近日,科技巨头苹果又有新动作!据悉,苹果公司最近在能源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已经向相关机构提交了燃料电池专利申请。
所申请的燃料电池专利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苹果在绿色能源研发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具有高效、清洁、低排放的特点,一直被视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苹果公司此次申请燃料电池专利,无疑将进一步推动绿色能源技术的发展。
有分析认为,苹果公司之所以加大在燃料电池领域的投入和布局,一方面是出于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看好未来燃料电池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苹果已经在环保方面有过多次举措,包括推动供应链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设备能源效率、积极推进废旧设备回收利用等。可以预见,苹果在绿色能源和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创新将为整个产业注入更多正能量。
综上所述,苹果公司申请燃料电池专利的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再次表明了苹果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决心和实力。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苹果燃料电池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环保效益。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苹果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燃料电池技术在未来的潜在应用价值。
六、宁德时代电池专利哪来的?
宁德时代电池专利是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获得的。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汇集了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团队,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生产工艺,创新出了一系列独有的、符合自身特色的电池技术,因此获得了许多专利。同时,宁德时代注重保护知识产权,积极申请专利、保护专利,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七、锂电池专利最多的企业?
比亚迪是我国锂电池专利最多的企业。
1、专利申请量及PCT申请量对比:
比亚迪遥遥领先在动力锂电池专利申请量方面,比亚迪动力锂电池专利申请总量为748项。比亚迪动力锂电池PCT专利申请量为33项。
2、 专利市场价值
比亚迪动力锂电池专利总价值为1.28亿美元。
3、专利申请地域
目前,比亚迪动力锂电池专利申请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在中国申请的动力锂电池专利数量分别为764项。
美国是比亚迪动力锂电池专利申请的第二大地区,在美国的动力锂电池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88项。
比亚迪动力锂电池专利申请类型以发明专利为主。比亚迪78%的动力锂电池专利为发明专利;比亚迪发明专利583件。
4.、比亚迪专利技术构成
目前,“H01M10二次电池;及其制造”和“H01M2非活性部件的结构零件或制造方法是比亚迪的前两大动力锂电池技术细分分布领域,其中在“H01M10二次电池;及其制造”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最高,为191项。
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高新技术企业。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比亚迪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再到应用,全方位构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比亚迪是香港和深圳上市公司,营业额和总市值均超过千亿元。
6.主营业务
新二次充电电池、光伏、手机部件及组装、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业务
主要从事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产品领域的相关业务。
八、固态电池专利为什么在丰田手里?
固态电池专利在丰田手中的原因是因为丰田积极投资和研发固态电池技术,并成功获得相关专利。丰田相信固态电池有望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存在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等问题,从而提升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拥有固态电池专利,丰田能够保持竞争优势并加速电动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和可持续交通的实现。
九、氢燃料电池专利保护期?
氢能源有20年有效期的专利保护。
现在的氢能源汽车处于一种很尴尬的状态,它相对于纯电动汽车要优秀不少,可以弥补其很多缺点,比如里程焦虑这个纯电动汽车的致命问题。
十、维科为何抛弃石墨烯锂电池专利?
维科抛弃石墨烯锂电池专利的原因是因为石墨烯锂电池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导致其商业化应用的时间和成本都较高。石墨烯锂电池的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其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电池寿命短、安全性不足等问题。维科可能认为投入更多资源去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划算,因此决定抛弃该专利。此外,维科可能也考虑到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虽然石墨烯锂电池具有很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导电性能,但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其他类型的锂电池,并且这些锂电池在成本、安全性等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维科可能认为,投入更多资源去开发其他类型的锂电池或者其他新能源技术更有前景和竞争力。综上所述,维科抛弃石墨烯锂电池专利的原因是因为石墨烯锂电池存在技术难题和市场竞争压力,投入更多资源去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不划算,而选择其他能源技术的开发可能更有前景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