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电阻的功率?
一、求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电阻的功率?
1.电流源两端电压也为电压源的电压U=15V,其功率为:P2=IU=2×15=30(W)>0,且其电压和电流为关联正方向,所以为消耗(吸收)功率30W。
2.电阻两端电压为电压源电压U=15V,其消耗的功率为:P1=U²/R=15²/5=45(W)。
3.电阻电流为15/5=3A,方向向下,根据KCL则15V电压源电流为2+3=5A,方向向上。其功率为:P3=5×15=75(W)>0,且其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所以电压源释放功率75W。
二、为什么电压源电流源电阻串联等效成电流源?
电压源和电流源是等效的,可以互相转换,这就是诺顿定理。理想电流源是指输出电流不随外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理想电压源是指输出电压不随外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即电压源内阻为
理想电流源自然是恒流的,显见的一个特点是:负载电阻越大,负载上的压降就越高,没有上限;
当电流源与电压源并联后,因电压源输出电压的限制,以致电流源的上述特点就没有了,这也是为什么只能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了
三、电压源电流源电阻串联,这个电流源的功率是多少啊?
电流源使回路电流为5A,5A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压降为2×5=10V,回路总电压为电源电压10V和电阻压降10V相加,为20V,因此电流源的功率=U×I=20×5=50W
四、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有无电阻?
有。
理想电流源有内阻且内阻为无穷大、理想电压源无内阻即内阻为0。理想的电压源的内阻为零;理想的电流源的内阻为无限大。
在实际的电源中是有内阻存在的,电压源的内阻不为零,电流源的内阻也不可能为无穷大。因此用一个理想的电压源与一个电阻串联表示一个实际的电源,即电压源表示法;用一个理想的电流源与一个电阻并联表示一个电源,即电流源表示法。
五、已知电流源求电阻电压?
咱编个号先,从右向左10的为R1,40的为R2,8的为R3,2的为R4,现在能看出来R1、R2是并联,并联电阻8,然后与R3串联,串联电阻为16,然后16与R4并联,它们共分3A电流,所以流入R3的电流为1/3,这1/3是R1和R2并联后流出的,所以R2的电流为1/5*1/3=1/15,电压为1/15*40=8/3
六、受控电流源和电压源,有没有电阻?
受控电流源有电压。判断受控电流源和受控电压源主要有两种方式:
1、看电路元件符号。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一些,受控电流源和受控电压源的,电路元件的符号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观察电路元件的符号就可以判断出类型。
2. 看被控制量。如果被控量是一个电压量,即此元件的电压受别的量所控制,为受控电压源。
受控源是有区别于独立源,是有一个电阻存在。独立电压源一般认为电阻为零,独立电流源认为电阻为无穷大。
而受控源则不同,他其实是一个独特的电路元件,因为他的电压或者电流特性,与其他变量有一定的确定关系,所以为一个独立的电阻元件。
比如三极管就是一个电流控制电流源。只是在电路处理的时候,可以等效为电源处理,也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处理。
七、电流源电压源符号?
电流源的内阻相对负载阻抗很大,负载阻抗波动不会改变电流大小。在电流源回路中串联电阻无意义,因为它不会改变负载的电流,也不会改变负载上的电压。
电流源的符号是
电压源,即理想电压源,是从实际电源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在其两端总能保持一定的电压而不论流过的电流为多少。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的性质:第一,它的端电压定值U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U(t)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第二,电压源自身电压是确定的,而流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
电压源的符号是:
八、电流源和电压源?
一个电源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电路模型来表示,一种是用电压的形式来表示,称为电压源,一种是用电流的形式来表示称为电流源。
1.电压源电源电压U恒等于电动势E,是一定值,而其中的电流I是任意的,由负载电阻RL及电源电压U本身确定,这样的电源称为理想电压源或者是恒压源。
2.电流源电源电流I恒等于电流Is是一定值,而其两端的电压U则是任意的,由负载电阻RL以及电流Is本身确定。这样的电源称为理想电流源或者是恒流源。
九、含有电流源电压源的电路怎么求等效电阻?
开路电压其实相对比较好解决,分析一下kcl,kvl,或者用高中的方法都能解决。
而对于等效电阻,当电路中不含有受控源时,根据等效电阻的定义。所以将独立源置零以后,直接利用电路串并联关系,等效替代法就能求出来。
难点:当含有受控源时,求出的等效电阻实际是输入电阻,即利用vcr关系来求,可以采用外加电源法(要求电路里面除了受控源外,独立源置零),或者当电路中本来就含有独立源时,采用开路短路法,即求出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二者相除就是等效电阻,但是要注意这里选取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方向的关系,对于整个电路,它们是非关联参考方向。
十、电压源和电流源计算?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功率的计算解题思路如下:1、设18V电压源电流为I,方向向下,根据KCL则6V电压源的电流为(I+2),方向向上。2、针对左边的回路,再根据KVL:24I=6+18,解得:I=1(A)。3、6V电压源电流为:I+2=1+2=3A,方向向上,功率为:P1=3×6=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4、18V电压源:功率为P2=18×1=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5、2Ω电阻的电压为2×2=4(V),而2Ω电阻串联2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V,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4=2(V),上正下负。电流源功率:P3=2×2=4(W)>0,电压与电流为关联正方向,电流源吸收功率4W。6、验证:24Ω电阻消耗功率P4=I²×24=1²×24=24(W),2Ω电阻消耗功率P5=2²×2=8(W)。7、总消耗(吸收)=P3+P4+P5=4+24+8=36(W);总释放=P1+P2=18+18=36W,功率平衡。扩展资料:电压源,即理想电压源,是从实际电源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在其两端总能保持一定的电压而不论流过的电流为多少。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的性质:第一,它的端电压定值U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U(t)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第二,电压源自身电压是确定的,而流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电流源的内阻相对负载阻抗很大,负载阻抗波动不会改变电流大小。在电流源回路中串联电阻无意义,因为它不会改变负载的电流,也不会改变负载上的电压。在原理图上这类电阻应简化掉。负载阻抗只有并联在电流源上才有意义,与内阻是分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