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功率之比等于电流之比?
一、变压器功率之比等于电流之比?
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电流与匝数成反比。
二、变压器一二次电流之比与匝数之比?
1、变压器一二次电流之比与一二次绕组的匝数成正比。
2、因为变压器P1=P2 【变压器一、二次功率相等】
3、所以V1*I1=V2*I2则V1/V2=I2 / I1 【变压器一、二次电压和电流成反比】
4、又因为V1/V2=匝数2/匝数1 【变压器一、二次电压与匝数成反比】
5、所以I2 / I1= 匝数2/匝数1
【文字解释】
若想变压器增加一次(或二次)电流时,必须增加一次(或二次)的匝数(即增加变压器的功率)。
三、电流之比和电压之比等于什么?
在变压器电路中,电流之比和电压之比等于变压器的变流比和变压比。
即: 原边电压与副边电压之比等于原边匝数与副边匝数之比等于变压比。
而原边电流与副边电流之比等于副边匝数与原边匝数之比等于变流比。
变压比与变流比是互为倒数关系。
四、为什么电流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1、因为并联支路电压相等且不变,根据比例性质,电流1乘上电阻1等于电流2乘上电阻2,则电流1比电流2等于电阻2比上电阻1,所以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2、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故答案为:相等;倒数之和.
五、变压器功率之比等于什么之比?
首先,变压器在理想状态下: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应该是U1(初极电压)×I1(初极电流):U2(次极电压)×I2(次极电流)=1:1吧…
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根据电气应用原理,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变压器的初、次极关系为P1(输入功率)=P2(输出功率)=U1×I1=U2×I2,也就是:P1:P2=U1×I1:U2×I2=1
六、为什么电流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的倒数?
前提条件肯定是有的。
1、在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阻的电流相等,由 U=I * R 可得 各电阻的电压之比等于各电阻的阻值之比。
2、在并联电路中,加在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由 I=U / R 可得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之比等于各电阻的阻值的反比。(这时在数值关系上,电阻之比也等于各电流的反比)
七、电流与电压之比规律?
根据公式P=UI,可推断出:当电流一定时,电功率与电压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电功率与电流成正比。公式可变形为:P=U^2/R,当电阻一定时,电功率与电压的2次方成正比,当电压的2次方一定时,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电压的分类
电压可分为高电压,低电压和安全电压。
高低压的区别是:以电气设备的对地的电压值为依据的。对地电压高于1000伏的为高压。对地电压小于或等于1000伏的为低压。
其中安全电压指人体较长时间接触而不致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 按照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规定了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的电压系列。我国对工频安全电压规定了以下五个等级,即42V,36V,24V,12V以及6V。
2、电阻
电阻,因为某种物质对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所以称其该作用下的电阻物质。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没有电阻或电阻很小的物质称其为电导体,简称导体。不能形成电流传输的物质称为电绝缘体,简称绝缘体。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Resistance)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
八、电流电功率之比?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W=V的平方除以R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W=V的平方除以R
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
V=IR,N=IV =I*I*R,
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
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
九、原、副边电流之比与变压器的什么成反比?
原、副边电流之比与变压器的原、副边的匝数成反比。
十、变压器中,电流之比等于匝数反比是怎么得到的?
根据磁势平衡原理,变压器两侧的安匝数相等。原边的安匝I1w1=副边安匝I2w2,所以I1/I2=w2/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