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交直轴电感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一、永磁同步电机交直轴电感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一般是LCR法测静态LdLq。
如果是测动态,就需要搭载试验台,专用电源、功率分析仪、电机测试台这些东西
二、永磁同步电机dq轴电感推导问题?
抄公式的时候看下是不是人家用的凸极转子的电励磁同步电机,而不是你说的ipmsm。。。。 ,再看看人家把d轴定义到哪里
三、永磁同步电机线电感、相电感、dq轴电感之间如何换算?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具有高响应、高刚度、高精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精度工业伺服场合。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赵鑫宇、王丽梅,在2023年第10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基于直线电机的应用场合,考虑系统的参数摄动、负载扰动等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分数阶微分型边界层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
采用 NFTSMC方法来抑制不确定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保证了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快速收敛;为了进一步减小有限稳定时间并削弱抖振,将 Riemann-Liouville 分数阶微分定义和边界层技术结合,实现一种新的分数阶微分型边界层控制。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削弱抖振现象。
研究背景
与传统进给方式相比,直线电机省去了中间传动环节,采用“零传动”的方式,保证了源动力与电机负载之间的刚性耦合,从根源上避免了机械传动链带来的不良影响,彻底改变了驱动进给方式。然而,由于采用直接驱动方式,系统参数变化、负载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会毫不衰减地作用于PMLSM 的动子上,使电机产生推力波动,从而严重影响电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针对系统中存在的参数摄动、负载扰动等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对 PMLSM 伺服系统的跟踪性、鲁棒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突破高档数控机床高速高精的技术瓶颈,这对于数控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方法及创新点
1.分数阶饱和函数的设计
将分数阶微分型饱和函数和饱和函数进行对比分析。图1为0.2、0.5、0.7阶次分数阶微分型饱和函数与整数阶饱和函数(0阶次分数阶饱和函数)的数值变化对比。输入为一个周期变化的信号,输出为饱和函数和分数阶微分型饱和函数的函数值。根据图1数值对比,总结出分数阶微分型饱和函数的两点性质。
2.基于分数阶微分型边界层终端滑模控制系统的设计
本研究为了平衡切换控制“快收敛”与“弱抖振”的关系,将所提出的分数阶饱和函数代替传统指数切换控制律中的饱和函数,实现分数阶边界层的设计。不仅具有整数阶边界层的输出特性,还具备“大误差大增益,小误差小增益”的功能,改善了PMLSM伺服系统的动态品质以及稳态性能。
3.实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与IO-NFTSMC方法相比,FO-NFTSMC方法响应速度快、抖振现象不明显,提高了PMLSM伺服系统位置跟踪精度和鲁棒性能。
结论
为了提高PMLSM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抑制不确定性影响,沈阳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分数阶边界层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使系统状态有限时间收敛到一个集合。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本工作成果发表在2023年第10期《电工技术学报》,论文标题为“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分数阶微分型边界层终端滑模控制”。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支持。
四、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电感用LCR怎么测量?
这电阻跳动咋这么大?有没有考虑温度的影响,可以取它们的平均值
五、永磁同步电机的交轴和直轴是什么?
交轴也叫q轴,直轴也叫d轴,他们实际上是坐标轴,而不是实际的轴
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为了能够得到类似直流电机的控制特性,
在电机转子上建立了一个坐标系,此坐标系与转子同步转动,取转子磁场方向为d轴,
垂直于转子磁场方向为q轴,将电机的数学模型转换到此坐标系下,可实现d轴和q轴的
解耦,从而得到良好控制特性。
六、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感如何确定?
一般用阻抗分析仪测量线电阻电感,外加转速 测量反电动势 就能知道永磁体磁链值。一般就测这些,我也在学习阶段,只能说个大概。
阻尼系数和转动惯量不太清楚。
建议问题改为 XXX如何测量?
手册:
https://www.nxp.com/docs/en/application-note/AN4680.pdf
七、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变小的影响?
顺着题主的问题来。
”永磁同步定子电流变大导致电感变小“这句话本身是不完整的。电感和电流的关系主要看电流是增磁作用还是去磁作用,并且最好能把电感分成dq轴分量来看。增磁导致饱和,磁阻增大,电感变小;去磁导致饱和减小,磁阻变小,电感稍稍变大。
电感变化的影响可以是多方面的。
1.如果是带有磁阻转矩的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dq轴电感差值变大可以产生更高的磁阻转矩。这可以从电机转矩公式看出。
2. 电感变小,电压的变化容易产生更大的电流波动, 根据公式, ,增加1 V的电压,电感L小, 就大,单位时间电流变化就大。如果电机控制采样频率低或者converter开关频率低,都会导致电流控制难度加大。
电机设计要大电感还是小电感这也不是绝对的,主要看应用场合,比如倾向高转矩还是高转速,也可以取决于电压,甚至可以取决于对电机响应速度的要求。大电感意味着磁通大,反电动势高,拓速范围小,但转矩可以大,我看过的工业用的20kW感应电机自感有40 mH。也有超高速电机,电感只有50uH,转速可以到20krpm。
八、电机直轴交轴原理?
直轴和交轴,是在分析发电机“电枢反应”这个物理现象时,引入了“直轴反应”和“交轴反应”的概念。发电机定子线圈电流形成的磁场和转子线圈电流形成的磁场,两个磁场中心存在一定的角度(称为:功角)。
可以把两个磁场相互的作用力,分解垂直于磁场方向和呈90度交叉方向两部分(就像把一个作用力分解成为X和Y轴上的分力一样),垂直于磁场这部分称为“直轴反应”。磁场极限相同时相互叠加,磁场极限相反时相互削弱。(准确地说发电机定子电流为感性时是“去磁作用”,定子电流为容性时是“助磁作用”)。
两个磁场呈90度交叉这一部分称为“交轴反应”,因为呈90度,磁力线相互垂直,所以没有力的作用(这部分就是所谓的“无功功率”,无功功率不消耗原动机的功率。)。交轴电枢反应:
交轴电枢反应即交轴电枢磁动势对主极磁场的影响。交轴电枢磁场在半个极内对主极磁场起去磁作用,在另半个极内则起增磁作用,引起气隙磁场畸变,使电枢表面磁通密度等于零的位置偏移几何中性线,新的等于零的位置我们称之为物理中性线。
不计饱和时,交轴电枢反应既无增磁,亦无去磁作用。考虑饱和时,起到去磁作用。
直轴电枢反应:
当电刷不在几何中性线上时,出现了直轴电枢反应。若为发电机,电刷顺着旋转的方向移动一个夹角,对主极磁场而言,直轴起去磁反应,若电刷逆着旋转方向移动一个夹角,则直轴电枢反应将是增磁的。若为电动机,则刚好相反。
九、交直轴电感的含义?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电机中的直轴(d轴)电感和交轴(q轴)电感。d轴和q轴是电机转子上建立的一个坐标系,此坐标系与转子同步转动,取转子磁场方向为d轴,垂直于转子磁场方向为q轴。
十、请问单相永磁发电机的电阻和电感怎么测量?
电压积分法没有用过,直流衰减法就是将绕组加一个低压直流电测出其压降和电流,再用下面公式算出电阻。
I=u/R R=u/I。其实用电桥直接测也可以。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