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铁离子和银离子原电池反应?
一、亚铁离子和银离子原电池反应?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计算Ag~++Fe~(2+)=Ag+Fe~(3+)的平衡常数和电动势。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非标准状态下该反应的电动势,理论上证实逆反应可以实现。设计原电池装置,通过改变离子浓度,实现电流表指针的反转,验证该氧化还原反应确有可逆性。
Ag+ + Fe2+=可逆 =Ag +Fe3+ 能进行但程度很微弱甚至不反应,但是如果Ag+ 的浓度与Fe2+的浓度关系,只有在Ag+>>Fe2+且PH>2,加热条件下反应才能较大程度进行。
二、三价铁离子和铜 如何设计双液原电池?
根据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反应中铜失电子而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正极应为活泼性比铜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材料,Fe3+在正极得到电子而被还原,电解质溶液为FeCl3,依次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反应中铜失电子而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正极应为活泼性比铜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材料,Fe3+在正极得到电子而被还原,电解质溶液为FeCl3,
故答案为:石墨;铜;FeCl3溶液;
(2)负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u-2e-=Cu2+正极:2Fe3++2e-=2Fe2+,
故答案为:Cu-2e-=Cu2+正极:2Fe3++2e-=2Fe2+.
三、原电池中离子是如何移动?
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因为负极失去电子,转移到正极上释放,所以阳离子移向正极得到电子。
电解池中:异性相吸。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因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源提供 电子,阴极上有自由电子,阳离子移向阴极得电子。
四、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的区别?
双液原电池有两个优点:能量转化率高;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以锌铜原电池为例——如果是单液原电池,锌单质能与硫酸直接反应,这一部分反应,电子直接从还原剂转移给氧化剂,就没有电子通过外电路的定向移动,即没有形成电流。而在双液原电池中锌单质和硫酸锌接触、铜单质和硫酸铜接触,两份溶液通过盐桥联通,不会出现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直接反应,电池的效率就提高了。另外由于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铜在锌片表面析出,锌表面也构成了原电池,进一步加速铜在锌表面析出,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当锌片表面完全被铜覆盖后,不再构成原电池,也就没有电流产生。双液原电池使用盐桥,可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盐桥保障了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锌到铜的不断转移,使锌的溶解和铜的析出过程得以继续进行,在外电路形成持续稳定的电流。
五、原电池铜的离子方程式?
①铜为负极浓硝酸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 Cu-2e-=Cu2+
正极反应 2H+ +(NO3)2- +e-=NO2+H2O
②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正极反应方程式为 Cu2++2e-=Cu,
负极反应方程式为 Zn-2e-=Zn2+,
总反应电极方程式:Cu2++Zn=Cu+Zn2+
六、用铝和银离子制成原电池?
铝做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 =Al3+ 电解质溶液用硝酸银溶液,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g+ +3e- =3Ag。
总反应方程式:Al+3Ag+ =3Ag+Al3+。七、原电池中离子交换膜原理?
原电池中离子交换膜的原理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有效碰撞完成的,而是还原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完成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电子的转移。两极之间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外部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构成了闭合回路,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八、如何配原电池离子方程式?
第一,只要是化学反应就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当然电化学反应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反应方程式要配平。(这是最后一步要做的事情)
第二,电化学反应一般发生在电解质溶液中,所以一定存在电离、水解和离子间反应等,所以一定符合电荷守恒规律,也就是说,反应前后总带电荷数不变。(这会在写电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遇到,应在配平后验证)。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电化学反应一定有电子得失、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一定符合得失电子总数守恒规律。
具体写电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做法应当是:
首先,确定哪里是原电池的正负极或电解池的阴阳极,这主要根据元素的氧化还原性(金属活泼性)或离子(团)的放电顺序决定。在原电池中,两(或多)种金属中谁活泼谁作负极,即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另一种最不活泼的金属做正极,而电解液的阳离子(注意:不是该种金属)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在电解池中,两(或多)种阳离子谁放电顺序在前,谁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两(或多)种阴离子谁放电顺序在前,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注意:电解池中如果是水溶液要考虑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放电顺序:阳离子: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正好相反(并参考元素周期律):Pt2+>Au3+>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NH4^+>Sr2+>Rb+>Ba2+>Cs+
阴离子:P3->S2->I->Br->Cl->OH->所有含氧酸根离子>F-
其次,写出电极半反应。注意:电荷守恒。如:Cu2+
+2e
==
Cu,
4OH-
==
O2(上升符号)+
2H2O
+4e
最后,相加合并两个半反应。
或者可以直接先确定整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明晰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然后按照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配平,即可。
九、单池原电池和双池原电池的优缺点?
电池原电池电压更大一般为4v,双池电池一般电压比较大而且还可以充电。
十、三价铁与铜离子原电池原理?
氯化铁做电解质溶液,铜和碳做电极,现象是铜逐渐溶解,碳极附近由于吸引三价铁离子,所以棕黄色比较深,三价铁离子得电子,变二价,颜色变浅,浅绿色,铜极附近铜离子较多,所以显蓝绿色。
氯化铁做电解质溶液,铜和碳做电极,现象是铜逐渐溶解,碳极附近由于吸引三价铁离子,所以棕黄色比较深,三价铁离子得电子,变二价,颜色变浅,浅绿色,铜极附近铜离子较多,所以显蓝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