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场强方向由哪极板到哪极板?
一、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场强方向由哪极板到哪极板?
与正极相连的极板带正电荷,与负极相连的极板带负电荷.
电场方向由正极板指向负极板.
二、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保持两极板电荷量不变,但为什么两极板间电压会变?
Q=UC C是电容。
如果与电源断开Q不变。如果C不变,U是不可能变的。至于你说电压会变,一定是C变了。C变化的因素有两板间的间距,正对面积以及两板间是否有其它介质。
三、两极板电容计算?
如果是课本上的计算就简单:C=Q/UQ为电容器极板所存的电荷(K)U为电容两端电压(V)C是电容量(F)如果是计算电机的启动电容,就按——单相电容式电机电容量的简单计算:
C=I'×10^6/(2πfU')=...≈10k·P/(88π·cosφ)式中 k 电流系数,取值0.5~0.7 P 电机额定功率(W) f 电源频率(Hz) (50) U 额定电压(V) U' 电容器额定电压,一般选400V cosφ 功率因数。
四、证明:一个极板间为真空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只与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及极板面积有关,与两极板的距离无关?
1、U(电势差)=E(场强)×d(板间距) 适用于匀强电场
2、C(电容)=Q(电容器所带电荷量)÷U(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3、C∝εS÷d ε是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S是平行板正对面积 d就是板间距了 ∝为正比符号 可以看作等号
1、2公式一起用得
C=Q÷Ed
再用3公式
C=εS÷d =Q÷Ed
所以d可以约掉得
εS=Q÷E 即
E=Q÷εS 所以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只与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及极板面积有关,与两极板的距离无关。
五、两极板间电容公式?
电容C是表示电容器儲电能力的物理量。C值越大表示在相同电压下电容器儲存的电荷就越多。
电容C的定义式是:C二Q/U,式中Q是电容器的带电量,U是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
电容器C的决定式是:C二∈S/4兀kd,式中:S是两板的正对面积,d是两板间的距离,∈是两板间电介质的介电常数,k是静电力常数。
六、两极板间电容意义?
电容器(简称电容)也是组成电子电路的主要元件。它可以储存电能,具有充电、放电及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 电容器的结构特性与作用 1.电容器的结构特性 电容器是由两个相互靠近的金属电极板,中间夹一层绝缘介质构成的。在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能储存电能。 1.电容器 (1)电容器:两块相互靠近又彼此绝缘的导体组成电容器.电容器可以储存容纳电荷. (2)电容器的带电量: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 ①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称为充电,充电后两板带等量异种电荷. ②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叫放电. 2.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两极板间电势差的比值叫电容.定义式: (2)物理意义: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把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 V所需充加的电量. 注意:电容C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因素决定,与Q、U无关. (3)电容的单位:法.符号F. 1 F=106 μF=1012pF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与平行板正对面积S、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成正比,与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公式:C= . 式中k为静电力恒量.此式为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不难看出,电容器的电容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电容是描述电容器的特性的物理量,与电容器带电多少、带不带电荷无关. 4.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类. 固定电容器的电容是固定不变的;可变电容器一般是通过改变两极的正对面积来改变电容.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两极间的距离、或者改变电容器所充的电介质来改变电容. 5.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击穿电压:击穿电压是电容器的极限电压,超过这个电压,电容器内的介质将被击穿.额定电压是电容器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它比击穿电压要低.电容器在不高于额定电压下工作都是安全可靠的,不要误认为电容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才是正常的. 电容器具有“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直流电的极性和电压大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通过电容器。而交流电的极性和电压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能使电容器不断地充电与放电,形成充、放电电流。 2.电容器的作用 电容器广泛应用在各种高、低频电路和电源电路中,起退耦(指消除或减轻两个以上电路间在某方面相互影响的方法)、耦合(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连接起来并使之相互影响的方法)滤波(滤除干扰信号、杂波等)、旁路(与某元器件或某电路相并联,其中某一端接地)、谐振(指与电感并联或串联后,其振荡频率与输入频率相同是产生的现象。例如,调谐选择电台频率)、降压、定时等作用。
七、两极板的静电作用力与电压关系?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可看成是匀场电场,所以电场力F=QE=QU/d其中Q是一个极板所带的电量,d是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
极板间电场强度,E=U/dE是正极板电荷和负极板电荷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正极板电荷和负极板电荷各贡献了E/2。极板间静电作用力F=q*E/2=q*U/2d。
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通常用字母V代表电压。
电势差反映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只与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的初、末位置有关;电势反映单位正电荷的电势能,只与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相对参考点的位置有关。电势差、电势这两个量能更好地揭示电场能的性质。
八、电源正极板一定带正电吗?
首先看电容器是属于充电还是放电过程,若电容器处于充电过程,则与电源正极连着的极板带正电,此时电流表现为流向此极板;若电容器处于放电过程,则电容器相当于电源,电流离开的极板相当于电源的正极,即此为带正电的极板。明白否?
九、电容两极板电势的变化?
当电容器接在电源上时,当两平行板的距离变化时,电容器里的电势不变 当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时,当两平行板的距离变大时,电容器里的电势变大,当两平行板的距离变小时,电容器里的电势变低
十、两极板的电量怎么算?
每个极板外表面将均分这些电量,也就是各自外侧带电2.5q,这样带电+q的极板,内表面带负电-1.5q;带电4q的极板内表面带电1.5q,1.5q就是电容的电量,所以电容电压U=1.5q/c=3q/2c如果c连接在电路中,那么c两板间电势差是由电路决定的,这时如果q发生了改变可能是由于电容器本身c发生了变化(比如板间距离,介质等改变),这种情况u是不变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