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电源为什么要用-48V的?
一、通信基站电源为什么要用-48V的?
目前通信电源电压等级主要分为直流-48V(+24V)、交流220/380V,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前景不错的直流380V出现。 2G的宏站一般都用-48V,这个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使用最早的通讯网是电话网,话机是由电讯局供电的,选48V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用户到端局的距离(36V是安全电压,超过太多不安全)。后来为了兼容早期设备、降低成本考虑,局端通讯设备还是用-48V电源。采用负电源系统,正极接地只是约定俗成。原来有个说法是空气中有大量的负电荷,根据电化学知识,正极接地可以吸附空气中的负离子,从而保护电信设备的外壳不被锈蚀。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很对。原电池反应和电解反应是会导致设备生锈,但是因为它们在设备上是以微观形式存在的,几乎没有影响。例如非通讯系统的网络都是负极接地(例如您正在使用的计算机),但是并没有生锈。并且-48V内部都通过DC/DC隔离,DC/DC输出的就是负极接地,也没有看到单板腐蚀生锈。所以不论哪个极接地,都是一样的。 3G设备的宏站仍以-48V为主,但3G的业务多半发生在室内,且运营商为了减少建站成本,室内AP-POE和室外RRU+BBU的覆盖方式将成为3G布点的主要方式。-48V电源供电存在的时间或许值得考虑。 另外,随着数据业务的大量增长,大型IDC机房会成迫切需求,而IDC机房的供电安全和成本控制也是大家探讨的一个方向和重点,高压直流供电的规模推广使用将会慢慢展开。
二、通信基站设计前景
通信基站设计前景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通信网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通信基站作为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在整个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通信基站设计前景,分析当前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状况分析
随着5G技术的快速普及,通信基站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通信基站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需要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设计方案。当前,通信基站设计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挑战:
- 能耗问题:现有通信基站在切实履行通信职能的同时,耗能严重,需要更加节能环保的设计。
- 空间利用:基站建设需占用大量空间,如何更好地利用空间资源成为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
- 抗干扰能力:通信基站在日常运行中容易受到各种干扰,设计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
面对当前的挑战,通信基站设计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未来通信基站设计的发展趋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智能化设计:通信基站将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分析、故障预测等功能,提高运行效率。
- 绿色节能:更加注重通信基站的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型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浪费。
- 小型化:未来通信基站设计将朝着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减少占地面积。
- 多功能化:通信基站不仅仅提供通信服务,还可以结合其他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技术创新驱动
通信基站设计前景的实现需要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在5G时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为通信基站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技术创新需要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通信基站设计的发展。
总的来说,通信基站设计前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通信基站设计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通信基站的电源是如何解决的?
1. 通信基站的电源问题得到了解决。2. 通信基站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通信基站的电源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使用市电供电,但这种方式存在着断电等风险;另一种是使用备用电源,如蓄电池或发电机组,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为了保证电源的稳定性,通信基站还会采用电源管理系统,对电源进行监控和管理。3.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基站的电源问题也在不断得到改善和完善。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应用,通信基站的电源问题有望得到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四、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
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移动通信的背后,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早期的移动通信基站主要是基于模拟信号进行工作,由于其局限性,当时的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通信质量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逐渐成为了主流。这其中包括了2G、3G、4G甚至未来的5G网络。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通信基站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以及更稳定的信号。
随着移动通信基站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语音通话,到现在的数据传输、视频流、物联网等,移动通信基站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无疑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面临着诸如能耗问题、占地面积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移动通信基站的绿色节能、小型化、智能化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一些新的技术,如高效能电池、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除了技术方面的挑战,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还面临着许多政策、法规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何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兼顾环保、节约土地资源等问题,是当前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政府和相关行业组织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移动通信基站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稳定、高效、智能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
结语
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它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语音到数据的多重变革,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更多的技术创新能够推动移动通信基站的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五、通信基站施工流程?
1.选好地址,跟地所有权人或单位签订合同2.通知施工中标单位,监理进场施工
六、铁路通信基站类型?
1按功能有直放站,宏站,拉远站。按外形有单管站.,四角铁塔,三角铁塔,美化铁塔。按层级有接入层,汇聚层基站等等 2基站一般有三面天线~~每个运营商,叫做1,2,3号小区,覆盖全方向。
3频率得看是2g3g4g,使用频率不同,三大运营商划分的频率也不同,有兴趣可搜索我国通信频率划分。
4,天线有双极天线,智能天线,等等
七、通信基站分几种?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分类: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分布式基站。区别:体积大小不同。基站的体积是越来越小。再加上分布式基站,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可以部署在不同的地方。这都使得基站的安装和布放更加灵活,便于实现复杂网络环境的无线覆盖。
八、通信基站的主要交流电源是什么?
通信基站的主要交流电源就是市电,如220V单项交流电或380V三项交流电,在市电停电时由柴油或汽油发电机组提供交流电源。
通信基站内所有的设备,使用的电源都是–48V直流电源,这就需要使用整流器将交流电源变换成直流–48V电源才能使用。
九、通信基站交流直流接法?
通信基站交流直流的接法:
1.直流电是分极性的,也就是分正负的,只要正负接对即可。
2.交流电平常用的有220和380,220的只有L和N两根,因为交流电的极性是快速变化的,也就不需要区分。
另外380的是需要确认顺序的,黄绿红之类的顺序。220大部分都有接地的线,一般是黄绿,接在相应位置即可。
十、通信设备基站有哪些?
基站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设备: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收发台 大家常看到房顶上高高的天线,就是基站收发台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基站收发台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基站收发台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发送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这个范围内的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覆盖面。如果没有了收发台,那就不可能完成手机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基站收发台不能覆盖的地区也就是手机信号的盲区。所以基站收发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范围直接关系到网络信号的好坏以及手机是否能在这个区域内正常使用。 基站收发台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基站的控制与无线信道之间的转换,实现手机通信信号的收发与移动平台之间通过空中无线传输及相关的控制功能。收发台可对每个用户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和发送。 基站使用的天线分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且有全向和定向之分,一般可有下列三种配置方式:发全向、收全向方式;发全向、收定向方式;发定向、收定向方式。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理解每种方式的不同,发全向主要负责全方位的信号发送;收全向自然就是个方位的接收信号了;定向的意思就是只朝一个固定的角度进行发送和接收。一般情况下,频道数较少的基站(如位于郊区)常采用发全向、收全向方式,而频道数较多的基站采用发全向、收定向的方式,且基站的建立也比郊区更为密集。 由于信号传输到基站时可能比较弱,并且有一定的信号干扰,所以要经预选器 。 模块滤波和放大,进行双重变频、放大和鉴频处理。输入的高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入第一变频器,由变频器提供的第一本机振荡信号频率为766.9125-791.8875MHz,下变频后,产生123.1MHz的第一中频信号。第一中频信号经放大、滤波、混频后,产生第二中频信号(21.3875MHz),它经过放大、滤波后送到中频集成块。由中频集成块(包含第二中频信号放大器、限幅器和鉴频器)产生的音频输出信号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信号(RSSI)送到音频/控制板,在音频信号控制板内,由分集开关不断地比较奇数和偶数信号,并选择其中的较强信号,通过音频电路传送到移动控制中心去。 基站发射机工作原理是:把由频率合成器提供的频率为766.9125-791.8875MHz的载频信号与168.1MHz的已调信号,分别经滤波进入双平衡变频器,并获得频率为935.0125-959.9875MHz的射频信号,此射频信号再经滤波和放大后进入驱动级,驱动级的输出功率约2.4W,然后加到功率放大器模块。功率控制电路采用负反馈技术自动调整前置驱动级或推动级的输出功率以使驱动级的输出功率保持在额定值上。也就是把接收到的信号加以稳定再发送出去,这样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通信信号在无线传输中的损失,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功率放大器模块的作用是把信号放大到10W,不过这也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小区发射信号半径较大,也可采用25W或40W的功放模块,以增强信号的发送半径。 基站控制器 基站控制器包括无线收发信机、天线和有关的信号处理电路等,是基站子系统的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四个部件:小区控制器(CSC)、话音信道控制器(VCC)、信令信道控制器(SCC)和用于扩充的多路端接口(EMPI)。一个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几个基站收发台,通过收发台和移动台的远端命令,基站控制器负责所有的移动通信接口管理,主要是无线信道的分配、释放和管理。当你使用移动电话时,它负责为你打开一个信号通道,通话结束时它又把这个信道关闭,留给其他人使用。除此之外,还对本控制区内移动台的越区切换进行控制。如你在使用手机时跨入另一个基站的信号收发范围时,控制器又负责在另一个基站之间相互切换,并保持始终与移动交换中心的连接。 GSM系统越区时采用切换方式,即当用户到达小区边界时,手机会先与原来的基站切断联系,然后再与新的服务小区的基站建立联系,当新的服务小区繁忙时,不能提供通话信道,这时就会发生掉线现象。因此,用户在使用手机通话时,应尽量避免在四角盲区使用,以减少通话掉线的机率。 控制器的核心是交换网络和公共处理器(CPR)。公共处理器对控制器内部各模块进行控制管理,并通过X.25通信协议与操作维护中心(OMC)相连接。交换网络将完成接口和接口之间的64kbit/s数据/话音业务信道的内部交换。控制器通过接口设备数字中继器(DTC)与移动交换中心相连,通过接口设备终端控制器(TCU)与收发台相连,构成一个简单的通信网络。 在整个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子系统是移动台与移动中心连接的桥梁,其地位极其重要。整个覆盖区中基站的数量、基站在蜂窝小区中的位置,基站子系统中相关组件的工作性能等因素决定了整个蜂窝系统的通信质量。基站的选型与建设,已成为组建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一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