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触点工作原理?
一、辅助触点工作原理?
辅助触点的工作原理:
1、主接点一般是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2、辅助触点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看具体电路的需求了,如果是自锁电路,就接常开触点,互锁电路要接常闭型。接触器用于利用二次回路的通断来控制一次回路的通断的电路中。
3、接触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接触器主要有衔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静止的,一部分是可以活动的,在静止的那一部分衔铁上套有线圈,活动的的衔铁链接的有主出头以及辅助出头。
二、辅助泵工作原理?
辅助泵是靠密封容腔容积的变化来工作的。上图是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当凸轮1由原动机带动旋转时,柱塞2便在凸轮1和弹簧4的作用下在缸体3内往复运动。
缸体内孔与柱塞外圆之间有良好的配合精度, 使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基本没有油液泄漏,即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柱塞右移时,缸体中密封工作腔a的容积变大,产生真空,油箱中的油液便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油单向阀5吸入缸体内,实现吸油;柱塞左移时,缸体中密封工作腔a的容积变小,油液受挤压,便通过压油单向阀6输送到系统中去,实现压油。
三、刹车辅助工作原理?
刹车辅助一般称为EBA或BAS等。传感器通过分辨驾驶员踩踏板的情况,识别并判断是否引入紧急刹车程序。由此该系统能立刻激发最大的刹车压力,以达到可能的最高的刹车效果。它与防抱死刹车系统(ABS)配合。
ABS能缩短刹车距离,并能防止车辆在刹车时失控,从而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驾驶员往往由于制动不够果断或踩踏力不足而无法快速触发ABS浪费了制动时间,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为此,汽车工程师们设计了刹车辅助,即让现有的ABS具有一定的智能,当踩刹车时动作快、力量大时,BAS就判断驾驶者在紧急刹车并让ABS工作,迅速增大制动力。
四、辅助电器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1、启动:电源通过N1、D3、R4(150K),R3(5.1K)抬升开关管Q1的栅极电位,达到8.2V时被稳压管D7钳位(保护开关管)。此时,开关管导通,同时,因N3与N1同位,N2感生电流通过C4、R5给开关管供电,加速开关管的导通。
2、储能:开关导通后,电源给变压器T供能,并把能量以磁能的形式储存于变压器中。N1的极性为上正下负,N2极性为下正上负,由于二极管D1的作用,N2级无电流通过。
3、关断:开关管导通后,电流经开关管、R6、R7给电容C5充电,提高其端电压,当电压值到一定程度时(约0.7V),三极管Q2(8050)导通,线圈N3向三极管供电,开关管Q1的栅极电位(即Q2的集电极电位)迅速被拉低,此时,开关管截止。
4、放能:开关关断后,由于电感线圈N1的储能续流作用,N1的极性变为下正上负,此时N2的感生电动势极性为上正下负,二极管D1导通,给负载供电,变压器的磁能由次极N2释放。
5、振荡:由于电感(N1线圈)的续流,N1给开关管的漏源电容Cds(图中虚线)充电,至一定值(约650V)时,电容反向电感充电,同时,通过线圈N2向负载供电,直到线圈N1的能量大于电容能量时,电感线圈再向电容Cds充电。如此,能量不断在容感间转移,而每次电容向电感线圈供能时,都通过N2向负载供电。
6、再次启动:电容线圈的能量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电感续流,会使Cds的端电压低于电源电压,致使电源再给线圈和Cds充电,产生向下的电流。此时,民工产生正向电流Q1再次导通,电源又给变压器充能,Cds上的能量也通过开关管完全放掉,回到初始状态。
如此不断反复,在开关管漏极形成了如图5.3的电压信号,并在次极N2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源供给变压器的能量等于变压器供给负载通过N2的能量,即图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
7、稳压:在次级(N2)上接入24V的稳压管,钳住了电位,使得输出保持了24V的直流电压,且当初级由于电感储能致使电位过高时,N2级通过稳压管、光电耦合器使三极管Q2提前导通,钳住了解初级电位,保护了电路。
8、其它次级N3同各端使用了两个二极管,其中D4在关断开关时迅速、可靠地拉低栅极电位,保证关断。D5保证了第二次启动的电位需求。二极管D8在光耦动作时给UB提供电压,保证三极管的导通,并控制反向电流使N3饱和。
五、扶梯辅助抱闸工作原理?
电梯抱闸的机械动作原理是制动器在电梯异常锁死电梯轿厢的一种电气装置。
1.正常运行时制动器应在持续通电下保持松开状态,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不论这些装置与用来切断电梯驱动主机电流的电气装置是否为一体。
2.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
3.当电梯的电动机有可能起发电机作用时,应防止该电动机向操纵制动器的电气装置馈电,断开制动器的释放电路后,电梯应无附加延迟地被有效制动。
六、低电压工作原理?
以电气设备的对地的电压值为依据的,对地电压小于1000伏的为低压,对地电压高于或等于1000伏的为高压。其中,安全电压为人体较长时间接触而不致发生触电危险。
按照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规定了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的电压系列。
我国对工频安全电压规定了以下五个等级,即42V,36V,24V,12V以及6V。
七、电压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机械表还是数字表?
机械表里面是一个线圈,连接在指针上,有永磁铁提供一个磁场,然后一个游丝弹簧提供反向的阻力。线圈通电后会产生一个旋转的力,带动表针旋转,这个力和弹簧的弹力相等时,表针就停止在对应的位置上。用标准电压进行比对,就可以在对应的位置标注标注刻度,后续接入待测设备中,比对刻度,读取测量的电压。
理想的电压表应该是内阻无穷大,但实际的表头都会有一定内阻(会有标识),这样会消耗电路中的能量,一般这个消耗很小,绝大多数电路中可以忽略。
数字表一般自己带有电源,等效内阻会大于纯机械表,数字表里面会有一个标准电压产生的电路,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值,输入电压和这个电压进行比对,获得读数。最常见的是双积分法。简单的说就是比较对一个积分电容的充放电时间,获得对应的比例,换算出电压值。
八、虹吸辅助管的工作原理?
过滤开始,虹吸上升管与冲洗水箱中的水位有一个差值,设H0,则H0为过滤起始水头损失。随着过滤时间的延续,滤层截留悬浮物增多,阻力增大,水头损失增加,虹吸上升管中水位亦相应地逐渐升高。管中原存在的空气受到压缩,一部分空气则从虹吸下降管出口端穿过水封进入大气。
随着滤层阻力的增加,虹吸上升管内水位不断上升,当水位上升到虹吸辅助管的管口时,水从辅助管下流,依靠下降水流在管中形成的真空和水流的挟气作用抽气管不断将虹吸管中空气抽出,使虹吸管中真空度逐渐增大,造成虹吸上升管中水位升高。当上升管中水位越过虹吸管顶端而下落时,下落水流与下降管中上升水柱汇成一股冲出下降管管口,把管中残留空气全部带走,形成连续虹吸水流。
这时,由于滤层上部压力骤降,促使水箱中的水循着过滤时的相反方向进入虹吸管,滤料层因而受到反冲洗。冲洗废水流入设备污水槽内,随着排污管排出设备。在冲洗过程中,水箱内水位逐渐下降,当水位下降到虹吸破坏斗时,小斗中水被吸完,管口与大气相通,虹吸破坏,冲洗结束,过滤重新开始。
九、辅助延时触头工作原理?
所谓辅助触头是针对主触头来讲的,当主触头动作时,辅助触头通过机械联锁而动作。一是增加了辅助接点,二是增加了主触头的通电容量。
如断路器的辅助触头,当主触头动作时,可利用辅助触头接通信号回路,
十、辅助冷却器工作原理?
当空气与冷却器表面接触时,冷却器的表面与空气之间存在着温差,依据传热学原理,空气的热量将通过冷却器的表面传递给管内的冷媒,空气的温度方得以降低。在冷却器的表面温度低于被处理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被凝结,达到冷却去湿的目的。管内的热流体通过管壁和翅片与管外空气进行换热,所用的空气同城有通风及供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