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进入煤气设备,管道内工作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多少?
一、凡进入煤气设备,管道内工作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多少?
850伏。
根据生产和作业场所的特点,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是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例如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特低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特低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就采用12V特低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特低电压。
二、井下照明电压不得超过多少伏?
井下照明基本上使用的三十六伏以下的低压直流电源,井下作业潮湿粉尘重空气湿度大,所用的灯具全部是防爆的低压灯泡。为确保井下作业安全以防触电事故,灯具照明通风系统都采用低于三十六伏安全电压供电。
三、机床电压不得超过多少?
,新标准是不超过24伏,老标准是不超过36伏
扩展知识
36V安全电压原来是执行国标GB3805-1983 《安全电压》。但是,这个国标已经废除,现在执行的是GB/T 3805-2008 《特低电压(ELV)限值》,已经没有36V的说法。其对电源的要求是:三相交流380 V±10%,50 Hz±1%,而且机床内部大都设计有过/欠压保护装置,一旦电网电压超差,机床将自动报警并同时处于保护状态。我国电网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1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目前国内的用电需求总体趋势紧张。由于供电部门在用电高峰和低谷期间供电不可能始终稳定如一,以及电网中各种各样的大功率感性负载造成对电网的冲击,致使电网电压极为不稳定。
四、船舶内照明电源线电压不得超过多少度?
船用电一般有交流360,交流250,直流24三种照明电应该是交流250—220V,50HZ应急照明电源应该是直流24V
五、有限空间电压不得超过多少?
1、受限空间的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24伏,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伏。
2、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且漏电保护器应放在受限空间外。
3、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六、行灯安装时电压不得超过()?
(1)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m,屋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m时,就采用36V。
(2)使用行灯其电源的电压不超过36V。
(3)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于36V。
(4)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源电压应不大于24V。
(5)在特别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七、潮湿场所照明电压不得大于多少伏?
在潮湿场所施工,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
潮湿及易触及带电体场所,不得大于24V;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地面或锅炉及金属容器内,不得大于12V。
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
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24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在一定的电压作用下,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就与人体电阻有关系。人体电阻因人而异,与人的体质、皮肤的潮湿程度、触电电压的高低、年龄、性别以至工种职业有关系,通常为1000~2000Ω,当角质外层破坏时,则降到800~1000Ω。
扩展资料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2k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
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
八、在潮湿和金属容器内作业使用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多少伏?
在潮湿和金属容器内作业使用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九、井下照明信号灯不得超过多少v?
井下采场照明电压不应超过 36V。露天矿照明使用电压,应为220V。行灯或移动式电灯的电压,应不高于36V。在金属容器和潮湿地点作业,安全电压应不超过12V。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
十、法律定金不得超过
在中国的消费法律中,定金是一种常见的交易形式。定金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之前支付的一笔金额。它通常用于向卖家表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并为双方建立起合同关系。然而,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法律定金不得超过一定金额。
法律定金不得超过一定金额的原因
法律对定金金额的限制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定金的目的是确保交易的完成以及双方的合作。然而,如果定金金额过高,消费者可能会面临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损失。因此,为了平衡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法律规定了定金金额的上限。
法律定金不得超过的具体金额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法律对定金金额的限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具体合同的性质、金额和交易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法律定金不得超过一定金额的适用范围
根据法律规定,法律定金不得超过一定金额适用于各类商品和服务交易。无论是购买电子产品、家具还是签订服务合同,法律对定金金额都有明确的规定。
此外,不仅仅是消费者向商家支付的定金受到法律限制,商家要求消费者支付的定金金额也受到法律保护。商家不得要求消费者支付超过法律规定的定金金额,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在支付定金之前,应该了解并熟悉相关法律规定。首先,消费者应该注意合同的条款和条件,确认是否存在定金金额的限制。
如果消费者发现商家要求支付的定金金额超过法律规定的限制,消费者有权利要求商家按照法律规定的金额支付定金。
同时,消费者还可以向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这些机构和组织可以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定金退还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如果消费者决定取消交易或者解除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家应该退还消费者支付的定金。
消费者在申请退还定金时,应该提供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合同等文件。同时,消费者还应该留存好相关的通信记录和证人证言,以便在需要时作为证据使用。
申请退还定金的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合同和交易而有所不同。消费者可以咨询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士或者消费者组织来了解具体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结论
法律定金不得超过一定金额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前,应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如果遇到定金金额超过法律规定的情况,消费者有权利寻求法律支持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消费者应该积极维权,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自己的交易安全和合法。只有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消费者才能更加放心地进行购物和服务交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