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电桥中间点电压怎么计算?
一、不平衡电桥中间点电压怎么计算?
要谈到原理,其实很简单:
a点,b点的电压分别为R1和R2,及R3和R4,这两条支路的分压点。
我们说如果R1:R2=R3:R4这时电桥平衡,a, b 的电压相等,这是因为这时这两条支路的分压结果一样。
计算时,用负点作参考点,分别计算R2和R4上的压降(这就是a 和b点的电压)将这两个电压值相减,就是电桥的输出电压。
二、平衡电桥计算电阻公式?
公式‘R总=R1×R2/(R1+R2)’只适用2个电阻并联的总阻值计算,多于2个以上电阻并联是不适用的,应用公式:
1/R总=1/R1+1/R2+1/R3+1/R4
三、怎样检测电桥平衡,电桥平衡与电池电压和内阻有关吗?
若是电阻电桥,使用直流电源.检测电桥平衡使用灵敏电流表(一般是使用表针在刻度中心的表,就是表针可以两边摆动);这种电桥只能用来测电阻.
要是想测量电容或电感,电桥的电源就必须使用交流电源(最好是用1000赫兹的信号源),检测设备就要用带放大器的耳机或交流毫伏表.
以上两种情况下,电源电压与内阻不影响电桥的平衡.当然,电压高些测量的灵敏度也会高些,测量精度也高些.
四、平衡电桥电阻怎么计算,电阻均为1?
所划红圈内共有 6 个电阻,先不考虑直接连接 a、b 的那个电阻,其余 5 个电阻刚好就是一个电桥形式,等效电阻是 1 欧,再并联上直接连接 a、b 的那个电阻,结果是 0.5 欧。
五、平衡电桥的相关计算公式?
当R1/R2=R/RX时,电流表上没有电流流过,此时,电流表指针在正中央。一般来说,R1=R2,所以,当调节可变电阻R的时候,假如电流表的读书为零,RX=R。由此就可以测出电阻RX。
一段导线上电流为0,也就是说导线两端没有电流差,即在电桥电路中电流分别经过R1和R2后,电压降压是相等的,也就是说U1=U3。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U,因此可推出Ur=Ux【Ur是未知电阻R上的电压降,Ux是滑动变阻器Rx上的电压降】。
六、什么是平衡电桥和非平衡电桥?
平衡电桥是把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进行比较,通过调节电桥平衡,从而测得待测电阻值,如单臂直流电桥(惠斯登电桥)、双臂直流电桥(开尔文电桥)。它们只能用于测量具有相对稳定状态的物理量。
在实际工程中和科学实验中,很多物理量是连续变化的,只能采用非平衡电桥才能测量;非平衡电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桥式电路来测量电阻,根据电桥输出的不平衡电压,再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得到引起电阻变化的其它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形变等
七、惠斯通电桥不平衡怎么计算?
答:惠斯通电桥不平衡计算
I=I1+I2
I1RI+R5I3=I2R4
(I1-I3)R2=(I2+I3)R3+R5I3
R1I1+R2(I1-I3)=U
R等=U/I 即可解出I等
可以通过对R3R4R5 Y-三角 变形化为简单电路,若无R5直接利用两个电阻并联公式,再加和,即可解出。
直接求比较繁,可换个思路,把R1R4=R2R3换成R3=KR1,R4=KR2
则RAB上式=(1+2K+K^2)R1R2/(1+K)(R1+R2)
RAB下式= (1+K)R1R2/ (R1+R2)
八、电桥平衡用途?
因为电桥平衡可以使用,电桥法测量是重要测试技术之一,不但用于电工测试技术,而且在非电量测量中也广泛采用。
如电阻、电流、电感、电容、频率、压力、温度等。由于它的灵敏度、精确度相对较高,又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在现代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中许多都利用电桥这些特点进行设计、调试、控制。
测电阻有多种方法,如伏安法,欧姆表法等,它们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电表精度和接入误差的影响。使用电桥法测电阻是一种比较法,上述影响比较小,只要标准电阻很精确,检流计足够灵敏,那么被测电阻的结果就有较高的准确度。但电桥法测电阻也受到一定限制。如对高电阻(106)测量就不适用,必须选择其它测量方法。如冲击电流计法、兆欧表法、伏安法等。
九、平衡电桥和非平衡电桥有什么差别?
平衡电桥指两臂中点电压相同,为的是测试准确,精度较高。非平衡电桥相对简单精度稍差。
十、平衡电桥与非平衡电桥有哪些不同?
相同点:
都是表示电桥中某两个特定的接点的电势情况,相等时为平衡电桥,不相等时为不(非)平衡电桥。
不同点:
1、操作难易不同:平衡电桥的操作繁琐、测量时间长;不(非)平衡电桥的操作简便、测量时间短、易实现数字化测量。
2、计算方法不同:平衡电桥是利用其平衡状态分析和计算电桥线路;不(非)平衡电桥是根据电桥电路指示仪表非零的指示值来确定测量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