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式电压表最高精确度能到多少?
一、指针式电压表最高精确度能到多少?
0.01毫伏。压测量范围电压:1mV-300V,12档(1mV/3mV/10mV/30mV/100mV/300mV/1V/3V/10V/30V/100V/300V)满刻度dB:-80dB至+50dB(0dB=1V)dBm:-80dBm至+52dBm(0dBm=1mW,600Ω)
二、指针式电压表检定方法?
指针式电压表通常是用标准表比对的方法来检定、调校,即在一定值的电压范围内,调整被校表和标准表的数值相同,就检定好了。
三、指针式电压表的种类?
指针式电压表按照测量对象的性质可以分为直流电压表和交流电压表,按照测量范围和精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压电压表和高压电压表。还有一些特殊的指针式电压表,如带有发光二极管数字显示的指针式电压表等。
四、不确定度与相对不确定度的意义?
不确定度,为检验结果离散程度之量化的统计量,随同一个检验量测结果,是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可疑程度的一种量化参数。
相对不确定度,是相对于特定选择的数值的大小而言的测量不确定性。因此,当测量值不为零时,相对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不确定度除以测量值的绝对值。
五、指针式电压表使用寿命?
寿命较长,基本可以达到一年以上。
指针万用表只有电阻档使用电池,并且只是检测过程才耗电,没有待机耗电,因此电池消耗量少。
而指针万用表耗电量最大的Rx1档,使用频率并不高,其余各电阻测量档都是mA级uA级电流,因此电池续航时间可以很长。
六、不确定度的不确定度的数值修约?
原则1:如果不确定度的第一位有效数字大于等于3,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例如: 应该写成
原则2:均值位数允许但依据原则1只能保留一位,此时要修约不确定度,而且平均值的位数也要重新确定
进位原则1:只保留一个有效数字,第二个有效数字如果不为0则需要进位;
根据均值修约不确定度,不需要进位,应该写成
根据均值修约不确定度,发现需要进位,应该写成
进位原则2:依据原则3可以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第三个有效数字不为0也需要进位。
例如
先根据进位原则2得到0.22,再根据原则2重新确定平均数,最后
原则3:有时可以保留两位,这是因为:1不确定度的第一位有效数字小于3;2平均值的位数允许。
例如: ,这里:1不确定度的第一位有效数字小于3;2平均值精确到0.01,恰好允许不确定度保留2位。考虑进位原则2,最后写成
符合原则1—进位原则1—原则2
不符合原则1—原则3—进位原则2
不符合原则1—位数不允许,不符合原则3—进位原则1
七、绝对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公式?
绝对不确定度计算方法: 测量误差=测量值-真值,测量值>真值 相对不确定度计算方法: Ur=u/y。u是标准不确定度,y可以是测量值,或测量结果的算数平均值,或公认标准值,或理论值。 绝对不确定度: 在测量过程中,各项误差合成后得到的总极限误差称为测量的不确定度,他是表示由于测量过程中各项误差影响而使测量结果不能肯定的误差范围
八、指针式交流电压表接线?
指针式380v电压表有两个接线柱,将两根电线分别接在转换开关的两个接线柱上,分别转换开关打到不同的位置,来检测进入配电柜总电源其中任意两相的电压,例如转换开关打到I位置是测量进入配电柜总电源中A和B两相的电压UAB;转换开关打到II位置是测量进入配电柜总电源中B和C两相的电压UBC;转换开关打到III位置是测量进入配电柜总电源中C和A两相的电压UCA。如下图的中间部分的三相电源、转换开关和指针式380v电压表的接线。向左转|向右转
九、何为:计量不确定度?
如果是刻度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其最小刻度值的一半。如果是多次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值与平均值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如果是统计,不确定度为测量值平方的平均值减去期望值的平方再开方,即标准差。 不好意思,第一条应该是不确定度等于最下刻度值。对于计量学中的不确定度建议你去查一查相关的资料。
十、不确定度如何计算?
算出平均值,则计量的不确定度就越大对同一量。对于偏离平均值的正负差值:x为平均值。注,一般用方差(s)来表示:s^2={(x1-x)^2+(x2-x)^2+(x3-x)^2……+(xn-x)^2}/。
扩展资料:
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
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
在报告物理量测量的结果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不确定度,一方面便于使用它的人评定其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于误差分析中的最新理解和阐述,以前用测量误差来表述,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更准确地定义为测量不确定度。它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