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线电压?
一、中性点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线电压?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后,故障相相电压为0,非故障相电压对地电压不变,对非故障相线电压还是不变的.对故障相的线电压变为相电压.
中性点经中电阻或者小电阻(一般不会接高电阻)的接地系统中,
这种方式就是在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一定阻值的电阻。该电阻与系统对地电容构成并联回路,由于电阻是耗能元件、也是电容电荷释放元件和谐振的阻压元件,对防止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电弧过电压保护有一定优越性。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中,一般选择电阻的阻值很小,在系统单相接地时,控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在500A左右,也有控制在1000A左右的,通过流过接地点的电流来启动零序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线路。
至于发生接地故障后的相线电压的变化和直接接地的差别不大,留给问者自己去琢磨吧.
二、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的电压等级?
1、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属于较大电流接地系统,一般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会立即动作,使开关跳闸,消除故障。目前我国110kV以上系统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
2、配电系统的三点共同接地。为防止电网遭受过电压的危害,通常将变压器的中性点,变压器的外壳,以及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共同于一个接地装置相连接,又称三点共同接地。这样可以保障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3、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当一相发生接地时:一是未接地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即等于线电压,所以,这种系统中,相对地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线电压来设计。二是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是这种系统的最大优点。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也称大接地电流系统。这种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出现除中性点以外的另一个接地点,构成了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相电流很大,为了防止设备损坏,必须迅速切断电源,因而供电可靠性低,易发生停电事故。
但这种系统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系统中性点的钳位作用,使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不会有明显的上升,因而对系统绝缘是有利的。
三、中性点不接地?
10KV系统不接地运行,主要是10KV设备多为高压三相设备,几乎没有单相设备,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电压还保持着平衡对称的关系,系统能够继续运行,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10KV系统多采用不接地运行方式; 10KV系统不接地运行,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怎样发现,这就需要用电压互感器,也就是PT来进行监视,从原理分析可以知道,只有将“Y”型接线的PT中性点接地,才能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 PT二次开口三角才能产生电压,而这个电压,就是在报告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的信号源,因而“PT中性点要接地运行”; PT中性点这个接地是工作接地;因为中性点不接地,开口三角就不会有电压,也就是不能正常工作,并不是平时说的保护接地。
四、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对地有电压吗?
答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对地是存在电压的。
1,因为中性点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提供电流闭环,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在传统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为了防止电流过大损坏设备和造成人身伤害,中性点会通过接地电极接地,形成一定的电势差。
3,这个接地电势差通常是很小的,但并不是零。
根据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情况,中性点对地的电压通常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例如几十伏到几百伏。
4,因此,可以说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中性点对地是存在电压的,尽管这个电压较小。
五、中性点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的区别?
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的区别为:性质不同、单相接地故障不同、干扰不同。
一、性质不同
1、中性点接地: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属于较大电流接地系统,一般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坏电气设备。
2、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属于较小电流接地系统,一般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小,不会烧坏电气设备。
二、单相接地故障不同
1、中性点接地: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存在短路回路,所以接地相电流很大,会启动保护装置动作跳闸。
2、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故障点不会产生大的短路电流,因此允许系统短时间带故障运行。
三、干扰不同
1、中性点接地:由于单相短路电流Is很大,开关及电气设备等要选择较大容量,并且还能造成系统不稳定和干扰通讯线路等问题。
2、中性点不接地:由于限制了单相接地电流,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对通讯的干扰较小;另外单相接地可以运行一段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六、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线有电压么?
回答如下: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线没有电压。中性线和中性点上如果三相对称都没有电压所以都相同。如果不对称电压则有可能不相同中性点:变压器,发电机的绕组中有一点,此点与外部各接线端间电压绝对值相等,此点就是中性点,中线点可接地也可不接地。中性线:由中线点引出的线称中性线。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不分裂,另一条是中性线,可以将中性点引出作为中性线,形成三相四线制。也可不引出,形成三相三线制。
七、不接地系统会有跨步电压吗?
中心点不接地系统中如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会产生跨步电压,所以让其继续运行两小时,给处理事故留出时间。
所谓跨步电压,是因为故障电流很大,从故障点向外扩散故障电流时,由于地电阻的原因,将出现电位梯度分布。
单相接地故障可以继续运行2小时是有条件的,就是当单相接地电流小于5安培的时候,规程允许只发出报警而不跳闸,可以处理事故。
但是如果接地电流大于5安培时,就应当采取跳闸措施了,大于10安培的时候,就应当采取措施抑制接地电流,或者采用中心点高电阻接地方式了。
八、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电压偏移标准?
中性点偏移会造成三相电压不平衡,负荷大的一相电压就会偏高,负荷小的一相电压就会偏低,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可上升为根号3倍的相电压,但由于接地时电流不高,三相线电压不变,因此设计上允许继续带电运行2小时。
同理,发生接地时,也是由于三相电压不平稳,所以造成中性点偏移现象。中性点偏移时,零线就会产生电压,所以在低压回路中,中性线就装设一个电流互感器,当零线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25%时就会跳闸。中性点偏移现象一般与三相电压不平衡,三相不同期,单相接地,相间接地及系统产生谐振等因素有关。
九、中性点接地,相电压指?
相电压指的是一个线电压和中性点之间的电压。
十、中性点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应用范围如何?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电压仍然保持平衡,且故障电流比较小,系统可运行1~2小时,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适用于网点多、面广、用户复杂的地方,故可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主要缺点是内部过电压对相电压倍数较高。
中性点接地方式: 优点是内部过电压对相电压的倍数较低,缺点是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很大,甚至超过三相短路电流,可能使用电设备损坏,而且在发生故障时会引起短路电流波形畸变,使继电保护复杂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