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电压幅值与功率因数变化规律?

电压 2024-11-04 23:26

一、电压幅值与功率因数变化规律?

电压幅值与功率因数没有联系,功率因数是一个常数。

二、功率因数角是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夹角还是线电压与线电流的夹角?

是指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夹角。

实际测量时,对于三相三线制,采用二瓦计测量,两个功率表的功率因数不等于实际的功率因数。但是,两个功率表的总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等于功率因数角,该功率因数角可以反映三个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平均夹角。对于三相四线制,采用三瓦计测量,每个功率表的功率因数角反映该相的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夹角。

三、示波器水平扫描时间与电压的关系?

电压也大做功率越高,所以时间越短

四、功率因数的疑惑,为什么输入电压越高,功率因数越低?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相位差的余弦值叫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功率因数的大小与负荷的性质有关。电阻性质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带有电感性质的功率因数一般来说小于1.若功率因数比较小,说明无功功率比较大,设备利用率比较小,线路损耗就大了。所以供电局一般会对功率因数有要求。总之,只要负荷不是纯电阻性质的,电压与电流存在相位差,功率因数就产生了。

五、内功率因数角Ψ与功率因数角φ的区别?

1、内功率因数角与电机参数及负载有关。内功率因数角,即励磁电势E0与电枢电流之间的时间相位角,记为Ψ。

2、功率因数角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初相角的差值。对发电机而言,存在两个功率因数角:内功率因数角y和外功率因数角j。

3、发电机端电压和空载电势之间的夹角,或发电机转子轴线和同步转速转动时参考轴线之间的夹角。

六、什么是电压调整率的功率因数?

输电线路的电压调整率被定义为:(首端电压不变的前提下)撤掉在特定功率因数条件下的全部负载,引起的末端电压升高值与满载时末端电压的百分比。电压调整率来源于电源在满载时,其输出电压因该电源的供电电压波动引起的变化。

变压器某一个绕组的空载电压和同一绕组在规定负载和功率因数时的电压之差与该绕组空载电压的比,称为电压调整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电压调整率和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短路阻抗值等参数有关系。电压调整率是变压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变压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且不可省略。

七、断路器的绝缘水平与额定电压无关?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是由构成电气设备材料的绝缘水平决定。

所谓额定电压,就是电气设备在该电压下能够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电压。

除了工作原理要求的(例如铁心线圈感应电势需要平衡电源电压,若电压过高将产生过流,从而影响绝缘)外,就是电气设备所采用的绝缘材料限制了所能承受的电压。若电压过高,首先是绝缘材料的漏电流增大(因为世界上实际是没有绝对绝缘的材料的,工作通电时或多或少都有漏电流穿过绝缘材料的),增大的漏电流将产生热量,是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一方面加速绝缘的老化,一方面会使绝缘材料的电阻率下降,进一步使漏电流增大,最终由于这样的恶性循环,绝缘材料完全被击穿,丧失绝缘能力。于是短路故障发生,设备烧毁。

因此,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是由构成电气设备材料的绝缘水平决定的

八、发电机功率因数与负载功率因数的关系?

功率因数的定义:就是一个电气设备吸取(消耗)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用cosφ表示。

这个φ称为功率因数角,也就是电压和电流的夹角。对于感性负载,电流滞后于电压,功率因数角φ为负值,得出-cosφ,称为功率因数滞后。对于容性负载,电流超前于电压,功率因数角φ为正值,得出cosφ,称为功率因数超前。

由于大部分负载都是感性的,所以电网的等值负载呈现感性。这就是说负载需要吸取感性无功功率。

在这里有人会问电容器的无功功率是超前的,为什么发电机却说功率因数是滞后?本人也曾经一时不解,后来仔细推敲,把发电机的功率因数说成滞后,完全是因为一种习惯。因为站在外面看和从发电机里面往外看,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这不影响发电机功率因数的定义:功率因数cosφ等于发出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比。至于什么是视在功率,就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三相电路再乘以根号3。

九、矿热炉功率因数与什么有关?

1、矿热炉功率因数与短网系统有关。

2、矿热炉的系统电抗的70%是由短网系统产生的,而短网是一个大电流工作的系统,最大电流可以达到上万安培,因此短网的性能决定了矿热炉的性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因此矿热炉的自然功率因数很难达到0.85以上,绝大多数的炉子的自然功率因数都在0.7~0.8之间。3、较低的功率因数不仅使变压器的效率下降,消耗大量的无用功,同时由于电极的人工控制以及堆料的工艺,导致三相间的电力不平衡加大。

4、提高短网的功率因数,降低电网不平衡就成了降低能耗,提高冶炼效率的有效手段。

十、电源效率与功率因数区别?

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区别是:

1、计算方式不同:功率因数是指输入的视在功率与输入有功功率之比,效率是指输入有功功率和输出用功功率之比。

2、承担者不同:功率因数损耗一般是由电力部门承担,效率一般是由用户承担。

3、代表含义不同: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而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4、作用不同: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改善电压质量,高效率意味着节约了时间。

5、范畴不同:功率因数主要是由回路中电气元件产生(电阻、电感、电容等),属于电气范畴;效率主要是机械传动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属于机械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