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谁的介电常数?
一、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谁的介电常数?
射率较大的称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称光疏介质。折射率与介质的电磁性质密切相关。根据电磁理论,εr和μr分别为介质的相对电容率和相对磁导率。光疏和光密是相对而言的。如空气的折射率为1,水的折射率为1.33,玻璃的折射率是1.5,则水对空气而言为光密介质,水对玻璃而言又是光疏介质。
二、常用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绝对介电常数简称介电常数,用希腊字母ε表示,是电介质中电极化率的量度。具体而言,介电常数可表征电介质束缚电荷的能力,也可表征材料的绝缘性能,介电常数越大,束缚电荷的能力越强,材料的绝缘性能越好。高介电常数的材料响应于施加的电场极化更多,从而在电场中存储更多的能量。 在静电中,介电常数在确定电容器的电容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介电常数ε是一个与外界所加电磁场的大小、方向、频率都有关的物理量。在最简单情况下,由外界施加的电场E而产生的电位移矢量D 可表示为:D=εE
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相对介电常数 以及绝对介电常数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εᵣ=ε/ε
三、介质材料与介电常数的关系?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ε表示。它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同一物质为电介质和真空时的电容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空气和CS2的ε值分别为1.0006和2.6左右,而水的ε值较大,10℃时为 83.83。
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介电常数用ε表示。
四、电压的极性?
电压只有相序没有极性,而电流有极性两者有相位。
电压的实际极性可以用加减法判断。比方说,一个5V和一个12V电源,其负极接在一起,两个正极会一个是实际的正极和一个实际上的负极。12V电源的正极是正极,5V电源的正极成了负极,两个极的电压为12-5=7V。
五、介电常数对频率的依赖?
物质的电介电常,可以将其认为是一个电容,因为这个值就是物质的电容值和真空的电容值的比值。而电容的阻抗特性就是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介电常数也是会随频率变化而变化的。
六、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大小?
介电常数反映的是电介质在电场中储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对于介电材料来说,相对介电常数越小绝缘性越好。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原外加电场(真空中)与最终介质中电场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又称诱电率,与频率相关。介电常数是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中绝对介电常数乘积。
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电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理想导体的相对介电常数为无穷大。
根据物质的介电常数可以判别高分子材料的极性大小。通常,相对介电常数大于3.6的物质为极性物质;相对介电常数在2.8~3.6范围内的物质为弱极性物质;相对介电常数小于2.8为非极性物质。
扩展资料
相对介电常数εr可以用静电场用如下方式测量:首先在两块极板之间为真空的时候测试电容器的电容C0。然后,用同样的电容极板间距离但在极板间加入电介质后测得电容Cx。然后相对介电常数可以用下式计算:
εr=Cx/C0。
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含二氧化碳的干燥空气的相对电容率εr=1.00053。因此,用这种电极构形在空气中的电容Ca来代替C0来测量相对电容率εr时,也有足够的准确度。(参考GB/T 1409-2006)
对于时变电磁场,物质的介电常数和频率相关,通常称为介电系数。
电容增大的倍数叫做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用ε表示。
平行板电容计算公式C=(εS/4πkd)中ε就是介电常数。
七、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公式是什么?
介电常数计算公式是ε=4πKdC/S,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1、简介:介电常数是反映压电智能材料电介质在静电场作用下介电性质或极化性质的主要参数,通常用ε来表示。不同用途的压电元件对压电智能材料的介电常数要求不同。当压电智能材料的形状、尺寸一定时,介电常数ε通过测量压电智能材料的固有电容CP来确定
八、传输频率最高的介质?
光的频率和介质共同决定该频率光子在介质中的速度。 某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决定了该介质对这种频率的光的折射率。光进入后,保持频率不变。
细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双绞线、光导纤维四种相比较,传输速率最高的介质是细同轴电缆。
九、什么代表极性介质的极化特征?
介质的组成物质如原子、分子、薄片等都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宏观上的表现是对称无极性的,不显示电性。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一些电子会发生系统性的移动,使得电子分布不再对称,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电性,某一端带正电荷,而在另一端带负电荷,发生了电荷的两极分化,这就是所谓的电介质的极化。
十、为什么放大器的电压值随着光照线性增加?
主要是静态工作点及参数设置不合理。
Vcc=12V,要求输出 10Vpp,基本上是输出最大幅值了。
我们看一下输出级:Icq=2mA,Ueq=Ieq*(R9+R10)=2V,R9的交流负反馈Vf=Ieq*R8=0.4V,Q2饱和电压按0.5V计算,最大的动态范围只有9V左右,也就是最大输出约9Vpp。
虽然Uceq=6V,但Ucq=Vcc-Icq*R8=8V,向上的动态只有4V。因此实际你能调到的不失真输出只有Vpp=8V。
解决办法:
减小R9、R10(R9=100Ω、R10=200Ω、C5=220uF),Icq=2.6mA,这时 Uceq=6V,Ucq=6.8V,向上的动态为 5.2V,这时的最大不失真输出是10.4Vpp。
前级由于输出幅度不大,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考虑从前后级的匹配、弱信号输入等因素,也是需要进行调整的,就是前级静态电流可以调小些,R3、R4、R5增大些,可以提高输入阻抗。但就本题的目的不用调整也是可以达到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