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交流电对人体最危险的电压?

电压 2024-10-26 08:37

一、交流电对人体最危险的电压?

交流电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伏,高于36伏都属于危险电压,因为人在触电时于人体的电阻有很大关系,各有差异,另外于所处环境也有关系,在同样电压下你的手脚湿度有很大关系。

在一定湿度下电阻很小,(在甘澡环境下电阻大)所以不同的环境危险性也不同。我们平常接触最多的是22老伏己是危险电压,所以要注意用电安全。

二、人体触电电压?

电作用与人体的机理是很复杂的,研究表明,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引起人体外表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电伤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一般无生命危险;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这是触电事故后果中最严重的,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

一般情况下,交流15---20毫安以下及直流50毫安以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即使电流小到8---10毫安,也可能使人致命,人体电阻一般在1000欧姆左右,中国规定交流安全电压上限为42伏,直流电压上限为72伏,照明用电电压为220伏,那是危险电压!

三、人体的电压是多少,人体有没有电压的?

人体具有电压,但是这个电压难以具体量化。人体细胞内外之间的离子浓度及分布存在差异,形成了一个离子浓度梯度,这就会导致细胞内外存在电位差,形成细胞膜电势,这就是所谓的人体电压。即使在身体不动静止状态下,人体内部也具有微弱的电流,但这个电流和电压非常低,无法被常规的导体测量。同时,人体的电压及其变化受到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复杂,如心跳、呼吸等生理活动都会对电压产生影响。因此,准确量化人体电压非常困难。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人体具有电压,但是与电器等外部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人体电压是无法对外释放并产生电击的。

四、危险电压多少?

危险电压:存在于既不符合限流电路要求不符合TNV电路要求的电路中,其交流峰值超过42.4V或直流值超过60V的值电压为危险电压。

五、人体的绝缘电压?

行业规定 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原因如下: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六、危险电压多少伏?

一般超过36V以上的电压,就会使人有触电的危险。36V被人称为"安全电压"。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器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特定的供电电源电压系列,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任何两个导体间或导体与地之间的电压上限,不得超过交流电压50V。因为尽管是在安全电压下工作,一旦触电虽然不会导致死亡,但如果不及时摆脱,时间长了也会产生严重后果。

七、触电事故危险电压?

触电导致危险的电压一般在36伏以上,这个时候心脏通过的电流比较大,很容易引起心房症状,呼吸困难等情况的发生,并且还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在生活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的用电,但不能够直接接触36伏以上的电压,否则那样很容易造成意外情况的发生。

八、对人体很危险的元素?

第一个:钋元素

钋在十大剧毒化学物质中位列第一,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钋210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亿倍,它容易通过核反冲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和空气,甚至能透过皮肤而进入人体,因此必须密封保存。美国原子核管理委员会规定,钋-210最大摄入量为一万亿分之0.8克。算一算,0.1克钋可以杀死1000亿人。

第二个:钚元素

钚是世界上第二毒的物质(世界上第一毒的物质为钋)。一片阿斯匹林大小的钚,足以毒死2亿人,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类。钚的毒性比砒霜大4.86亿倍,比马钱子碱大约3.2亿倍它的威力远胜过核武器,同时他又是制作核武器的物质。

九、人体电压测量方法?

一般的电工用万用表是不能测量人体电压的,只能大约测量人体导电电阻的大小,潮湿的人体电阻小。要测量人体电压只能在医院、科技所、实验室等等地方(使用专门的设备)

人体的生物电压是毫伏级和微伏级的,且内阻很大,纳安级的,属于微电流。所以一般的电压仪表是测不能测得的。只有专用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肌电图机,脑电图机)才能测得。

十、人体接收电压辐射范围?

每人每年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为2.4 毫希(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伤害剂量当量的单位。

凡是每年辐射物质摄取量超过6毫希,应被列为放射性物质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环境应受到定期的监测,而人员本身需要接受定期的医疗检查。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希沃特,记作Sv。定义是每公斤(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为1希沃特。

扩展资料:

辐射的分类

1、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主要指电磁辐射(手机、显示屏、激光等)。电离辐射主要包括来自外太空和地球本身的天然电离辐射,以及来自人类活动(核爆炸、核反应堆泄漏、X 射线等各种放射线)的人工电离辐射。

2、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指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的原子、分子被电离的辐射,一般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如α 射线、β 射线、γ 射线和X 射线等,会破坏生物体细胞内的分子,使它们失去活性,或使整个细胞受损乃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