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继电器负载电压和线圈电压有什么规定么?

电压 2024-10-12 10:22

一、继电器负载电压和线圈电压有什么规定么?

继电器触点的负载电压由触点结构确定,例如DC30V、AC250V等,线圈电压由驱动功率以及线圈导线的粗细决定,例如3V、5V、6V、12V、220V等。

线圈电压5V的肯定有,触点电压36V不在标称系列,你可以选用大于它的电压系列就可以,例如用100V的、250V的。

二、电源相电压和负载相电压的区别?

在理想状态下,不考虑线路压降情况下,电源相电压和负载相电压是相等的。但实际上,当然有差别。电源端的电压减去线路的压降,就等于负载端的电压。线路的压降,等于线路里的电流,乘以线路的电阻。

对称三相电路,负载y接:

相电流=线电流,线电压=√3相电压

三、固态继电器带负载没有输出电压?

正常的,因为固态继电器的断开时的绝缘电阻和,那万用表比可是不够大的,所以在空载测量时就会出现这现象,如挂上负载这电压就会没了。这就是固态继电器的漏电流在那作怪的

1.确定在固态继电器的触发信号侧有DC15V,

2.确定正负极有没有接反,

3.如果以上两项都没有问题的话,那就是固态继电器坏了。

四、负载电压和路端电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负载电压和路端电压的联系和区别:

1、负载电压就是用电电器或电子器件在工作时,所加的电压。负载是指连接在电路中的电源两端的电子元件。电路中不应没有负载而直接把电源两极相连,此连接称为短路。常用的负载有电阻、引擎和灯泡等可消耗功率的元件。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负载。电动机能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电阻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电灯泡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和光能,扬声器能把电能转换成声能。电动机、电阻、电灯泡、扬声器等都叫做负载。晶体三极管对于前面的信号源来说,也可以看作是负载。

2、路端电压是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也就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

五、空载电压和负载有什么区别?

负载悬空称为空载。没有负载的开路电压称为空载电压。

负载是消耗电能的器件或设备。

六、铅酸电池正常电压和负载电压?

铅酸电池新电池的情况下,标称电压是十二伏,实际正常电压是十四点伏!负载电压在十一点八伏左右上下零点二之间!时间越长电压越低!

七、电压和负载的关系?

正常情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不随负载变化的,空载略高,接入负载后轻微下降,不可能加载后电压反而上升。

如果家用加热器正常工作,是负载产生了射频干扰,使交流电压表产生了较大误差。如果家用加热器不能正常工作,是你的变压器有故障。通常情况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当然和负载是有关系的,无论大小任何用途的变压器,输出额定电压和负载的额定电压属于同一等级,一定会略高于负载的额定电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负载获得额定电压运行。如我们国家低压配电系统负荷的额定电压都是380V/220V,而变压器的输出额定电压都是400V/231V等等。

八、电压切换和电压并列的区别和原理是什么?

一、原理不同

1、电压切换:通过两条母线上的两把闸刀的辅助触点进行控制,确保正确反应线路所在母线的电压。

2、电压并列:针对双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两段母线上的 电压互感器而言; 通过电压互感器的闸刀的辅助触点 以及 母联(分段)开关的辅助触点、母联(分段)所对应的两把闸刀的辅助触点进行控制。

三、要求条件不同

1、电压切换:二次回路计量、保护等设备采集的二次电压必须与之对应。

2、电压并列:操作把手必须打在“允许并列”位置,“并列继电器”得电动作;I母、II母的分段开关及其两侧刀闸必须处于合闸状态。

二、应用不同

1、电压切换:电压切换装置通常作为保护装置的附件存在,例如RCS941就附带了电压切换箱。

2、电压并列:电压并列是在控制屏上配置专用的电压并列装置。

九、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的区别?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区别来,电流继电器是针对电流大小的变化来实现对外接电路的控制,而电压继电器是针对电压大小来实现对外接电路的控制。电流继电器一般内阻比较小,与用电器一起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中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继电器动作,对外接电路实现接通或断开控制(俗称过流保护)。电压继电器一般内阻较大,与用电器并联接在电路中,当电路中的电压值低于或高于设定值时,对外接电路实现接通或断开控制(俗称欠压或过压保护)。

十、什么是电压型负载和电流型负载?

电流型负载,典型的是4-20毫安(或0-20毫安)的输入模拟量模块。

电压型负载,典型的是0-10V的输入模拟量模块。

这两种情况,都是使负载效应影响比较小。负载电阻也不是越大越好,与电源电压相关。

举例:

输入信号5V(内阻=10欧姆),电压型负载为0-10V,电阻分别为R 1 = 1 K欧姆,R 2 = 10 K欧姆。

理想的负载端电压为5V。

R1《R2,产生不同的效果。

则有:1、用R1

负载端电压=5*1000/(10+1000)=5000/1010=4。950495

2、用R2

负载端电压=5*10000/(10+10000)=50000/10010=4。995004995

两相对比,后者的相对偏差更小,更能实现你的要求。

显然用高输入电阻的电压型负载,负载端得到的电压信号与理想的信号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