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安全电压?
一、什么叫安全电压?
第一个是安全供电电压,见GB/T 156《标准电压》。
目前GB/T 156已经有了更高版本。
强调一下:36V安全电压,指的是安全供电电压,不是人体承受的电击电压。
第二个是安全电击电压,它的规定见GB/T 18379《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
下图是相关的规定,见标准的表1和表2:
图3中的表1规定了交流电击安全电压是50V,此电压是我们设计漏电开关、计算线路漏电是否对人体产生电击作用的基本依据。
注意直流电的电击安全电压是120V。
二、什么叫,安全电压?
电压常常被描述为电流的推动力。该推动力可以使电源产生的电输送到电器具和设备上而使之工作。在我国,照明用电压是220 V,而工厂中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通常是380 V,这样的电压都远远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千万不要直接触及。
电流常常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电的迁移是通过电线或电缆来完成的。如果有0. 06 A的电流通过人的心脏就足以致人于死地,尽管这样的电流仅是一棵圣诞树上灯泡所需的电流。所以,在用电或靠近电源时就应该特别小心。
安全电压是指人体较长时间接触而不致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安全电压额定值为42 V、36 V、24 V、12 V、6V。其中42 V和36 V可在一般或较干燥环境中使用;而24 V以下是在较恶劣环境中使用的电压。如金属容器、管道内、铁路平台上、隧道内、矿井内、潮湿环境等(不包括水下等特殊场所和有电部分可能深入人体的医疗设备)。
三、什么叫安全电压电压计的原理?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24V。(也可能是36V、12VAC/DC,24V最常见)所谓安全电压,是指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由特定电源供电所采用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即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的电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超过交流有效值50伏。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四、什么叫安全电压?对安全电压值有什么规定?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五、什么叫安全电压,对安全电压值有何规定?
安全电压,是指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由特定电源供电所采用的电压系列,是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安全电压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标称电压不超过交流50V、直流120V;
2、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
3、安全电压电路与供电电路及大地隔离。以工频电流为例,当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常不致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100毫安以上的电流,足以致人于死地。(以上限制在36V AC/DC以上的电压值)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六、什么叫安全电压?在不同的条件下安全电压又是多少?
所谓安全电压;是相对于高压、低压而言,是指对人身安全危害不大的电压。电压值一般为36伏、24伏及12伏。
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直也是不相同的。一般约为1—10万欧(但也有更低的),如按800欧左右考虑,经实验分析证明,人体允许通过的工频极限电流约为50毫安,即0.05安。在此前提下再据欧姆定律计算,得知人体允许承受的最大极限工频电压约40伏。故一般取36伏为安全电压。
虽然如此,但对那些工作环境较差的场所,即导电情况良好、人体电阻值较低,或在碰触金属管道、锅炉、地下隧道中的电缆等金属容器机会较多的地方,还应将安全电压定得更低些,通常取为12伏。所以,实用中常将12伏称为绝对安全电压。
七、什么是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
电压越高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什么样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呢?
安全电压是指较长时间接触而不会使人致✘或致✘的电压。
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50---2008)规定我国安全电压去额定正常值常用等级为
42V,36V,24V和12V四个等级。工程上根据作业场所,操作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恰当使用。
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只要超过0.1A就能造成触电✘✘,人体对电流的反应:8~10mA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20~25mA手迅速✘✘,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50~80mA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呼吸✘✘,3s后心脏开始✘✘,停止跳动。
规定直流安全电压为50mA,交流安全电流10mA。
频率的高低:一般来工频50~60Hz对人体是最危险的。
人体电阻:人触电时与人体的电阻有关,人体的电阻一般在800Ω以上,主要是皮肤角质层电阻最大,当皮肤出汗,潮湿和有灰尘(金属灰尘,炭质灰尘)时,就会使皮肤电阻大大降低。
我们日常使用电电压是220V,工业生产的动力用电电压是380V,这样的电是✘✘✘✘的,用电时要注意安全……
八、什么叫乔木?什么叫灌木?
什么叫乔木? 什么叫灌木?
乔木和灌木是植物分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是根据植物的生长形态和特点划分的。了解乔木和灌木的概念对于植物学爱好者和园艺爱好者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乔木
乔木是指生长高度较高、直立、主干明显、分枝层次分明的植物。一般而言,乔木的高度超过5米。乔木拥有较大的生长空间,根系发达,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乔木在森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给森林提供了庇护所,也为其他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活空间。乔木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等生态功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乔木包括松树、柏树、橡树、枫树等。它们具有高大的树冠,形态各异,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
灌木
灌木是指生长高度较低、枝条较矮、生长密度较大的植物。灌木的高度一般在0.5米到5米之间。与乔木相比,灌木的生长空间较小,根系相对较浅。
灌木适应性较强,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长。它们可以在草原、山坡、河岸等地生存繁衍。灌木的根系较为密集,可以有效控制土壤侵蚀,稳定地表的结构。
有些灌木植物在春季开花,花朵美丽多样,为自然界增添了色彩。灌木也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乔木与灌木的区别
乔木和灌木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 生长高度:乔木的生长高度一般超过5米,而灌木的高度一般在0.5米到5米之间。
- 分枝层次:乔木的分枝层次比较明显,灌木的枝条相对较矮、更加密集。
- 根系:乔木的根系发达,能够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而灌木的根系相对较浅。
- 生长环境:乔木一般生长在森林中,而灌木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
乔木和灌木在自然界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植被景观,为我们提供氧气、食物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
总结
乔木和灌木是植物分类中常用的两个概念。乔木高大、直立,生长空间广阔,拥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而灌木较矮、分枝密集,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环境下生长。通过了解乔木和灌木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界中的植物多样性。
九、什么叫乔木,什么叫灌木
什么叫乔木和灌木?了解不同的植物分类
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我们常常见到各种各样的植物。但你知道吗?这些植物并不是都属于同一类别,它们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乔木和灌木是最常见的两类植物。那么什么叫乔木,什么叫灌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乔木
乔木是指那些生长较为高大、树干相对粗壮的植物。它们通常具有明显的主干,常年绿叶或季节性落叶。乔木的高度通常超过了5米,有些品种甚至可以长到几十米高。乔木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供了栖息场所、食物和其他生态服务。
乔木可以分为两大类:阔叶乔木和针叶乔木。阔叶乔木是指那些叶片宽大、扁平的乔木,它们是落叶植物的一种。常见的阔叶乔木有橡树、枫树、榉树等。针叶乔木是指那些叶子形状呈针状的乔木,它们是常绿植物的一种。常见的针叶乔木有松树、柏树、云杉等。
灌木
与乔木相比,灌木生长较为矮小,树干比较细小。它们通常没有明显的主干,树冠较为分散。灌木的高度一般在2米以下,最高的种类也只有4-5米。灌木多年生,但有些品种也可能是一年生或多年生。
灌木被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生态系统中,包括森林、草原、河流和沙漠等。它们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能够在环境变化剧烈的地方存活下来。灌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供庇护所,保护土壤,维持水分平衡等。
乔木和灌木的区别
乔木和灌木在外观、生长特征和生活习性上存在许多区别。
- 高度:乔木高度通常超过5米,而灌木高度一般在2米以下。
- 树干:乔木的树干相对较粗壮,有明显的主干;而灌木的树干较为细小,通常没有明显的主干。
- 冠形:乔木的树冠相对集中,形状较为规则;而灌木的树冠分散,形状不规则。
- 叶片:乔木的叶片通常较大,宽而扁平;而灌木的叶片相对较小,形状各异。
- 生命周期:乔木多年生,而灌木有些品种是一年生或多年生。
乔木和灌木的重要性
乔木和灌木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乔木作为森林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影响。它们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保护。乔木的木材可以用于建筑、家具、纸张等的生产,同时也是生物能源的重要来源。
灌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在土壤保护、沙漠治理和防风固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灌木还可以作为树篱、绿化带等进行园林美化和环境改善。此外,一些灌木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制药和保健品等方面。
结语
乔木和灌木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它们在外观、生长特征和生活习性上有所区别。乔木通常高大、树干粗壮,而灌木则矮小、树干细小。乔木和灌木都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了解乔木和灌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理解乔木和灌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十、什么叫灌木?什么叫乔木
什么叫灌木? 什么叫乔木
大自然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有很多分类方式。其中,树木的分类是常见且常被人们所关注的。在树木分类中,灌木和乔木是两个常用的术语。那么什么叫灌木? 什么叫乔木? 让我们来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什么叫灌木?
灌木是指生长在大自然中的一类矮小丛生植物。它们矮小的高度和丰富的枝叶使得它们在大自然中很容易辨认。灌木的高度通常不超过3到6米,树干相对较短,枝条丰密。
灌木的生长形态较为灵活多样,有些灌木形成蔓状,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而有些则形成球形、圆锥形或者扩展状的生长形态。灌木的根系一般比较发达,分布在较为浅层的土壤中,能够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具体来说,灌木的特点包括:
- 矮小丛生:灌木相对于乔木来说,树高较矮,且往往以丛生的方式生长。
- 枝叶茂密:灌木枝条数量较多,叶子也比较密集,形成了一个浓密的枝叶层。
- 枝干较短:相比乔木的长而粗壮的树干,灌木的树干通常较为细短。
- 根系发达:灌木的根系分布较为浅层,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和营养。
- 生长快速:由于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式不同,灌木的生长速度往往较快。
什么叫乔木?
与灌木相比,乔木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较高树高、直立生长、具备明显主干和稳定枝干的植物。乔木种类繁多,有些乔木可以长到几十乃至上百米的高度。
乔木的形态特点较为显著。它们通常有一个明显的主干,从主干上分出较稳定的分支,形成整齐的枝叶排列。乔木的树干和树枝往往粗壮坚固,能够支持树木的高度。
以下是乔木的一些特点:
- 高大挺拔:乔木的树高较高,有些可以长到几十乃至上百米的高度。
- 直立生长:乔木通常具有明显的直立生长特点,树干笔直。
- 稳定枝干:乔木的枝干通常比较粗壮坚固,能够稳固地支持树木的高度。
- 明显主干:乔木具备明显的主干,从主干上分出较稳定的分支。
- 枝叶整齐:乔木的枝叶排列较为整齐,形成美观的树冠。
灌木与乔木的区别
灌木与乔木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 高度区别: 灌木相对较矮小,树高一般不超过3到6米,而乔木则具有较高的树高,有些可以长到几十乃至上百米的高度。
- 树干特征: 灌木的树干通常比较短,而乔木的树干比较粗壮坚固。
- 分支特征: 灌木往往以丛生的方式生长,枝叶茂密且排列比较杂乱;乔木的枝叶往往分布整齐,形成美观的树冠。
- 生长环境: 灌木的根系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中,而乔木的根系则更为深入。
- 应用与用途: 灌木由于矮小且容易种植,常被用于绿化装饰,也可以作为遮荫植物;乔木一般树龄较长,对环境要求较高,常被用于森林建设、木材采伐等。
总的来说,灌木和乔木是树木分类中常见的两个概念。灌木指矮小丛生的植物,乔木则是指高大直立的植物。它们在植物的外观、高度、树干特征、分支特征、生长环境以及应用与用途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可以更好地认识大自然中的植物世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于灌木和乔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大自然中的植物多样性的理解,也使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我们身边的这片绿色宝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