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电压计原理?

电压 2024-09-17 08:52

一、电压计原理?

原理: 电压计是一种连接在表头上的大电阻器,当电流经过时,它的指针也会旋转(移动),这是由于其内部构造和马达一样,都是由通电线圈(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影响而产生旋转(移动)的原理.。电流越大,所产生的磁力越大,表现出的就是电压表上的指针的摆幅越大

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二、什么叫安全电压电压计的原理?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24V。(也可能是36V、12VAC/DC,24V最常见)所谓安全电压,是指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由特定电源供电所采用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即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的电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超过交流有效值50伏。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三、相位电压计算

1、如果已知功率因数,那么,将功率因数求反余弦,再根据负载的容性或感性即可确定相位角.容性负载电压滞后电流,感性负载电流滞后电压.

2、如果已知负载的阻抗,阻抗角就是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角.

3、如果已知负载单相功率P及相电压U和相电流I,P/UI就是功率因数,再按1的方法也可求出相位角

四、电容电压计算?

电容电压公式:C=Q/U,即电容=电荷量/电压。电容的决定式是C=ξS/4πkd。由电容决定式可知电容大小与电容两极板间的介质、正对面积、两极板间距离有关,所以说电容是电容器固有属性,与外加电压大小无关。

五、线电压计算?

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与相电压间的关系是(以电源侧为例):

①对三角形接线,线电压就等于相电压;

②对星形接线,则线电压与相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U-U、U=U-U和U=U-U。

若三相电源的相电压为正序(负序)对称组,则三相线电压也为正序(负序)对称组。这对三角形电源(或三角形负载)是不言而喻的。对星形电源(或星形负载),以正序对称组为例,有:

U=U-U= √3U

U=U-U= √3U

U=U-U=√3 U

可见,在对称三相电路中,不论三相电源或三相负载,在三角形接法时有U=U,在星形接法时有U= √3U,这里,U和Up分别为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有效值。

六、逆变器开路电压计算?

1.

开路电压计算公式为:V=Voc×【1+(T-25)×Kv】V:实际组件开路电压;Voc:STC条件下组件开路电压;T:环境温度;Kv:组件温度系数在STC条件下,以环境温度为-10℃时为例计算:(1)182mm硅片尺寸540W组件参数:Voc为49.5V,Kv为-0.265%,开路电压值则为:V=49.5×【1+(-10-25)×-0.265%】=54.09V

2.

210mm硅片尺寸540W组件参数:Voc为37.5V,Kv为-0.25%,开路电压值则为:V=37.5×【1+(-10-25)×-0.25%】=40.78V

七、逆变电压计算?

这个属于电量计算。应该是电流乘以时间就可以了。需要考虑几个因素:逆变器效率,电瓶电压。假设电瓶电压24V,逆变效率80%。计算:逆变器输出功率是500W,输入功率500÷80%=625w那么电瓶输出的电流=625÷24=26A那么你需要的电池容量=26×10=260AH=260000mAH一般一组蓄电池容量70AH,所以你大概需要4组这样的电池

八、分接头电压计算?

10kV配电变压器各分接头电压可按 Ue±Ue X % (X为每档调整范围的百分点数)。

一般配电变压器分接头调整范围为 Ue±2×2.5%;分接头为1--5,各分接头电压计算如下: 1-----10+(10×(2×2.5%))=10.5kV 2----- =10+(10×2.5%)=10.25kV 3-----10kV 为额定电压, 4-----=10-(10×2.5%)= 9.75kV 5------10-(10×(2×2.5%))=9.5kV 变压器的分接头在高压侧,要根据低压侧的需要来调整高压侧分接头的位置。

如果低压侧电压低分头应往4或5上调,反之往2或1上调。

因为调整分接头是用来改变变压器的变比的。

以额定电压为10/0.4kV的变压器来说,它的变比K=U1/U2=10/0.4=25;当二次电压低若将分头调到4的位置K4=U1/U2=9.75/0.4=24.375,一次电压仍然是10kV二次电压则=10/24.375=410V。提高了二次电压。

实际上调整分头是调整的一次线圈匝数,改变的变比而二次线圈匝数是不变的。

若要降低二次电压则应增加一次线圈匝数即加大变比。

九、电压计算方法?

方法是

电压公式:电压(U)=电流(I)*电阻(R)。

电压是推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

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

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通常用字母U代表电压。

十、dcdc输出电压计算?

计算公式:

Vout(输出电压)=1.25V(1+R1/R2)

Ct(定时电容):决定内部工作频率。Ct=0.000 004*Ton(工作频率)

Ipk=2*Iomax*T/toff

Rsc(限流电阻):决定输出电流。Rsc=0.33/Ipk

Lmin(电感):Lmin=(Vimin-Vces)*Ton/ Ipk

Co(滤波电容):决定输出电压波纹系数,Co=Io*ton/Vp-p(波纹系数)

固定值参数:

Vces=1.0V  ton/toff=(Vo+Vf-Vimin)/(Vimin-Vces)  Vimin:输入电压不稳定时的最小值  

Vf=1.2V 快速开关二极管正向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