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树发展成就?
一、我国植树发展成就?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中国生态状况的改善。这个运动启动之前的1981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02.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
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2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
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森林植被状况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1、保持水土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
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
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抵挡风沙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3、经济建设
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树林的用处真是大得很。
二、我国科技发展成就?
我国科技发展创新整体成就布局: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方向实现重大突破;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首次实现原子级石墨烯可控折叠,研发出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等;“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悟空、墨子、慧眼、碳卫星等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
面向经济主战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技术突破有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以新兴前沿技术应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超级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智能技术等加快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更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移动支付、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技术新模式深刻改变传统生活方式。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完成重大任务、实现重大目标提供系统的科技解决方案。支撑能源安全,深海油气、页岩气等勘探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温气冷堆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国和一号实现压水堆从二代到三代的跨越,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由2012年的14.5%提高到2021年的25.5%;支撑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聚焦土地和种子加强研发攻关,创制一批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粮食单产由2012年的亩产357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亩产387公斤;工程科技取得重要进展,在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支撑。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疾病防治、公共卫生提供科技保障。组织全国力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5个方向开展攻关,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加快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通过实施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我国获批1类新药从2012年之前的5个达到现在的75个,以正电子磁共振扫描系统(PET/MR)为代表的一批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投入使用。
三、我国科技发展的新成就?
我国科技方面的成就有5G领跑世界、量子卫星、国产大飞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等。
1、5G领跑世界:从4G快人一步,到5G领跑世界。当流量社会到来,网速就是效率。数秒钟完成一部高清大片的下载,直播更是“分分秒秒无卡顿”。
2、量子卫星:2017年8月10日凌晨,“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
四、2021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
2021十大突破性技术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21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
1, mRNA 疫苗 ;
2, OpenAI 的第三代生成式预训练 GPT-3 语言模型;
3, 数据信托 Data trusts;
4, 锂金属电池 Lithium-metal batteries;
5, 数字接触追踪 Digital contact tracing;
6, 超高精度定位 Hyper-accurate positioning;
7, 远程技术 Remote everything;
8, 多技能型人工智能 Multi-skilled Al
9, TikTok 推荐算法;
10, 绿色氢能 Green hydrogen
五、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歌?
时代少年团《未来之光》——致敬
歌曲《未来之光》由孙涌智/王禹森作词、作曲,时代少年团宋亚轩/严浩翔/贺峻霖联合海淀金帆合唱团/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合唱团为大家倾情献唱。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歌曲《未来之光》致敬所有的科技工作者,是他们的默默付出强盛了中国科技力量!同时,该歌曲也特别向刚刚去世的一代科学巨星袁隆平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少年儿童就是科技创新的未来之光
六、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成就?
我国“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同一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七、我国明代文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
然而这种力量消长的变化并不表现于诗文数量的减少,而是表现在作品思想和艺术质量的蜕化。从时间上看,明代享国的时间分别大致与唐代和宋代相等,都是约三百年左右;从数量上看,明代诗文作家及作品的数量也远在唐宋之上。仅《千顷堂书目》著录的明人别集就大约有近五千种,《明诗综》收录的诗人也有三千四百多人;然而从质量上看,明代的诗文作家很难找到像李白、杜甫、苏轼那样在诗文方面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巨匠,缺乏唐宋诗文作家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八、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
1、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2、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二十九日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3、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
4、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
5、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
6、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九、我国宇宙探索发展成就
我国宇宙探索发展成就
概述
我国宇宙探索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进步。自上世纪60年代启动宇宙探索计划以来,我国在太空科学与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展现出令人振奋的发展态势。
卫星技术突破
我国的卫星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涵盖了通信、导航、气象和遥感等多个领域。通过自主研发的卫星,我国实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定位与通信能力。
载人航天成就
我国航天员的太空探险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实现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为我国宇宙探索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空间站建设方面,我国也紹银了突出的成果,展示出国家在太空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
月球探测计划
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走在世界前列,通过嫦娥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和着陆,实现了我国探测器首次月面软着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未来,我国还将继续推动月球及深空探测,探索更多神秘的宇宙奥秘。
太空科学研究
我国在太空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多颗探测卫星的运行,我国开展了大量关于宇宙起源、黑洞等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为世界科学研究贡献了独特的视角。
结语
总的来看,我国宇宙探索发展成就斐然,展现出了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太空技术不断发展,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宇宙探索中继续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大贡献。
十、高电压的国内发展
高电压的国内发展
在电力行业方兴未艾的今天,高电压技术作为关键领域之一,在国内发展迅速,不断推动着电力系统的升级和改造。高电压技术以其在输电、变电和配电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我国电力行业,高电压技术是指额定电压在110kV及以上的电力设备和电网。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规模的扩大,高电压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为电力输送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从传统的500kV交流输电线路到近年来不断兴起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高电压技术的应用不断探索和突破,为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电压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输电线路建设: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高电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和升级成为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线路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电力输送的效率和可靠性,为大陆不同地区之间的电力互联提供了有力保障。
- 变电设备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电压变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在持续进行。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控制技术和设备监测系统,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大支持。
- 智能配电网:高电压技术也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字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配电网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用电体验。
作为高电压技术的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紧跟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技术变革。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适应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高电压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壮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高电压技术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电力行业迈向更加高效、可靠和智能的未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