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容 > 正文

什么是电压和电容?

电容 2024-08-27 17:35

一、什么是电压和电容?

①电流→通常人们把电荷的有规律的运动叫做电流。

电流分为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两种。交流电流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着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例如人们普遍使用的电网中的三相、单相交流电(我国交流电频率为50Hz,线电压380V,相电压220V)。

直流电流是指方向不随时间发生周期性改变的电流,它一般由直流发动机、化学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产生;它主要应用于各类生活小家电、各种电子仪器、电解电镀、直流电机电力拖动等。

电流的符号用 I 表示,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用A表示。比安培小的单位有毫安(mA)和微安(uA),它们之间的换算单位 1A=1000mA,1mA=1000uA。

②电压→指静电场或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其单位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作的功,用字母U表示,它的电位为伏特;

1V=1000mV,1mV=1000uV。

③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各种导体中的电阻率(ρ)存在,它一方面允许电流通过,另一方面又阻碍电流的通过,这种阻力叫做导体的电阻;用字母R表示,其单位为欧姆Ω,比欧姆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当某段电路两端施加1V电压,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1A,则这段电路的电阻为1Ω。

在明白上述三个物理单位后,就能清楚欧姆定律了,即 I=U/R 电流单位为A,电压单位为V ,电阻单位为Ω。

④电容→表示被介质分隔的两个任何形状的导体,在单位电压作用下,容储电场能量(电荷)能力一个参数,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法拉(F);常用的基本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

、纳法(nF)、皮法(pF),它们之间为1mF=10∧-3F,1uF=10∧-6F,1nF=10-9F,1pF=10∧-12F。

电容在交流电路中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它简称容抗,用符号Xc表示,容抗的计算公式为Xc=1/ωC=1/2πfC。

⑤电感→自感与互感的统称。

自感→当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则由这个电流所产生的穿过回路本身的磁通也发生变化,因此在回路中也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自感现象。穿过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与产生此磁通的电流之间的比例系数,叫做回路的自感系数,简称自感或电感,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电流变化一个单位时间由于自感而引起的电动势,用字母L表示,单位为亨(H)。

互感→如果有两只线圈相互靠近,则其中第一只线圈中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有一部分与第二只线圈相环链。当第一只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则其与第二只线圈环链的磁通也发生变化,在第二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叫做互感现象。两个线圈之间感应的大小用互感系数表示。也是用字母L表示。电感的基本单位为亨利(H),常用单位有毫亨(mH)、微亨(uH),其换算关系为; 1H=10∧3mH=10∧6uH。

电感在交流电路中对通过的交流电流时,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以阻碍电流的变化,俗称感抗;用字母XL表示,它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变化用公式表示为XL=UL/IL。电感线圈的感抗和电源频率、线圈的电感量之间的关系为;

XL=ωL=2πfL。

二、电动车的电压和电容分别代表啥?

电动车的电压是指电池的电压,一为直流48ⅴ。电容是一种储能元件,能将电网电能储存起来,当电动车行驶时能将电能释放做功,使电动车行驶起来

三、电容和电压的区别?

电容和电压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如果知道电压,可以通过公式计算电容。通常简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电容是电容器的一种固有性质,由电容器极板材料,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决定,与电压没有关系。

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通用公式C=Q/U,即电容=电荷量/电压。

四、Buck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大小对输出电压和电流有什么影响?

稳态增益是在电容无限大,且电感电流连续 的假设前提下推导出来的。

在相同负载下,电感越小,越不容易连续。假设电感电流平均值不变,随着峰峰值增大,最小值会达到x轴下方,由于二极管作用,电感电流实际不会为负值,也就是发生了电流断续。

电容如果不是无限大,那么脉动的电感电流必然导致电容上的电压波动。电容越小,波动越大。

五、电容电压规格?

不太明白你问题的意思,按你的说法电容两端是接在直流电压上的,只要电压值小于电容标识电压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两端电压小于400V就行,如果是脉动直流电压,那电容电压要大于脉动电压的峰峰值。另如果是交流电容,那标识电压要大于交流最大值才可以,即接在交流220伏有效值电路中的电容标识电压要大于最大值310V才可

六、电容电压公式?

和电容有关的计算公式  1、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即:C=Q/U  

2、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C=εS/4πkd 。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 k则是静电力常量。 而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3、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 

 4、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5、电容器对于频率高的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减小,即容抗小,反之电容器对频率低的交流电产生的容抗大;对于同一频率的交流电电.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容抗就越小,容量越小,容抗就越大 

 6、串联分压比:电容越大分的电压越小 并联分流比:电容越大通过电流越大 

 7、当t= RC时,电容电压=0.63E; 当t= 2RC时,电容电压=0.86E; 当t= 3RC时,电容电压=0.95E; 当t= 4RC时,电容电压=0.98E; 当t= 5RC时,电容电压=0.99E;  T单位S R单位欧姆 C单位F 

 8、T时刻电压:Vt=V0+(V1-V0)*[1-exp(-t/RC)]  

七、电容和电压是什么关系?

一般电容内使用的极板间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是一个固定值,所以电容器其容量与极板两端所加电压无关,电容器两端电压变化时,电容器内的电量随之变化,其比Q/U是一个常数,也就是其电容量;

但是对压电陶瓷类材料来说,因为它的介电常数与所加在上面的电压有关,使用该类材料作介质制成的电容器,在两极板间加上不同电压时,由于介电常数随电压变化,因此容量也随之变化,这类电容为“压敏电容”,例如在调频广播中,常使用这种电容将讯号的变化由电压高低反映改变为由频率变化反映(调频),因为电压变化引起的电容量变化直接改变振荡电路的频率,从而完成调频过程;

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压敏二极管,在外加电压变化时,两极间结电容由于材料内电子随电压变化的迁移,相当于电容器极板之间结构变化,从而引起容量变化,也是一种用利用其电容量随所加电压改变的特性的器件。

八、电容和电阻并联电压如何通过?

由于电容和电阻是并联接在交流电路中,所以,两个元件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

但两个元件中的电流却不一样,差别就是两个元件中的电流相位相差90°:电阻中的电流与电压同相位;而电容中的电流将超前电阻电流90°。

上电时: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逐渐从最小到最大.电流从最大到最小直至为0

电阻因与电容并联,电压初始最小,最后为最大,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以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从最小到最大.值为U/R

九、电容和电流电压的公式?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中的电流的计算公式:I=U/XcXc=1/2πfCI=2πfCUf:交流电频率\x0dU:电容两端交流电电压\x0dC:电容器电容量\x0d在直流电路中电容中上的电量:Q=CU,如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变,电容上的电量也不变,电容中就没有电流流过.\x0d这就是电容的通交流隔直流.

十、充电电容正极和负极的电压?

就电容本自来说,是不存在正负极的。这从电容的定义就可看出。电容C=电量Q/电势差V。式中的V是加在电容两个极板上的电压,具体哪个极板带正电、哪个极板带负电,对于电容C是没有影响的。

  另外电容量和极板的面积及相互间的距离、和放置不同的介质有关,极板面积越大、距离越近,电容量就越大。

  为加大电容量人们想尽了办法。但受体积和结构的限制,极板的面积很难大幅增加。记得过去上物理课老师就说过,一个法拉是非常可怕的电容量,如制成电容体积將和教室一样大。

  但电容技术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科技人员对极板进行了处理并且在介质里加入电解糊,使得极板的有效面积和等效距离得到大幅改善,这就实现了电容体积的小型化( 这也是“电解电容”名称的由来 )。但代价是由于电解糊的介入,使电容器具有了讨厌的极性。所以说让电解电容具有极性,是不得已而为之,与电容属性无关。

  但有一些电容虽没有极性,但在使用中也不可乱接。比如用在高频电路里的可变电容器 和一些内部结构不对称的电容器,要把处于或靠近外部的电极用作接地端,这有利于电路工作的稳定。另外还有一种叫做“变容二极管的”半导体器件可以当作可变电容来使用,但它也是有极性的,接反了将无法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