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放电电路的特点?
一、rc放电电路的特点?
RC即阻容放电电路的特点是,开始放电时电压下降快,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压下降就慢了。
二、rc放电时间计算?
RC充放电时间计算
1.放电时间T=RC
2.完全充满,Vt接近E,时间无穷大; 当t= RC时,电容电压=0.63E; 当t= 2RC时,电容电压=0.86E; 当t= 3RC时,电容电压=0.95E; 当t= 4RC时,电容电压=0.98E; 当t= 5RC时,电容电压=0.99E; 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3.滤波电路要保证电容充电时间很快,不然会导致电压不足。
三、RC延时电路充放电时间?
RC延时电路延时时间计算 计算公式: 延时时间= — R*C*ln((E-V)/E) 其中: “—”是负号; 电阻R和电容C是串联,R的单位为欧姆,C的单位为F; E为串联电阻和电容之间的电压,V为电容间要达到的电压。ln是自然对数,在EXCEL系统中有函数,计算非常方便。 经过实际对比计算结果是吻合的。 例如:R(150K)和C(1000UF)之间的电压为12V,当电容C两极的电压达到3伏时的时间: =—(150*1000)*(1000/1000000)*ln((12-3)/12)=43(秒) 可根据RC电路的充电公式:Vc=E(1-e-(t/R*C))推算 R=2.2K C=100PF.电源电压为20V.我想知道电容两端电压从0V上升到13V所用的时间T怎么算? 这个比较实际,初态和终态都有了 13=20 (1-exp(-Td/RC) ); 13/20 = 1-exp (-Td/RC); 7/20 = exp(-Td/RC); ln (7/20) = -Td/RC; Td = 1.0498 RC;
四、rc电路稳态计算?
稳态计算时应确定电路达到稳态的频率,以此确定稳态电容阻抗。稳态电路的电压除以稳态阻抗等于稳态电流。
五、rc放电计算公式?
电容的充放电时间计算公式,假设有电源Vu通过电阻R给电容C充电,V0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Vu为电容充满电后的电压值,Vt为任意时刻t时电容上的电压值,那么便可以得到如下的计算公式:
Vt = V0 + (Vu – V0) * [1 – exp( -t/RC)]
如果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0,则公式可以简化为:
Vt = Vu * [1 – exp( -t/RC)] (充电公式)
由上述公式可知,因为指数值只可能无限接近于0,但永远不会等于0,所以电容电量要完全充满,需要无穷大的时间。 当t = RC时,Vt = 0.63Vu;
当t = 2RC时,Vt = 0.86Vu;
当t = 3RC时,Vt = 0.95Vu;
当t = 4RC时,Vt = 0.98Vu;
当t = 5RC时,Vt = 0.99Vu;
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当电容充满电后,将电源Vu短路,电容C会通过R放电,则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 = Vu * exp( -t/RC) (放电公式)
六、rc电路充放电基本知识?
rc电路充放电可以用水池蓄水、放水打比方。
rc电路充电,电流流入电容器 电容器两端电压上升,电荷被储存在电容器中; 水池蓄水,水流流入水桶,水桶中的水位上升,水被储存在水桶中。
rc电路放电,电流流出电容器,电容器两端电压下降,电容器中电荷被释放;水池放水,水流流出水桶,水桶中的水位下降,水桶中的水被放出。
1、充电:
两个互相平行靠近的金属极板(电容器),当两极板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时,电源开始对电容器充电,极板上电荷越来越多,极板电压也不断上升,直到极板电压等于电池电压。
如果你用电压表测量极板两端电压,你会发现,电压表指示值一直不停上升。
2、放电:
电容器充满电后,你把一只小灯泡接在两极板,电容器开始对灯泡放电,并可能点亮灯泡,随着电容器不断放电,极板电荷越来越少,极板电压越来越低,灯泡也越来越暗,直到完全熄灭,电容器内的电荷放完了。
七、功放电路中RC喇叭补偿电路的作用?
喇叭的两极分别接一个电容和R、C串联的电路,组成茹贝尔网络,吸收高频尖峰,避免高频自激,起稳定作用的。
使得低音喇叭在相当宽的频率范围内呈现近似纯阻,进而使分频点稳定,改善阻尼,改善相位失真。这个电阻跟电容的取值,电阻R取所用喇叭在需要补偿的频率下的阻抗,电容C的容抗取喇叭感抗L/RR,实际R一般取标称值,4欧喇叭C大约是4-10微法,8欧喇叭10-20微法。八、RC电路,什么是RC电路,RC电路介绍?
在模拟及脉冲数字电路中,经常涉及RC电路,在这些电路中,根据电阻R和电容C的取值不同、输入和输出关系以及处理的波形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具有不同功能的RC电路,常见的电路应用包括微分电路 、积分电路、耦合电路、滤波电路及脉冲分压器。
最简单的RC电路有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组成,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九、rc谐振电路计算公式?
rc振荡电路频率计算公式为 :
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电路,它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电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稳幅环节四部分构成。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经济方便。
振荡电路就能满足自激振荡的振幅和相位起振条件,产生自激振荡,振荡频率f0,采用双联可调电位器或双联可调电容器即可方便地调节振荡频率。在常用的RC振荡电路中,一般采用切换高稳定度的电容来进行频段的转换(频率粗调),再采用双联可变电位器进行频率的细调。
扩展资料
考虑到起振条件AF>1, 一般应选取 Rf略大2R1。如果这个比值取得过大,会引起振荡波形严重失真。由运放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不是靠运放内部的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稳幅,而是通过在外部引入负反馈来达到稳幅的目的。
振荡幅度的增长过程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当放大器逐渐由放大区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工作于非线性状态,其增益逐渐下降,当放大器增益下降导致环路增益下降为1,振幅增长过程将停止,振荡器达到平衡。
十、rc串联电路计算公式?
RC电路中阻抗的计算公式:
1、RC 串联电路
电路的特点:由于有电容存在不能流过直流电流,电阻和电容都对电流存在阻碍作用,其总阻抗由电阻和容抗确定,总阻抗随频率变化而变化。RC 串联有一个转折频率: f0=1/2πR1C1。
当输入信号频率大于 f0 时,整个 RC 串联电路总的阻抗基本不变了,其大小等于 R1。
2、RC 并联电路
RC 并联电路既可通过直流又可通过交流信号。它和 RC 串联电路有着同样的转折频率:f0=1/2πR1C1。
当输入信号频率小于f0时,信号相对电路为直流,电路的总阻抗等于 R1;当输入信号频率大于f0 时 C1 的容抗相对很小,总阻抗为电阻阻值并上电容容抗。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总阻抗为 0。
3、RC 串并联电路
RC 串并联电路存在两个转折频率f01 和 f02:f01=1/2πR2C1, f02=1/2πC1*[R1*R2/(R1+R2)]
当信号频率低于 f01 时,C1 相当于开路,该电路总阻抗为 R1+R2。当信号频率高于 f02 时,C1 相当于短路,此时电路总阻抗为 R1。当信号频率高于 f01 低于 f02 时,该电路总阻抗在 R1+R2 到R1之间变化。
扩展资料
生活中的阻抗:
不同阻抗的耳机主要用于不同的场合,在台式机或功放、VCD、DVD、电视、电脑等设备上,常用到的是高阻抗耳机,有些专业耳机阻抗甚至会在200欧姆以上。
这是为了与专业机上的耳机插口匹配,此时如果使用低阻抗耳机,一定先要把音量调低再插上耳机,再一点点把音量调上去,防止耳机过载将耳机烧坏或是音圈变形错位造成破音。
而对于各种便携式随身听,例如CD、MD或MP3,一般会使用低阻抗耳机(通常都在50欧姆以下),这是因为这些低阻抗耳机比较容易驱动,同时还要注意灵敏度要高,对随身听、MP3来说灵敏度指标更加重要。当然,阻抗越高的耳机搭配输出功率大的音源时声音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