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和1969m功放区别?
一、1969和1969m功放区别?
你好,1969和1969m均为TCL旗下的功放产品,主要区别如下:
1. 外观:1969m相比1969更加简约,整体线条更加流畅。
2. 功率:1969的输出功率为2×150W,而1969m为2×120W,因此1969的功率更高。
3. 音质:1969m采用了TCL自主研发的“音乐之声”技术,能够提供更加清晰、逼真的音质,而1969则没有这一技术。
4. 价格:1969m的价格相比1969更加亲民,因为其采用了更加简约的设计和低一些的功率输出。
综上所述,1969和1969m虽然都是TCL旗下的功放产品,但在外观、功率、音质和价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1969功放原理分析?
1969年推出的功率放大器电路是以1对N型晶体管为基础,由美国电子工程师Bob Widlar设计。该功率放大器电路的主要原理是使输人信号经过一个级配后,驱动输出晶体管,从而实现增大信号能量的目的。具体原理如下:
1. 工作原理
1969年功率放大器采用了共射-共集式级联工作方式,即输入信号驱动第一级NPN型晶体管(Q1),第一级输出信号经过耦合电容C2驱动第二级PNP型晶体管(Q2),输出信号可以从晶体管Q2的集极端口取出。
2. 放大原理
当输入信号经过输入电容Ci进人第一级NPN型晶体管(Q1)时,会通过和基极串联的机极负载电阻R1和机极饱和时产生的反向漏流形成偏置电流IB1。当输入信号随时间变化时,偏置电流将随之变化,控制着第一级晶体管(Q1)对输出端口提供放大系数。
此时,由于C2存在于第一级输出和第二级输入之间,所以会将输出信号耦合到接下来的PNP型晶体管(Q2)的基极端口。当信号经过输入电容Ci进人第二级PNP型晶体管(Q2)时,由于机极负载电阻R3的存在,将驱动晶体管Q2的集极端产生较大的输出信号。
3. 优势和应用
1969年功率放大器设计理念简单且实用,主要优势是可靠性高和造价低廉。该功放电路可以提供高达100W的输出功率,在音响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该功率放大器电路被广泛应用于音响、影视、广播等领域,是20世纪70年代最流行的低成本功率放大器之一,并对现代集成电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1969功放功率多大?
10W左右,但是可以推动100W左右的音箱
四、1969功放优缺点?
1969甲类功放是一款纯粹的后级功放,是1969年由英国人发明,电路异常简单,全部电路仅由4只晶体管构成。
1969功放既有电子管的音色又有晶体管的简洁,是一款自诞生到现在一直充满生命力的经典功放。
1969功放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和其简洁的结构设计分不开的,但是这种电路在功耗和失真之间很难平衡,大电流下失真度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巨大的发热量实在大的惊人,对散热条件要求十分苛刻。
1969功放输出功率受供电电压和功放管耗散功率限制,只有10W左右,并不能满足大动态音频放大的要求。
五、1969功放调试方法?
功放的静态电流调整步骤;
1、在信号输入端接地的前提下。2、断开末级功放管的集电极,串入电流表即可检测静态电流。
3、如不想太麻烦,也可测量功放管发射极上串联电阻器两端的压降。所3调整功放管的静态电流,慢慢调整到各1A左右。
4.当静态调整完毕后,开始调整动态电压电流。测得的电压值即为静态电流。
六、1969功放好吗?
1969甲类功放是一款纯粹的后级功放,是1969年由英国人发明,电路异常简单,全部电路仅由4只晶体管构成。
1969功放既有电子管的音色又有晶体管的简洁,是一款自诞生到现在一直充满生命力的经典功放。
1969功放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和其简洁的结构设计分不开的,但是这种电路在功耗和失真之间很难平衡,大电流下失真度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巨大的发热量实在大的惊人,对散热条件要求十分苛刻。
1969功放输出功率受供电电压和功放管耗散功率限制,只有10W左右,并不能满足大动态音频放大的要求。
七、功放电路图分析
博客文章:功放电路图分析
功放电路图分析是电子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涉及到电路的设计、元件的选择和参数的确定。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功放电路图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 电路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之间的关系和信号的传输路径。在功放电路中,通常包括电源、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元件,我们需要对这些元件进行逐一分析。
2. 元件选择
在分析完电路后,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元件。在功放电路中,需要根据电路的功率、频率响应、失真度等指标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电感和晶体管等元件。
3. 参数计算
在选择好元件后,我们需要进行参数的计算。这包括计算元件的参数值、电源的电压和电流等。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4. 电路仿真
为了确保电路设计的正确性,我们通常需要进行电路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我们可以观察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如波形、电压、电流等,从而发现和修正设计中的问题。
5. 调试和优化
在完成电路设计和仿真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实际的调试和优化。这包括调整元件参数、优化电路布局和布线等,以确保电路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总的来说,功放电路图分析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需要电子工程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通过上述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放电路的设计和优化,为电子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八、功放电路图 分析
博客文章:功放电路图分析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功放电路图的分析已成为电子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功放电路是指功率放大器电路,它可以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幅度,以满足各种电子设备的需求。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功放电路图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电路图概述
功放电路图是电路设计的重要文档之一,它以图形方式展示了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电路图通常由各种符号和线条组成,用于表示不同的电子元件和连接关系。通过分析电路图,我们可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元器件的性能参数以及电路的优缺点。
分析步骤
分析功放电路图的一般步骤如下:
- 识别电路的基本组成:根据电路图的符号和线条,识别电路的基本组成,如电源、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功率放大器等。
- 理解元器件性能:根据电路图中元器件的符号和参数,了解元器件的性能和参数,如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电源电压等。
- 分析信号流程:根据电路图的连接关系,分析信号的传输路径和变化过程,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 评估电路性能:根据分析结果,评估电路的性能指标,如输出功率、失真度、频响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注意事项
在分析功放电路图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理解电路背景知识:熟悉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电路图。
- 注意符号和标注:电路图中符号和标注的含义可能因不同的设计而异,需要仔细阅读相关说明和资料。
- 注意安全:在分析电路时,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触电和短路等危险情况。
九、1969甲类功放优缺点?
甲类功放的优点是失真小,它的功放管始终在最佳的工作区间,因此保真度最高,音色美,耐听,缺点是对电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输出功率很难做大,发热量也大。
十、伟良1969功放评测?
伟良1969功放效果不错,声底纯净,无任何令人不悦的“嘶”、“翁”、“哄”声。
平衡感好,音色从不过亮或者过暗,高中低频能量分布均匀,频段间的融合自然滑顺,无突兀和毛刺,是一款基于多级开关技术的高效全集成式数字音频功放 IC,它支持 4-26V 电源电压范围,可用于多种不同的音频应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