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路 > 正文

人工交换电路原理?

电路 2024-09-15 23:10

一、人工交换电路原理?

人工交换

人工交换按电源供给方式可分为磁石制交换和共电制交换两种。前者,通话和信号电源分别由用户话机和交换机各自供给;后者通话和信号电源由交换机集中供给。不管哪种,其设备组成都包括三个部分。①用户电路:由用户插孔和用户吊牌(磁石制)或用户继电器和信号灯(共电制)组成。每个用户专设一套用户电路机件。②塞绳电路(或称绳路):由带有应答塞子和呼叫塞子的塞绳和按(板)键组成。磁石制用吊牌接受用户送来的呼叫和话终信号;共电制则用监视继电器和信号灯自动显示用户的摘挂机状态。绳路数量视话务繁忙程度而定,通常每个座席配备15条绳路。③座席电路:由话务员通话电路、头戴送受话器、发送铃流信号机和信铃等组成。共电制交换的优点是:集中供电比较方便,对维护有利;呼叫和话终信号自动化,用户使用省力;共电电话机不用手摇发电机和干电池,构造简单,电话机障碍相对减少。共电制交换的缺点是:对用户线要求较高;公用电源的蓄电池需要定期充电,因此只宜在有市电供应的地区使用;共电电话机不能单独使用,而磁石电话机只要有线路接通就能互相通话;共电制交换台设备较复杂,因此成本比磁石制交换台高。

二、交换机硬件电路原理?

1.

交换机根据收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中。

2.

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

3.

如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转发。这一过程称为泛洪(flood)。

4.

广播帧和组播帧向所有的端口转发。

三、交换系统中电路交换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路交换是通信网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也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交换方式,主要应用于电话通信网中,完成电话交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电话通信的过程是:首先摘机,听到拨号音后拨号,交换机找寻被叫,向被叫振铃同时向主叫送回铃音,此时表明在电话网的主被叫之间已经建立起双向的话音传送通路;当被叫摘机应答,即可进入通话阶段;在通话过程中,任何一方挂机,交换机毁拆除已建立的通话通路,并向另一方送忙音提示挂机,从而结束通话。从电话通信过程的描述可以看出,电话通信分为三个阶段:呼叫建立、通话、呼叫拆除。电话通信的过程,即电路交换的过程,因此,相应的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可分为连接建立、信息传送和连接拆除三个阶段。特点:

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

2、面向连接;

3、同步时分复用;

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

5、基于呼叫损失的流量控制;

6、信息具有透明性。

四、电路交换与虚电路交换两者的关系?

电路交换与虚电路交换的共同点是: 在数据传输之前都要建立连接,在数据传输之后都要拆除连接电路交换与虚电路交换的不同点是:电路交换建立的是物理连接,而虚电路交换建立的是逻辑链接

五、电路交换公式?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六、家庭电路原理?

Hello

天呐我表示这是我使用知乎以来看到的第一个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看不懂。但我本能的从文字叙述上,觉得应该不会有危险吧。只要接线板会是好的,就没问题吧。仅供参考

七、简述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

优点:1.信息传输时延小2.信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数据信道上进行“透明”传输,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存储、处理,交换机在处理方面的开销比较小,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用附加控制信息,使信息的传送效率较高3.信息的编译吗和代码格式由通信双方决定,与交换网络无关。

缺点:1.网络的利用率低2.线路的利用率低3.限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控制方式的相互直通4.无呼损。

报文交换:

优点:1.不同的终端接口之间可以相互直通2.无呼损3.利用动态的复用技术,线路的利用率较高。

缺点:传输时延大,而且变化的范围比较大2.利用“存储-转发”,所以要求交换系统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和大的存储能力3.实时性较差。

分组交换

优点:1.可以对不同的接口终端进行匹配2.网络轻载情况下,传输时延较小,且比较稳定3.线路利用率高4.可靠性高5.经济效益好

缺点:1.网络系统附加了大量的控制信息,对于报文较长的信息传输率低2.技术实现复杂

八、电工电路,电路原理,电路原理基础三个课程有什么区别吗?

题主这个问题与专业有关。

例如我们读的是机械专业,关于电气的知识当然就要适当简化一些。

《电工电路》似乎更加普及,有点象是职高的读物。

如果我们读的是电气专业,则电气的知识就会深入一些。我们需要读《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电机学》或者《电机与拖动》、《继电保护》等课程。

题主的《电路原理基础》似乎是上述这些书本知识的综合。

另外,配套的数学知识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其中《工程数学》包括复变函数、概率统计和高等代数等三门课程。

我们再看当当网上的书本简介图片:

可见这两本书读者的对象不同。前者是电工的读物,后者是非电气专业的本科生读物。

至于电路原理基础,当当网上查无此书。

再次感觉到题主似乎指的是机械专业的教材,甚至是职高的教材,不是大学电气专业本科的教材。是这样吗?

九、时分交换的原理?

  电路交换中的时分交换方式的基本原理:  时分交换是把时间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的时隙,由不同的时隙建立不同的子信道,通过时隙交换网络完成话音的时隙搬移,从而实现入线和出线间话音交换的一种交换方式。时分交换的关键在于时隙位置的交换,而此交换是由主叫拨号所控制的。为了实现时隙交换,必须设置话音存储器。在抽样周期内有n个时隙分别存入n个存储器单元中,输入按时隙顺序存入。若输出端是按特定的次序读出的,这就可以改变时隙的次序,实现时隙交换。

十、气体交换的原理?

答: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交换指肺泡和血液之间,以及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

是物理性的扩散过程,气体从分压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散。吸入的空气中氧分压比血液中氧分压高,所以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血液的二氧化碳分压,故二氧化碳由组织排入血液,再排入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