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路 > 正文

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区别?

电路 2024-08-27 03:28

一、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区别?

一、定义不同:

控制电路一般指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功能的电路,工作电路指的是实现某些功能的电路;

电路中的主电路主要指动力系统的电源电路,如电动机等执行机构的三相电源属于主电路;

控制电路是指控制主电路的控制回路,比如主电路中有接触器,接触器的线圈则属于控制回路部分。

二、使用范围不同:

控制电路一般包括:传感器或信号输入电路、触发电路、纠错电路、信号处理电路、驱动电路等,工作电路一般包括:执行电路、功能电路、电源电路等.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者并没有严格的分工,即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工作电路,工作电路中也可能含有控制电路。

主线路就是为电动机提供动力电源的电路部分,一般包括总电源开关,电源保险,交流接触器,过流保护器等,控制电路是为主线路提供服务的电路部分,比如启动电钮,关闭电钮,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主线路使用的380V电压,可以提供大电流。

三、作用不同:

通俗的来说功率电路就是主电路,它是驱动负载的电路,电流,电压等级都比较高,而信号电路是用于采样,传感,控制电路是控制主电路的,相当于电脑的CPU,对信号处理反馈,作用到主电路。

控制电路一般根据继电器的吸合线圈来定电压,有12V,36V,220V,380V几种,不可以提供大的电流。

二、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怎么连接?

对于工业控制电路来说,一般都是有规律性的分主电路、控制电路。电气线路编号是根据“等电位"原则,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进行标注。也就是电位始终相等的两个点用同一个号码来标注,但是经过触点或者开关除外。因为当触点或者开关接通和断开时,它两端的电位是不同的。

主电路使用的标注记号从电源引入标注L1、L2、L3,到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时变化为U1、V1、W1或者用R、S、T标注,至负载电机用U2、V2、W2标注。而控制电路中一般简单时都以数字1、2、3、4、5、6、7、8、9或者其他带数字符号的标注。这种情况下出现故障或者查找线号顺藤摸瓜即可。

三、plc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怎样连接?

答:plc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怎样连接:

plc主电路

第一步

先将三根火线接入主交流接触器主触点,并且由主触点另外一端接入三相异步电动机其中一组线

第二步

将三根火线从主交流接触器接到三角形接触器,分别对应T1接到L1,T2接到L2,T3接到L3

第三步

电机接入到三角形接触器,再从三角形接触器接入到Y形接触器。

T1接到T1,T2接到T3,T3接到T2

第四步

Y形接触器的短接部分

以上就是主电路的完整接线步骤

二、接控制电路

第一步

分别给PLC和开关电源接入220伏交流电,开关电源接入空气开关

第二步

将24伏的直流电正极分别接入PLC的S/S和中间继电器的14号脚

第三步

将24伏的直流电负极分别接入PLC所需Y点的com端以及俩个按钮的常开触点

第四步

根据之前的IO表,三个中间继电器的13号脚分别接入Y0,Y1,Y2;

接入启动按钮X0,停止按钮X1

第五步

将火线分别接入中间继电器其中一组常开触点,然后由常开触点另外一端分别接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

第六步

线圈的另外一端接回零线。

以上,关于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的PLC控制接线操作就完成了。

四、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是如何布局的?

这有什么好标的从FU2的左边和FU1的右边,中间画一竖直的直线,

线右边是控制线路,线左边是主回路。

布置就跟简单了,总开关QS最上边,下边依次是FU1和KM

控制回路里面的FU2可以直接摆放在FU1后面

电动按钮SB放在箱(柜)体的操作面板上

五、为什么要对电力电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气隔离?

一是安全。因为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工作电压等级不一样、电流大小也不一样,各有各的过流保护系统。强电进入弱电系统会对弱电系统造成损坏。

二是为了弱电系统的工作稳定性。电力电子主电路的能量比较大,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从而影响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造成误触发,所以要采用电气隔离的方法来排除干扰。

六、为什么要对电力电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电击感?

在主电路中,因为各种电器的通断,导致供电电源产生了各种谐振波,有的脉冲幅值还很高,如果不采用电气隔离,有可能产生自激,导致电路失控;电气隔离还能提高安全性。

一是安全,因为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工作电压等级不一样、电流大小也不一样,各有各的过流保护系统。强电进入弱电系统会对弱电系统造成损坏;二是为了弱电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因为弱电系统尤其模拟量型号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

七、电工题:试采用继电接触器,设计实现一台电动机正反转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要求有必要的保护。?

哇,2014年的老问题。题主肯定也不想知道答案了。纯粹为了好玩,我给个图吧。此图在知乎中我使用多次。

1.电动机可逆控制的基本控制原理图

(1)基本控制原理图

图1:电动机正反转电路

图1的左侧是一次回路,右侧是二次回路,此图就是电动机可逆起动控制电路。

注意这里的可逆指的就是电机的正反转,这是行业术语。另外,起动这个词也是行业术语,不能用“启动”来代替起动这个词。

(2)工作原理概述

图1中的电机可以实现正反转,可实现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还可以实现漏电保护。控制按钮为双套,其中之一在就地,虚线框中的控制按钮在远方。

此图的原理我概要性解释一下:

左侧一次回路:

从上到下依次是:断路器QF,正转交流接触器KM1和反转交流接触器KM2,热继电器KH,电流互感器TAb,漏电测控ELR,最下方就是电机M。

注意到最上方的母线侧有接插符号,最下方电机侧也有接插符号,可知此电路是抽屉式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的电动机控制原理图。

断路器的左侧是电动机抽屉的操控手柄,从上到下它由工作位置ON、分开位置OFF、试验位置TEST和闭锁位置构成。其中的试验位置指的是一次回路断开二次回路接通,可以对二次回路的控制系统测试,闭锁位置则一次和二次均断开。系统工作时必须把操控手柄置于工作位置ON。

图1左侧的一次回路存在一点瑕疵。瑕疵在哪?就是断路器,我们从图中看到,它的脱扣器既有过载保护脱扣器也有短路保护脱扣器,可见是热磁式断路器。由于过载保护与热继电器重复,故正确的做法是采用单磁断路器,也即只有磁脱扣器的断路器。

此瑕疵是我故意绘制的,本来的目的是用于和知友们讨论电路。

准确的电动机可逆控制原理图如下:

图2:准确的电动机可逆控制原理图

往下我们就以图2为准。

右侧二次回路:

上部101线和103线之间的QF是断路器的辅助触点,可见断路器闭合后二次系统才能得电。与QF并联的ST就是操控手柄的试验位置触点,当操控手柄置于试验位置时断路器未闭合一次系统断开而二次系统接通,以便测试电路。

103和105中间的常闭触点是ELR,就是漏电保护器的触点。当发生漏电后,它第一时间把电路切断停止电机运行,以保护人身安全。

105到107线中间的常闭触点是KH,它是热继电器的触点,用于电动机过载保护。

再往下是就地/远方的选择开关,以确定是本地抽屉内安装的控制按钮控制电机起停还是由安装在电机位置的远方控制按钮执行操控。

再往下的109和111线间是停止按钮SB3。其下部虚线框内的是远方起停控制按钮组合,我们能看到二次接插符号。左侧的113和117线之间是正转接触器自保触点KM1,以及正转合闸按钮SB1。右侧113线和119线之间是反转接触器自保触点KM2,以及反转合闸按钮SB2。117和121间是反转接触器对正转电路的互锁触点KM2,121与N之间是正转接触器线圈KM1。119和123之间是正转接触器对反转电路的互锁触点KM1,123与N之间是反转接触器KM2的线圈。

右侧125线往下的电路是远程控制电机正反转。

再往右是漏电保护器本体装置ELR,还有信号灯电路,最右侧的是故障信号灯,它由过载保护热继电器KH和漏电保护ELR驱动点燃。

(3)关于漏电保护器ELR

我们先看三相的漏电保护器,它的原理图如下:

图3:普通的漏电保护器原理图

图3中的RCD处有一个椭圆,它就是漏电保护器RCD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我们看到三条相线和中性线均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正常状态下,三相电流Ia、Ib和Ic会产生三相不平衡电流Id,而中性线电流In与三相不平衡电流I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即三相电流Ia、Ib和Ic及中性线电流In之相量和等于零——Ia+Ib+Ic+In=0,因此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磁芯(铁芯)中不会出现磁通,它的副线圈当然也不会出现感应电流。

当发生漏电时,例如A相对用电设备的外壳碰壳漏电产生了漏电电流Ig。由于用电设备的外壳是接地的,故漏电电流Ig的路线就是沿着地线PE返回电源。此时的三相的工作电流与中性线电流之相量和依然等于零,故有:(Ia+Ig)+Ib+Ic+In=(Ia+Ib+Ic+In)+Ig=Ig,也因此,我们把漏电电流Ig叫做剩余电流。如果剩余电流Ig超过漏电保护器的动作门限电流,则漏电保护器会动作,并驱动前接断路器执行开断操作。

对比图2,我们看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铁芯中并未穿过中性线,事实上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根本就不需要中性线。可见,图1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只能测得三相不平衡电流。

当出现漏电时,漏电电流叠加在三相不平衡电流上,加大了零序电流互感器铁芯中的磁通,其副线圈感应电流亦增加。此时漏电保护器必须把感应电流值减去正常运行时的感应电流值,才能得出漏电电流Ig。可见,图2的漏电保护器是专用于电动机回路的。

由此可见,用于电动机回路的漏电保护器与普通的漏电保护器不同,两者不能混用。

2.结论

1)我们从原理描述中看到了电动机漏电保护器与普通的漏电保护器不同之处,两者不能混用。

2)此可逆控制从正转切换到反转时,必须先停机,然后再切换到反转,避免电机产生过大的冲击电流。

3)控制回路的电源直接取自母线,也即断路器的上方。这样处理后,信号系统就能如实地反映断路器、接触器等主回路元器件的工况。

对于配有电动机保护器和PLC的系统,更应当如此。

另外,在抽屉式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控制回路的电源是统一配套的,且配有UPS电源,确保系统掉电后能及时地切断接触器等元器件,并给出系统状态报警。

值得注意的是:二次回路的熔断器FU不得使用微型断路器(空气开关)。二次系统不允许执行过载保护,且短路保护的分断能力必须与一次回路断路器平级。微型断路器(空气开关)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很低,一般在6kA到10kA,满足不了现场要求。同时微型断路器(空气开关)具有过载保护能力,这对于二次回路来说是不允许的。

提问1:为何二次回路只允许短路保护而不允许过载保护?

提问2:为何电动机回路建议使用单磁断路器?如果使用配电型断路器或者电动机型断路器有何弊端?

提问3:电动机型断路器与普通的配电型断路器相比有何区别?它们遵循的国家标准分别是什么?


就介绍到这里吧。

八、无负压自动供水设备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是什么样子的?

无负压自动供水设备主电路设计   主电路采用交流380V,3相5线制,设置一个总开关,下分3路分开关,分别做为3台电机的引入开关,并设一个单相空开,做为220V控制电源开关。

电机主电路采用常用电机拖动电路,主电路根据变频器配套要求设置。无负压自动供水设备控制电路设计   控制电路也分为潜水控制电路和给水设备控制电路。两套控制电路均设有手动和自动控制主要功能,正常工作时选用自动控制,检修或故障情况下使用手动主要功能。自动手动主要功能的切换由扳把开关实现。

九、某台机床主轴和润滑油泵各有一台电动机带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某机床主轴和润滑油泵各由一台电动机带动,主轴电机是一台双速电机,要求主轴电机必须在油泵启动后才能启动,可将油泵电机的接触器常开触头串到主轴电机接触器线圈回路,这样油泵启动后才能启动主轴电机。

十、求变频器与电机调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图,电机带减速机的,1.5千瓦,减速是10比1的,速度快了,想用?

你不就是想降速吗,这个根本不需要控制电路啊,最好是选个控制面板上带电位器的变频器,这样,就先把电机的电源接到变频器上,再把变频器的输出端接到电机上,基本上不需要设置什么参数,就能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