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路 > 正文

在电路中如何看电容的充放电?

电路 2024-08-22 15:06

一、在电路中如何看电容的充放电?

电容的作用四个字概述:隔直通交。

当电容充完电后,由于充电电源的关掉,电容通过负载回路向外放电,放电时间常数呈指数形式,时间常数=RC,R为负载电阻阻值,C为电容大小;电容的耐压值是电容能承受最大的充电电压,比如说市电220交流电的峰值大约是311V,那么选用电容时应该考虑大于311V,由于工厂做生产时大量生产,所以电容的耐压值都有一个统一的规格,如16V,50V,450V等;电容的单位是很小的,F这个单位太大了,通常都不会用到,用的最多是UF(微法),NF(纳法),pF(皮法),1F=1000000UF=1000000000NF=1000000000000pF; 1库伦为6.25×10^18电量,那么1F是多少还与加在电容两头的电压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为Q=U*C,Q为电量C,U为端电压V,C为电容容量F,多少个电量你自己算。

二、自激间歇振荡电路电容充放电回路?

先是Q3Q4截止,此时,电路通过电阻给电容充电,使Q4基极电压升高,到Q4导通,也使得Q3导通时,流经电感的电流就增加,a点电压升高,电容电压不能突变,所以 b点电压同步升高,使得Q4Q3的导通能力进一步加强,可见这是个正反馈过程,直至Q4Q3进入饱和状态,正反馈作用失效,Q3集电极电流不再增加,这就导致电感电压极性发生反转,a点为负值,也使得b点电压下降,Q4截止,Q3截止。这样就又回到开始的论述了,如此周而复此形成振荡;

三、电容充放电方向?

这是一个“无稳态振荡电路”,能够形成振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对称的电路中实际电容两端的电压不可能绝对一致的改变,由电路的结构两侧三极管相互不断变换制约,使得出现两侧LED显示连续闪烁。

电容的充电过程应该是现有电流的流入,两极板之间才因为有电荷流入而建立电压,因为电流是正电荷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所以电容接到高电平一侧的极板得到正电荷,才显示出较另一侧高的电压,没有“充电”的电容器两端之间没有电压,或者说接入高电压端的才会得到高电压。电容的放电,必须两极板间存在回路,也就是存在一条电荷移动的路线,一旦电容器两极之间存在电流的通道,电容电压高的一侧极板上的正电荷就会沿通道向另一侧移动,或者说负电荷从电压低的一侧流向电压高的一侧,或者可以说两者共同存在,形成电容器的放电。如果一个电容在电路上测量一侧电压为2V,另一侧为3V时,这个电容两侧之间的电压不是5V而是1V,这和一个人在2楼,一个人在3楼,两人之间只隔一层楼的道理是一样的,这个电容若放电,放电电流方向就是电流方向,正电荷从电压高一侧(3V)流向低的一侧,或者说负电荷从低压一侧流向高压一侧,电容放电时两极板之间的电压差同时减小,根据电路连接放电的情况,可能是低压侧电压升到与高压侧一样,或者高压侧电压降低到低压侧一样。电容器处于交流电路中由于电容两端所连接的电源极性不断交替改变,所以处于随电源变化从放电交替进行而不存在单独的放电过程(所以“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器”),至于“有极性”的电解电容由于材料结构的关系,一旦正负极反接会导致电容损坏,所以慎重使用在交流电路上。

或者楼主想讨论的是这些问题。

四、电容充放电时间?

RC电路的时间常数:τ=RC

充电时,uc=U×[1-e(-t/τ)] U是电源电压

放电时,uc=Uo×e(-t/τ) Uo是放电前电容上电压

RL电路的时间常数:τ=L/R

LC电路接直流,i=Io[1-e(-t/τ)] Io是最终稳定电流

LC电路的短路,i=Io×e(-t/τ)] Io是短路前L中电流

五、电容充放电原理?

电容器充放电的原理是:

当电容器接通电源以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与电源正极相接电容器极板的 自由电子将经过电源移到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极板下,正极由于失去负电荷而带正电,负极由于获得负电荷而带负电,正,负极板所带电荷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所以开始电流最大,以后逐渐减小。在电 荷移动过程中,电容器极板储存的电荷不断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 Uc 等于电源电压 U 时电荷停止移动,电流 I=0,开关闭合,通过导线的连接作用,电容器正负极板电荷中和掉。当 K 闭合时,电容器C正极正电荷可以移动负极上中和掉,负极负电荷也可以移到正极中和掉,电荷逐渐减少,表现电流减小,电压也逐渐减小为零。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ff41bd5ad6eddc4fa02a07c32dbb6fd5366334b

六、rc一阶电路电容充放电时变化曲线?

R两头有电压降的同时对并联的C充电,C又对R放电,充电曲线与放电曲线不同的。

七、电容怎么连续充放电?

在电容两端并一个电阻放电就行了。另外这个电路没什么用的,品牌电源都有这个电路的,没必要加。杂牌电源加了也没用的,里边用料太差了。

八、电容Rc充放电原理?

电容器充放电的原理是:当电容器接通电源以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与电源正极相接电容器极板的 自由电子将经过电源移到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极板下,正极由于失去负电荷而带正电,负极由于获得负电荷而带负电,正,负极板所带电荷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所以开始电流最大,以后逐渐减小。在电 荷移动过程中,电容器极板储存的电荷不断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 Uc 等于电源电压 U 时电荷停止移动,电流 I=0,开关闭合,通过导线的连接作用,电容器正负极板电荷中和掉。

当 K 闭合时,电容器C正极正电荷可以移动负极上中和掉,负极负电荷也可以移到正极中和掉,电荷逐渐减少,表现电流减小,电压也逐渐减小为零。

九、电容充放电实验标准?

电容两端的充电电压波形可以通过一个数字示波器进行记录。通过示波器的光标,可以很方便地读出电压从1.5V上升到2.5V所用的时间,基本的计算公式如下:i=C(△V/△t)公式变换为:C= i(△t/△V)。

充电电流设定为1A,电压变化范围△V=2.5V-1.5V-1V 那么C=△t,在这个示例中,超级电容的容量在数字上与电容从1.5V充电到2.5V的时间相等。时间单位为秒。由于超级电容结构的特殊性,电容在测试前必须进行完全的放电。 

十、阻容充放电路原理?

为防止系统内部瞬间过电压冲击(主要为断路器、接触器开断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对重要电气设备的损伤,通行的做法是在靠近断路器或接触器位置安装氧化锌避雷器(MOA)或阻容吸收器进行冲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