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输出电阻原理?
一、放大电路输出电阻原理?
输出电阻的定义是这样的:对负载而言,放大电路可以看作一个电压源,这个电压源有电动势和内电阻,这个内电阻就是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输入电阻 同理)
二、三极放大电路输出电阻怎么算?
分别测量出电路的输入端电压ui和输入端的电流Ii,输入电阻Ri=ui/Ii,这个输入电阻可能是动态的,不同的电压下可能不相同。
分别接入不同的输出负载R1和R2,分别测量出电路的输出端电压Uo1、Uo2,则由于输出电流I1和I2分别等于I1=Uo1/R1、I2=Uo2/R2,输出电动势E=I1×Ro+Uo1=I2×Ro+Uo2,所以得到方程:Uo1/R1×Ro+Uo1=Uo2/R2×Ro+Uo2则解出输出电阻Ro=(Uo2+Uo1)×(R1+R2)/(Uo1×R2-Uo2×R1)
三、两级放大电路输出电阻明显过小?
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坑相当于放大器的内阻,输入相当于一个负载,输出相当于一个电源。
输入阻坑越大,要求的前级的输入功率就越小,但也越容易引入干扰,一般放大器的输入阻坑都在22L-470K左右。
输出阻坑越小,放大器的内损越小,同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也越好,失真相对也越小,对负载的控制也越好。
放大器将信号的功率进行放大,所以输出阻坑一般都比输入阻坑小很多。
四、一般负反馈放大电路输出电阻多大?
要达到发射极电流为13mA-20mA,偏置电阻的大小有很多种组合,并且与三极管的放大系数β有关.在工厂生产中,为了适应不同β的三极管,在三极管的直流回路中,都会引入负反馈:在发射极中串联一个电阻Re(Re上要并联电容器,仅对直流工作点有效),Re越大,工作点越稳定(除了适应电压变化外,还能适应β不同的三极管),但直流电压降也越大,降低了电源的有效电压;
基极采用电阻分压式偏置电路,由Rb1与Rb2对电源分压后接基极,下偏电阻Rb2越小,稳定效果也越好,但降低了输入电阻.
五、共基极放大电路输出电阻与哪些参数有关?
根据电路形式的不同,输出电阻可能与信号源的内阻有关(共集电极电路),与集电极电阻RC有关(共基,共射电路),而与负载电阻RL是没有关系的。在分析电路时要用交流等效电路方法分析。
共基极放大电路,输入信号是由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两端输入的,再由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两端获得输出信号,因为基极是共同接地端,所以称为共基极放大电路。
六、为什么计算晶体管放大电路输出电阻时包括负载?
流过电流,有压降,与输出电阻并联
七、三极管共基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出电阻如何求?
共基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求法是: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图,断开负载,除源后从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就是输出电阻,由于电流源除源是开路,所以输出电阻就集电极是Rc。
八、三极管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常用测量方法?
分别测量出电路的输入端电压ui和输入端的电流Ii,输入电阻Ri=ui/Ii,这个输入电阻可能是动态的,不同的电压下可能不相同。
分别接入不同的输出负载R1和R2,分别测量出电路的输出端电压Uo1、Uo2,则由于输出电流I1和I2分别等于I1=Uo1/R1、I2=Uo2/R2,输出电动势E=I1×Ro+Uo1=I2×Ro+Uo2,所以得到方程:
Uo1/R1×Ro+Uo1=Uo2/R2×Ro+Uo2
则解出输出电阻
Ro=(Uo2+Uo1)×(R1+R2)/(Uo1×R2-Uo2×R1)
九、输出电阻最小的放大电路?
共射组态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电压,也能放大电流,属于反相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在三种电路中间,输出电阻较大,通频带是三种电路中最小的。
适用于低频电路,常用作低频电压放大的单元电路。 共集组态放大电路没有电压放大作用,只有电流放大作用,属于同相放大电路,是三种组态中输入电阻最大、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具有电压跟随的特点,频率特性较好。
常用于做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和缓冲级。 共基组态放大电路没有电流放大,只有电压放大作用,且具有电流跟随作用,输入电阻最小,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与共射组态相当,属同相放大电路,是三种组态中频率中高频特性最好的电路。常用于高频或宽频带低输入阻抗的场合。
十、放大电路怎么求输出电阻?
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是首先算出BE结的等效电阻,rbe=rb+(1+β)26(mv)/Ie(ma)欧姆,知道了管子的β,和静态电流IE就可以算出rbe值.一般小信号放大器的IE=1-2毫安时,rbe=1k欧姆左右.式中rb=300欧姆,是管子的基区电阻.
然后再把rbe
与基极偏流电阻RB并联算出真正的输入电阻.RB一般比较大,可以忽略.
输出电阻RO约等于RC值.
输入电阻大一些好,可以减轻被放大信号的信号源负担,少索取信号源电流,使信号源有效的信号电压尽量加在放大器上.
输出电阻小一些好,可以使放大器带负荷的能力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