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的符号?
一、晶振的符号?
电阻符号为R,单位欧姆,作用有分压、限流、上下拉电阻,阻抗匹配
电容符号为C,单位法拉,常见的为Uf,作用是滤波、储能、通交流阻直流
晶振符号一般为Y,单位为HZ,为各种芯片提供基准时钟频率。
电感符号L,单位为亨,常见标识为600R@100MHZ,即频率为100MHZ是表现的阻值为600欧。作用是滤波,通直流阻交流,
二极管符号D,主要是利用其单向导电性,可以作为稳压管。
二、晶振分频电路原理?
产生振荡频率,时钟脉冲用石英晶体谐振器,与其它元件配合产生标准脉冲信号,广泛用于数字电路中。 晶振在应用具体起到的作用,微控制器的时钟源可以分为两类:基于机械谐振器件的时钟源,如晶振、陶瓷谐振槽路;RC(电阻、电容)振荡器。一种是皮尔斯振荡器配置,适用于晶振和陶瓷谐振槽路。另一种为简单的分立RC振荡器。基于晶振与陶瓷谐振槽路的振荡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较低的温度系数。
三、串联型晶振电路晶振作用?
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
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控振荡器(VCO)。
晶振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
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讯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四、晶振电路的主要参数?
1. 振荡频率(Resonance Frequency):晶体振荡的基频,单位为赫兹(Hz)。是晶振最重要的参数。
2. 工作频带(Operating Frequency Range):晶振能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
3. 振幅(Amplitude):晶振产生振荡信号的幅度,一般为微伏级。
4. 功耗(Power Consumption):晶振基频信号生成需要的功率,一般数百毫瓦级。
5. 噪声(Noise):晶振产生的余频噪声信号,单位dBc。值越低表示晶振质量越高。
6. 温度稳定度(Temperature Stability):晶振频率随工作温度变化的程度,单位ppm/°C。值越小变化越小。
7. 干扰稳定度(Aging Stability):晶振在使用期间频率改变的程度,一般亿分之几Hz/年。
8. 输出电压(Output Voltage):晶振输出的振荡电压幅值。一般需要跟后续电路匹配。
9. 消耗电流(Shunt Current):晶振消耗的直流偏置电流。
10. 工作电压(Operating Voltage):晶振工作基础电压。
以上主要参数主要反映晶振基本特性、稳定性、输出性能和功耗等方面。不同应用会重视不同的参数。
通常来说,高频率精度和稳定性高的晶振成本越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晶振型号。
希望以上信息能为您提供参考。如果仍有其他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五、cpu和晶振电路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在一般数字电路中的CPU都会存在计时电路,尽管一般使用“时钟”这个术语来表示晶振提供给芯片的以时序为目的的信号源,但它们实际上并不是通常意义的只显示时间的时钟。确切来说,把它们称为计时器可能更为恰当。
在计时电路中,数字电路的计时电路工作原理是有两个寄存器与每个石英晶振相关联,一个计数器和一个保持寄存器。石英晶振的每次振荡使计数器减1。当计数器减为0时,产生一个中断,计数器从保持寄存器中重新装入初始值。这种方法使得对一个计时器进行编程,令其每秒产生60次中断(或者以任何其它希望的频率产生中断)成为可能,每次中断成为一个时钟滴答。
CPU的计时器通常是一个精密加工过的石英晶振,该频率元件核心部分为石英晶片。石英晶片在其张力限度内以一定的频率振荡(压电效应),这种频率主要取决于石英晶体切割角度、厚度及其受到张力的大小。
晶振在电气上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并联再串联一个电容的二端网络,电工学上这个网络有两个谐振点,以频率的高低分其中较低的频率为串联谐振,较高的频率为并联谐振。由于晶体自身的特性致使这两个频率的距离相当的接近,在这个极窄的频率范围内,晶振等效为一个电感,所以只要晶振的两端并联上合适的电容它就会组成并联谐振电路。这个并联谐振电路加到一个负反馈电路中就可以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于晶振等效为电感的频率范围很窄,所以即使其他元件的参数变化很大,这个振荡器的频率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晶振有一个重要的参数,那就是负载电容值CL,选择与晶振负载电容值匹配的外接电容,理论上来讲就可以得到晶振的标称频率。一般的晶振振荡电路都是在一个反相放大器的两端接入晶振,再有两个外接电容元件分别接到晶振的两端,每个电容的另一端再接到地。请注意一般CPU的引脚都有等效输入电容(自身产生的电容与电路板杂散电容之和),这个不能忽略。一般的晶振的负载电容为20PF,则尝试选择两个27~33PF的外接电容与之匹配比较合适。在晶振实际应用中,如何确定外接电容的大小,请以晶振实际输出频率为参考。
六、时钟晶振电路是什么?
单片机工作都需要有时钟信号电路,晶振是时钟信号的一种。晶振电路就是产生一种周期性波形的电路,如果频率定了,就可以通过分频的方式实现定时,也就是你的时钟信号。
七、晶振电路时钟怎么计算?
1.时钟周期即晶振的单位时间发出的脉冲数,12MHZ=12×10的6次方,即每秒发出12000000个脉冲信号,那么发出一个脉冲的时间就是时钟周期,即1/12微秒。2.一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时钟周期,所以是1微秒。
八、peitues如何画晶振电路?
需要费心细读原理图和手册,确保每个元件的引脚与接线正确,最终连接电源并测试成功后方可使用。 在画晶振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晶振芯片和晶振电容; 2. 确保晶振芯片的引脚符合PCB板子的设计; 3. 晶振电路与其他电路板子之间需要有足够的距离,防止互相影响; 4. PCB设计需要符合电路板的规格和标准。 所以,画晶振电路需要掌握一定的电路基础知识和电子设计能力。
九、时钟晶振电路工作原理?
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控振荡器(VCO)。
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讯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
十、为什么接晶振电路?
晶振电路的作用是为单片机合格的时钟信号流。如果你学过数字电路的话,你就会知道,单片机电路是由无数的门电路组成,而门电路工作时就需要时钟信号作为触发,过来一个脉冲,门电路就执行一次,过来多少个脉冲,门电路就执行多少次。所以,在同样电路的情况下,脉冲频率越高,单片机性能也越高。 单片机,全称单片微型计算机(英语:Single-Chip Microcomputer),又称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是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计数器(Timer/Counter)、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等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与应用在个人电脑中的通用型微处理器相比,它更强调自供应(不用外接硬件)和节约成本。它的最大优点是体积小,可放在仪表内部,但存储量小,输入输出接口简单,功能较低。由于其发展非常迅速,旧的单片机的定义已不能满足,所以在很多应用场合被称为范围更广的微控制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2位300M的高速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