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流 > 正文

母差保护与纵差保护的区别?

电流 2025-01-26 20:40

一、母差保护与纵差保护的区别?

母差保护是母亲,纵差保护是纵容

二、简易母差保护原理?

原理是:

采用被保护母线各支路(含母联)电流的矢量和作为动作量,以各分路电流的绝对值之和附以小于1的制动系数作为制动量。在区外故障时可靠不动,区内故障时则具有相当的灵敏度。算法简单但自适应能力差,二次负载大,易受回路的复杂程度的影响。但微机型母线差动保护由能够反映单相故障和相间故障的分相式比率差动元件构成。双母线接线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大差是除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指该段所连接的包括母联和分段断路器的所有支路电流构成的差动回路。大差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三、母差保护调试方法?

将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变压器的分接头调整到相差3档时,利用环流就可以测量母差保护的向量。

测量时,不必一定要做六角图,只要读取差流大小即可,我公司两台63MVA变压器刚投用,就是用这种方法测量,差流在小数点后第三位或者就读不出来,这结果就表示接线正确。另外,如果有后台监控系统,从后面调出变压器压侧的电流向量图,看电流的方向是否刚好相差180度,如果相差180度,则接线正确

四、母差保护原理口诀?

母差保护原理的基本口诀是:矢量和为动作量,区内不动区外动

1、矢量和为动作量

采用被保护母线各支路(含母联)电流的矢量和作为动作量,以各分路电流的绝对值之和附以小于1的制动系数作为制动量。

2、区内不动区外动

在区外故障时可靠不动,区内故障时则具有相当的灵敏度。算法简单但自适应能力差,二次负载大,易受回路的复杂程度的影响。

五、母差保护和母线保护的区别?

母差保护和母线保护都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保护措施,但它们的保护对象和保护原理有所不同,具体的区别如下:

1. 保护对象不同:母差保护是一种保护主变压器的保护措施,通过母差保护装置对主变各相间的电流进行比较检测,判断主变正常还是异常,进而实现保护主变的功能;而母线保护则是一种保护电力系统母线的保护措施,主要用于保护系统内母线的短路故障。

2. 保护原理不同:母差保护的保护原理是通过比较主变各相间的电流大小,判断是否存在相间接地短路故障,进而实现母变的保护措施;而母线保护则是通过对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测量,判断是否存在母线短路故障,进而实现母线的保护。

3. 应用范围不同:母差保护主要用于保护主变压器,因此只在电力系统中主变配电站中使用,而母线保护可以用于保护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中的母线,广泛应用于各类变电站、发电厂等电力系统内。

综上所述,母差保护和母线保护的保护对象、保护原则和应用范围都有所不同,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保护要求。

六、母差保护充要条件?

母差保护主要保护变电站母线。它的作用是电能的汇集和分配。因此母线在变电站中所起到的作用比较大,当出现故障时影响非常大。它的结构比较简单,一般安装在变电站内部,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小,主要受变电站内部因素的影响。 

造成母线故障原因: 1、设计不合理,机械强度不够可能造成母线运行时出现断线,或者绝缘强度不够造成闪络。2、绝缘子污染使得绝缘强度下降,出现闪络的现象。 3、人员的误操作造成的,指的是带地线合闸等等。 母差保护要求 1、快速有选择的切除故障母线,避免故障扩大化。 2、应可靠方便的适应母线的运行方式变化。 3、母线保护的接线尽量简单化。一般情况下连接母线上的进出线都要接到 母差保护 上,由于数量较多,不简化的话会相当繁琐。 

装设母差保护装置的原则 1、对于35kv 110kv在下列情况下需装设母差保护;(1)110kv双母线;(2)110kv单母线,重要发电厂或者重要变电所的35kv母线,一般对于风电和光伏电站来讲母差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2、对于220kv以上的变电站,应装设快速有选择的切除故障的母差保护装置。 

母差保护的基本原则 1、利用电流差:正常时或者外部故障时,流进母线的电流和与流出母线的电流和相等,和为0。当母线出问题时,所有电流流向故障点,此时电流和值为短路电流 2、电流相位比较方式: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总有方向相反的电流,即相位差为180°。当母线故障时,所有支路电流流向故障点,此时所有电流方向为同方向,相位角为0°。 双母线差动保护要求 1、母线故障时,装置能够判断故障发生在母线上。 2、在母线故障时,能够准确判断出故障发生在哪一条母线上,保留正常母线,故障母线准确、快速的切除,缩小停电范围。

 双母线差动保护的保护类型 按照母线差动保护的差流回路输入阻抗的大小分类 1、低阻抗母线保护,一般为几欧姆。 2、中阻抗母线保护,一般为几百欧姆。 3、高阻抗母线保护,一般为几千欧姆。 

按照接线方式来进行分类 1、双母线同时运行时,原件的固定连接的电流 差动保护 。 2、双母线同时运行时,母线相位差保护。 断路器失灵保护 含义:母线的后备保护,指的是故障线路保护装置发出跳闸命令后,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内切除发电厂或者变电所内其它与之相关的断路器,避免故障扩大化,限制停电范围最小的一种保护,也称后备接线。

七、母差保护动作跳闸顺序?

(1)母差双母线方式,即母差有选择性(一次结线与二次直流跳闸回路要对应)地先跳开母联以区分故障点,再跳开故障母线上所有开关。

(2)母差单母线方式,即当一次为双母线运行时,母差无选择性,此时一条母线故障将引起两条母线上的所有开关跳闸;一次为单母线运行时,母线故障,跳母线上所有开关。

(3)母差固定连接方式,即母差有选择性(一次结线与二次回路要对应)地先跳开母联以区分故障点,再跳开故障母线上所有开关。

(4)母差非固定连接方式,即当一次为双母线运行时,母差无选择性(一次结线与万二次回路不对应,或虽然对应,但母联为非自动),一条母线故障,跳开两条母线上所有开关;一次为单母线运行,母线故障时跳母线上所有开关。

八、母差屏母差微机保护装置工作方式?

母差微机保护装置是安装在母差保护屏的。屏后有端子排和电源快分开关,屏前有保护压板。装置是母差屏的组成部分。

九、电流纵差保护/磁平衡差动保护?

磁平衡式差动保护,又叫自平衡式差动保护,是利用磁平衡原理实现差动保护的一种方法,磁平衡式差动保护包含三组自平衡互感器以及三个电流继电器。

其基本原理是将电动机每相定子绕组始端和中性点端的引线分别入、出磁平衡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窗口一次。

在电动机正常运行或起动过程中,流入各相始端的电流与流入中性点端的电流为同一电流,对于磁平衡电流互感器而言,该电流一进一出,互感器一次安匝为零,即一次励磁安匝处于磁平衡,则二次侧不产生电流,保护不动作。

当电动机内部出现相间短路或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破坏了电流互感器的磁通平衡,二次侧产生电流,当电流达到规定值时起动电流继电器,继电器使电动机配电柜内的断路器跳闸,切除电动机电源,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

传统纵联差动保护,其原理是在发电机两侧(中性点侧与出口开关侧)装有两组变比相同的电流互感器,按环流法连接将该相的差流回路接入电流继电器,在正常或保护范围外发生短路故障时,中性点与出口侧的电流数值和相位都相同,差流回路没有电流或极小,继电器不会动作;而当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将产生一个回路差流,当其超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值时即启动发电机纵差保护动作。

电动机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情况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回路差电流为零,保护装置不会动作。

而当电动机发生内部故障时,差电流很大,此时保护动作。显然,要实现电动机三相纵差动保护,则需要6个电流互感器与3个电流继电器。

为了保证差动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和外部故障的可靠性,纵差动保护一般都采取比率制动方法。

现场运行经验表明,传统纵差动保护受互感器特性的影响,可能会发生误动[6]。

例如当控制室离电动机操作现场很远时,中性点侧CT要承载过多电缆电阻负载,这样会使得其提前进入饱和,从而差电流增大,保护误动。

十、桥式差电流保护原理?

这两个保护在电容器组的保护中用得较多。平衡电桥有四个臂,当电桥平衡时,对角线无电流、无电压差,不稳定时才产生,用测量此不平衡电流或电压构成的保护就是桥差电流保护和桥差电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