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流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
一、光电流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
入射光的频率决定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在能的发生光电效应情况下,光的频率与光电流无关。 (无论多大能量的光子,一个光子只可能打出一个电子啊。光的频率决定光子的能量) 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
二、为什么随波长变化饱和光电流?
只要光的频率超过某一极限频率,受光照射的金属表面立即就会逸出光电子,发生光电效应。当在金属外面加一个闭合电路,这些逸出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便形成所谓的光电流。不加电源也会产生电流,若加逆向电源,会减小光电流。正向电流会增大光电流。
所以,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根据光子假设,入射光的强度决定于单位时间里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子数,单位时间里通过金属表面的光子数也就增多,于是,光子与金属中的电子碰撞次数也增多,因而单位时间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也增多,饱和电流也随之增大。
光电效应原文
用连续空间函数来运算的光的波动理论,在描述纯悴的光学现象时,已被证明是十分卓越的,似乎很难用任何别的理论来替换。
可是,不应当忘记,光学观测都同时间平均值有关,而不是同瞬时值有关,而且尽管衍射、反射、折射、色散等等理论完全为实验所证实,但仍可以设想,当人们把用连续空间函数进行运算的光的理论应用到光的产生和转化的现象上去时,这个理论会导致和经验相矛盾。
三、波长与π关系?
波长为什么等于2π除以波数
四、最大光电流与什么有关?
光电流的大小和光强以及电压都有关系。被打出来的光电子会飞往各个方向,所以加上电压后会使得它们能够在电场的引导下尽可能多的跑往阳极成为可以探测的光电流。因此随着电压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光电子会被吸引到阳极,光电流就会增加。但是电压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电流就不再增加了,这是因为产生的光电子都被阳极吸收了,此时的电流称为饱和电流。
光强显然和光电流是有关系的,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当然光电流也越大。此外光强增加了后,饱和光电流也会增加,道理是一样的。
要说光电流和频率的关系。。。只要频率大于截止频率,能够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光电流就和频率没有关系。
五、电子的波长与x射线的波长?
X射线的波长约在0.001~10纳米,医学上应用的X射线波长约在0.001~0.1 纳米之间,它的光子能量比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大几万至几十万倍。
六、光电流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强度、频率都有关:
1、当入射光频率不变时,饱和光电流的值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原因很简单,入射光强度与单位时间照射到金属上的光子数成正比。光子数的变化导致单位时间内吸收光子的电子数变化,故飞出的光电子数变化,导致电流的变化。
2、当入射光强度不变时,饱和光电流不一定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这个理解起来比较难。可以这么想:光强不变,即给的能量不变,而入射光的频率增大,根据E=nhν,即入射的光子减少。虽然每个光子的能量变大,电子获得的初动能变大,根据电流表达式: I = nesv(n :表示单位体积内的 自由电荷数;e:电子的电量;s:为导体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 速率。 )中v增大,n变小,s、e不变,所以饱和光电流不一定增大。拓展资料金属受到光照时,金属中电子吸收光子并利用这个光子的能量脱离金属中正电荷的束缚飞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所产生的电流称为光电流。饱和光电流是在一定功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电流。
七、波长与电压公式?
高中物理光波长计算公式是:λ=uT。波长(wavelength)是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就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相邻两个振动位相相差2π的点之间的距离。波长λ等于波速u和周期T的乘积,即λ=uT。同一频率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速度传播,所以波长也不同。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物理学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八、波长与频率关系?
波长与频率间关系式为V=λf,此式表示波速等于波长和频率的乘积。波速取决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它与f、λ无直接关系。介质不变,v就不变,此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九、波长与焦距公式?
1/f=1/u+1/v (f焦距,u物距,v像距) 记住这个公式,凸透镜成像就都有了(包括速度关系,放大和缩小关系)
十、波长与透过率?
当入射光强度I0一定时,介质吸收光的强度Ia越大,则透过光的强度It越小。用It/I0表示光线透过介质的能力,称为透光率,以T表示,即T=It/I0。
透光率的数值为百分数,取值范围为0~100%。如果光被介质全部吸收,It=0,T=0。而若光全透,则It=I0,T=100%。透光率的倒数反映了介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为了便于计算,取透光率倒数的对数作为吸光度,用A来表示,即A=Ig(1/T)=lg(I0/It)。
透光率和波长的关系原因解释:
1、光反射反射即为由于分子结构排列及结晶性、结晶度等原因,使入射光线从聚合物表面反射出来导致透过光量损失,透光率下降。
反射程度用反射率R表示,计算公式为:R=(n-1)2/(n+1)2×100%式中,n是测试介质材料的折射率。例如,PMMA的n=1.492,则R=3.9%。反射率越小,透光率越大,透明性越好。
2、光吸收当入射光进入介质材料内部时,由于分子结构及组成的原因,光在通道中传递受阻,而滞留在材料内被吸收,从而降低透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