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机 > 正文

通水试验规范?

电机 2024-11-30 06:19

一、通水试验规范?

给水通水实验的目的在于检验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水压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同时还检验配水器接口的严密性、冲洗管内脏物,具体做法:逐一打开配水龙头。通水正常后,每层打开1/3配水点,检查水压、水量情况,此项工作可分层进行,直至全部试验完毕。

在水路施工完毕后,做排水通水实验,将所有的水盆、面盆和浴缸注满水,然后同时放水,看看下水是否通畅,管路是否有渗漏的问题。

二、门窗试验规范?

答:门窗试验规范:GB - 504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三、拉拔试验规范?

采取锚杆拉拔力试验的标准一般是根据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锚杆支护必须进行强度检测。

1.锚杆工程所用原材料、钢材、水泥浆、水泥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锚固体的直径、标高、深度和倾角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 锚杆的组装和安放必须符合《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的要求。

4.锚杆的张拉、锁定和防锈处理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5.土层锚杆的试验和监测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6.隧道锚杆拉拔试验采用的标准是《中空锚杆技术条件》TB/T3209-2008

四、帕斯卡试验规范?

规范一:帕斯卡试验场耐久性试验规范,对传动系行驶动态载荷谱进行了全面准确的测量和分析,从而为汽车传动系设计、试验和分析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础数据

规范二:帕斯卡实验验证工作,帕斯卡最终确认影响大气压强大小的另一个核心因素是测量位置所处的高度。 实际上,帕斯卡的上述科学发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五、碾压试验规范?

碾压试验的规范:

(1)根据混合料的含水量、天气状况、碾压设备等情况,碾压段长度为50-80m,避免过长或过短,碾压段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以防漏压。

(2)碾压组合方式和遍数由试验段确定,遵循先稳压、后轻压、再重压的原则,直至压实度合格。

(3)碾压时,压路机重叠1/2轮宽,初压采用1.5-1.7km/h的速度,复压采用1.8-2.0km/h的速度。

(4)压路机倒车、换档要轻且平顺,不在完成后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倒车时从原路返回。在未碾压的一端倒车位置错开成齿状,并配专人处理个别部位的拥包等。

(5)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混合料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再进行碾压。

六、管道打压试验规范是什么?

管道打压试验规范是GB/T 20701.5-2020《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详细要求参见第9.1节 压力试验。

七、楼板荷载试验规范?

答:楼板荷载试验规范: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八、隧道点火试验规范?

隧道点火试验是一种用于测试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的燃烧特性和火灾扩展情况的试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隧道点火试验规范:

ISO 834-15:该国际标准规定了隧道点火试验的一般原则和程序,包括样本制备、点火源选择、点火位置和点火过程、烟气生成和传播、热释放率测量等。它可以用于评估隧道结构材料和防火系统的性能。

NFPA 502:这是美国国家防火协会(NFPA)发布的一项规范,用于隧道的火灾安全设计和施工要求。其中包括点火试验的规定,以评估隧道材料和结构的火灾性能,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

EN 1363-1:这是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标准,用于评估建筑材料和结构的防火性能。其中包括针对隧道的点火试验要求,以评估材料在火灾情况下的燃烧特性和扩展性。

GB/T 50085:这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隧道结构的防火设计和施工规范。其中包括点火试验的要求,包括点火源、点火位置、点火过程、烟气生成和传播等,用于评估隧道材料和结构的火灾安全性。

这些规范和标准都旨在确保隧道材料和结构在火灾情况下的安全性能,并提供了统一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但具体的隧道点火试验规范可能因国家、地区或使用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进行隧道点火试验之前,需要详细研究适用的规范和标准,并遵循正确的试验程序和安全措施。

九、灌水法试验规范?

1.在整平后的地表,将座板固定。将聚乙烯塑料膜沿环套内壁及地表紧贴铺好。记录储水桶初始水位高度,注水入座板至刚满不外溢为止。记录储水桶水位高度,计算座板部分地体积。

2.内下挖至要求深度,将落入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并测定含水量。

3.修整坑壁,将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紧密相贴地铺好。

4.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注水。当水面与环套的上边缘齐平时关闭注水管,持续3~5min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

十、静载试验规范?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1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

2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

3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4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现陡降段; 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6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7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