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外壳温度?
一、电机外壳温度?
关键是你的电机绝缘等级是什么,如果是A级,环境温度40℃,那么电机的外壳温度应该小于60℃。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度 (1) 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温度计法)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电阻法),即A级为60℃,E级为75℃,B级为80℃,F级为100℃,H级为125℃。 (2) 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不超过80℃。因温度太高会使油质发生变化和破坏油膜。 (3) 机壳温度实践中往往以不烫手为准。 (4) 鼠笼转子表面杂散损耗很大,温度较高,一般以不危及邻近绝缘为限。可预先刷上不可逆变色漆来估计。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性能参考温度(℃)A80 E95 B100 F120H145绝缘材料根据热稳定性可分为如下7个等级:1,Y级,90度 ,棉花2,A级,105度,3,E级,120度4,B级,130度,云母5,F级,155度,环氧树脂6,H级,180度,硅橡胶7,C级,180度以上 常用的B级电机,其内部的绝缘材料往往是F级的,而铜线可能使用H级甚至更高的,来提高其质量。一般为提高使用寿命,往往规定高级绝缘要求,低一级来考核。比如,常见的F级绝缘的电机,做B级来考核,即其温升不能超过120度(留10度作为余量,以避免工艺不稳定造成个别电机温升超差)。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绝缘的温度等级 A E B F H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
二、F级电机外壳允许温度?
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
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F级可承受155度.所以说运行正常.楼主可以继续观察,只要温度变化不明显,就没有问题.绝缘的耐温是实际温度,和环境温度没有关系.我在试验电机时温度达到120多度很常见的.楼主说40度,80-40=40,温升才40度,没有问题的.电机使用时间过长,铁心磁化疲劳,绝缘漆有机成分挥发等原因导致电机工作温度会少许升高.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停机的时候甩开电源,检测对地绝缘电阻,相间绝缘电阻及三相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就放心用.
三、电机外壳温度等级标准划分?
是根据电机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制定的,一般分为B、F、H等几个等级。其中B级别的外壳温升最高不超过80℃,适用于一些比较低功率的电机;F级别的外壳温升最高不超过115℃,适用于一些中等功率的电机;H级别的外壳温升最高不超过165℃,适用于一些高功率和高速度的电机。这些标准的划分是为了保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不能过高,从而保证电机的稳定性和寿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等级标准都是针对电机的标称值而言的,具体的使用条件和环境也会对电机的温度等级产生影响。
四、电机实际温度与外壳温度相差多少?
电机的温度有绕组温升、轴承温升、机壳温升等,根据电机的不同和散热情况不同,相差会比较大,有的在10-20度,有的达到40-50度
五、轴承温度为什么比电机外壳温度高?
有三种原因:一个是轴承润滑油加多,一个是轴承损坏,一个是轴承少油。1.电机外壳交流电机防爆场合是驱动的高速泵若2极电机,如超过2890电机传递,因为电机运行在危险易爆的场合,所以检查员要半个小时,具体测量电机表面温度,最高不超过8590度,高速电机,所以夏天的温度控制在80度以下,超过必须停止(考虑到绝缘的绝缘线圈)。
电机侧轴承温度,夏季高达80摄氏度,而且在承载你油脂类,如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最高温度是85度,当二硫化钼润滑脂,最高温度75度。
由于高温易二硫化钼润滑脂为液态,失去润滑油的轴承,10分钟会导致一场灾难。
2,非防爆场合交流电机4极接地,6极电机,由于电机的转速很低,所以只要地基承载气体,温度保持70度,轴承温度超过80度(如果是4以上的电机的话),是因为缺乏油原因。测量工具:红外手持温度计测量部位:电机(靠近电机轴承套圈表面最高温度)(侧轴承盖面)。
3,直流电机由于直流电机冷却风扇,所以在50摄氏度的温度控制,夏天最高60--65度。
六、3.0电机外壳温度多少为正常?
电机在额定负载的情况下,外壳的温度一般不高于八十度,正常在六七十度左右。
如果测量电机盖的温度超过环境温度25度以上时,表明电机的温升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一般电机的温升应该在20度以下。一般电机线圈是由漆包线绕制而成,而漆包线在温度高于150度左右时其漆膜会因为温度过高而脱落,造成线圈短路。
七、油泵电机外壳温度怎么算正常?
关键是你的电机绝缘等级是什么,如果是A级,环境温度40℃,那么电机的外壳温度应该小于60℃。
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度
(1) 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温度计法)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电阻法),即A级为60℃,E级为75℃,B级为80℃,F级为100℃,H级为125℃。
(2) 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不超过80℃。因温度太高会使油质发生变化和破坏油膜。
(3) 机壳温度实践中往往以不烫手为准。
(4) 鼠笼转子表面杂散损耗很大,温度较高,一般以不危及邻近绝缘为限。可预先刷上不可逆变色漆来估计。
八、电机外壳温度90度咋解决?
需要加强散热措施来解决电机外壳温度90度的问题。原因是电机在正常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导致电机外壳温度过高。可以通过增加散热器的数量或大小,调整风扇的转速,改变电机的安装位置等方式来增强散热能力,从而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以及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可以采用新型的材料和技术来改善电机的散热问题,例如使用具有高导热性和耐高温性能的新材料来制作电机外壳、采用流体动力学设计原理来优化电机散热结构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降低外壳温度,从而保证电机的安全运行。
九、电机外壳温度90度正常吗?
一般民用电机外壳温度达90℃肯定是不正常的,工作不了多长时间要烧线圈!F级绝缘的空-空冷电动机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65℃。(烫手了)
十、高压电机外壳温度多少正常?
电机在额定负载的情况下,外壳的温度一般不高于八十度,正常在六七十度左右。
如果测量电机盖的温度超过环境温度25度以上时,表明电机的温升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一般电机的温升应该在20度以下。一般电机线圈是由漆包线绕制而成,而漆包线在温度高于150度左右时其漆膜会因为温度过高而脱落,造成线圈短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