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传感器如何控制电机?
一、拉力传感器如何控制电机?
拉力传感器控制伺服电机方法如下:
1、 拉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卷材张力变化,将变化数据传输到张力控制器。
2、 拉力控制器将实时张力参数和设定张力参数对比,经过PID算法后输出变动量到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再传输执行命令到伺服电机。
3、 还有一个方式是跳过拉力控制器,选用一个拉力变送器(信号放大器);执行步骤是:拉力传感器监测张力变化量,传输信号到拉力变送器;再反馈到伺服驱动器,最好发出执行命名到伺服电机。
二、拉力传感器如何控制伺服电机?
拉力传感器控制伺服电机方法如下:
1、 拉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卷材张力变化,将变化数据传输到张力控制器;
2、 拉力控制器将实时张力参数和设定张力参数对比,经过PID算法后输出变动量到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再传输执行命令到伺服电机;
3、 还有一个方式是跳过拉力控制器,选用一个拉力变送器(信号放大器);执行步骤是:拉力传感器监测张力变化量,传输信号到拉力变送器;再反馈到伺服驱动器,最好发出执行命名到伺服电机。
三、色标传感器如何控制电机?
色标传感器是如何控制电机的:
色标传感器一般输出的是模拟电流信号4-20mA,你要控制电机,电机需接变频器,再将这个电流信号直接接到变频器的4-20mA,输入端即可控制了。
四、电机控制领域,电机的控制芯片如何选择?
32位MCU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工业控制领域是较有特点的一个领域之一。不同于消费电子用量巨大、追求极致的性价比的特点,体量相对较小的工业级应用市场虽然溢价更高,但对MCU的耐受温度范围、稳定性、可靠性、不良率要求都更为严苛,这对MCU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流程都有一定的质量要求。
消费电子市场不振,MCU需求逐年下降。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消费电子市场承压,需求不振。近年来,整个消费电子市场对MCU的需求占比逐年下降。消费电子热门MCU型号如030、051等型号需求下滑严重。
汽车电子、工控/医疗市场崛起,MCU行业应用占比逐年上升。疫情带动医疗设备市场需求增长,监护类输液泵类、呼吸类为代表的医疗设备持续国产化,带动国产MCU应用增加。而随着智能制造转型推进,以PLC、运动控制、电机变频、数字电源、测量仪器为代表的工控类MCU应用,,占比也在不断增加。
MCU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部件,如步进马达、机器手臂、仪器仪表、工业电机等。以工控的主要应用场景——工业机器人为例,为了实现工业机器人所需的复杂运动,需要对电 机的位置、方向、速度和扭矩进行高精度控制,而MCU则可以执行电机控制所需的复杂、高速运算。
工业4.0时代下工业控制市场前景广阔,催涨MCU需求。根据Prismark统计,2019年全球工业控制的市场规模为2310亿美元,预计至2023年全球工业控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600亿 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20年中国工业控制市场规模达到2321亿元,同比增长13.1%。2021年市场规模约达到2600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年开始,工控行业MCU产品的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工控对MCU产品需求规模达到26亿元,预计至2026年,工业控制MCU市场规模达约35亿元。
MCU芯片是工控领域的核心部件,在众多工业领域均得到应用,市场规模逐年上涨,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稳步推进,MCU规模持续提升,带来更大的市场增量。
MCU芯片能实现数据收集、处理、传输及控制功能,下游应用包括自动化控制、电机控制、工业机器人、仪器仪表类应用等。
工控典型应用场景之一:通用变频器/伺服驱动
【市场体量】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通用变频市场规模近 560 亿元,同比增长 7%;
【应用场景】通用MCU/DSP可以搭配FPGA、预驱和IGBT,实现伺服电机驱动等功能。根据电机控制精度的不同要求, 对MCU资源要求有所不同。此处仅以伺服电机为例——
【代表型号】CKS32F407VGT6、 CKS32F407ZIT6
【MCU市场体量】估5.6亿元;用量折合20kk/年,1.67kk/月
工控典型应用场景之二:伺服控制系统
【市场体量】根据睿工业统计数据,通用伺服控制市场规模近 233 亿元,同比增长 35%;
【应用场景】通用MCU/DSP可以搭配FPGA,实现伺服控制功能。
【代表型号】CKS32F407ZGT6、 CKS32F407ZET6
【MCU市场体量】估2.33亿元;用量折合8.32kk/年,690k/月
工控典型应用场景之三:PLC
【市场体量】根据睿工业统计数据,PLC 市场规模近 158 亿元,同比增长 21%;
【应用场景】通用MCU可以应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用于控制生产过程。
【代表型号】CKS32F103VET6、CKS32F407VGT6
【MCU市场体量】估1.58亿元,用量折合5.64kk /年,470k/月
中国工业控制MCU市场体量为26亿元,属利基市场。在消费电子市场调整回落的时间段内,与汽车电子、医疗板块共同成为MCU市场增长驱动力,这三块领域也是未来各大MCU厂商争夺的主阵地之一。
五、超声波测距控制步进电机?
可能是你的程序有问题,工作方式超声波测距你选择中断方式,程序主要工作用来控制步进电机工作。超声波测量工作过程中是需要时间的,距离远时,可能需要几十毫秒,近也需要几毫秒。所以建议你调整一下程序结构。
六、如何控制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一种控制电机。在未超载的情况下,步进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输入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给步进电机使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就会转过一个步距角。所以,步进电机是一种线性控制器件,而且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没有累积误差。这样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采用步进电机可以使控制变的非常简单。
步进电机有三种类型:永磁式(PM) ,反应式(VR)和混合式(HB)。
永磁式一般为两相,转矩和体积较小,步进角一般为7.5度 或15度;
反应式一般为三相,可实现大转矩输出,步进角一般为1.5度,但噪声和振动都很大,已被逐渐淘汰;
混合式步进是指混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它又分为两相和五相:两相步进角一般为1.8度而五相步进角一般为 0.72度。这种步进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
虽然步进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步进电机并不能象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由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因此使用步进电机要涉及到机械、电机、电子及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知识。
七、步进电机?如何控制?
本文将为您介绍步进电机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工作原理、构造、控制方法、用途、类型及其优缺点。
步进电机基础知识
步进电机是一种通过步进(即以固定的角度移动)方式使轴旋转的电机。其内部构造使它无需传感器,通过简单的步数计算即可获知轴的确切角位置。这种特性使它适用于多种应用。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与所有电机一样,步进电机也包括固定部分(定子)和活动部分(转子)。定子上有缠绕了线圈的齿轮状突起,而转子为 永磁体或可变磁阻铁芯。稍后我们将更深入地介绍不同的转子结构。图1显示的电机截面图,其转子为可变磁阻铁芯。
步进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为:给一个或多个定子相位通电,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会产生磁场,而转子会与该磁场对齐;依次给不同的相位施加电压,转子将旋转特定的角度并最终到达需要的位置。图2显示了其工作原理。首先,线圈A通电并产生磁场,转子与该磁场对齐;线圈B通电后,转子顺时针旋转60°以与新的磁场对齐;线圈C通电后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下图中定子小齿的颜色指示出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方向。
步进电机的类型与构造
步进电机的性能(无论是分辨率/步距、速度还是扭矩)都受构造细节的影响,同时,这些细节也可能会影响电机的控制方式。实际上,并非所有步进电机都具有相同的内部结构(或构造),因为不同电机的转子和定子配置都不同。
转子
步进电机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的转子:
- 永磁转子:转子为永磁体,与定子电路产生的磁场对齐。这种转子可以保证良好的扭矩,并具有制动扭矩。这意味着,无论线圈是否通电,电机都能抵抗(即使不是很强烈)位置的变化。但与其他转子类型相比,其缺点是速度和分辨率都较低。图3显示了永磁步进电机的截面图。
- 可变磁阻转子:转子由铁芯制成,其形状特殊,可以与磁场对齐(请参见图1和图2)。这种转子更容易实现高速度和高分辨率,但它产生的扭矩通常较低,并且没有制动扭矩。
- 混合式转子:这种转子具有特殊的结构,它是永磁体和可变磁阻转子的混合体。其转子上有两个轴向磁化的磁帽,并且磁帽上有交替的小齿。这种配置使电机同时具有永磁体和可变磁阻转子的优势,尤其是具有高分辨率、高速度和大扭矩。当然更高的性能要求意味着更复杂的结构和更高的成本。图3显示了这种电机结构的简化示意图。线圈A通电后,转子N磁帽的一个小齿与磁化为S的定子齿对齐。与此同时,由于转子的结构,转子S磁帽与磁化为N的定子齿对齐。尽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但实际电机的结构更复杂,齿数要比图中所示的更多。大量的齿数可以使电机获得极小的步进角度,小至0.9°。
定子
定子是电机的一部分,负责产生转子与之对齐的磁场。定子电路的主要特性与其相数、极对数以及导线配置相关。 相数是独立线圈的数量,极对数则表示每相占用的主要齿对。两相步进电机最常用,三相和五相电机则较少使用(请参见图5和图6)。
步进电机的控制
从上文我们知道,电机线圈需要按特定的顺序通电,以产生转子将与之对齐的磁场。可以向线圈提供必要的电压以使电机正常运行的设备有以下几种(从距离电机更近的设备开始):
- 晶体管桥:从物理上控制电机线圈电气连接的设备。晶体管可以看作是电控断路器,它闭合时线圈连接到电源,线圈中才有电流通过。每个电机相位都需要一个晶体管电桥。
- 预驱动器:控制晶体管激活的设备,它由MCU控制以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 MCU:通常由电机用户编程控制的微控制器单元,它为预驱动器生成特定信号以获得所需的电机行为。
图7为步进电机控制方案的简单示意图。预驱动器和晶体管电桥可以包含在单个设备中,即驱动器。
步进电机驱动器类型
市面上有各种不同的 步进电机驱动器,它们针对特定应用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其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与输入接口有关,最常见的几种输入接口包括:
- Step/Direction (步进/方向) –在Step引脚上发送一个脉冲,驱动器即改变其输出使电机执行一次步进,转动方向则由Direction引脚上的电平来决定。
- Phase/Enable(相位/使能) –对每相的定子绕组来说,Enable决定该相是否通电, Phase决定该相电流方向,。
- PWM – 直接控制上下管FET的栅极信号。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除了控制绕组两端的电压,它是否还可以控制流过绕组的电流:
- 拥有电压控制功能,驱动器可以调节绕组上的电压,产生的扭矩和步进速度仅取决于电机和负载特性。
- 电流控制驱动器更加先进,因为它们可以调节流经有源线圈的电流,更好地控制产生的扭矩,从而更好地控制整个系统的动态行为。
单极/双极电机
另一个可能对电机控制产生影响的特性是其定子线圈的布置,它决定了电流方向的变化方式。为了实现转子的运动,不仅要给线圈通电,还要控制电流的方向,而电流方向决定了线圈本身产生的磁场方向(见图8)。
步进电机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控制电流的方向。
继续阅读 >>>请点击下方链接进入MPS官网查看全文:
https://www.monolithicpower.cn/stepper-motors-basics-types-uses?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2023_articlepromo&utm_content=202304_1八、传感器怎么控制电机?
风速传感器一般输出的是模拟电流信号4-20mA,你要控制电机,电机需接变频器,再将这个电流信号直接接到变频器的4-20mA,输入端即可控制了。
风速传感器一般输出的是模拟电流信号4-20mA,你要控制电机,电机需接变频器,再将这个电流信号直接接到变频器的4-20mA,输入端即可控制了。
九、传感器怎么控制电机转动?
风速传感器一般输出的是模拟电流信号4-20mA,你要控制电机,电机需接变频器,再将这个电流信号直接接到变频器的4-20mA,输入端即可控制了。
十、角度传感器怎么控制电机?
角度传感器控制电机方法:
当步进电机带动平衡板倾斜到使角度传感器处于水平位置时,Vo端输出+0.5V的模拟电压。传感器仅可精确检测到0~90度的角度范围,当平衡板转到使角度传感器与水平面成90度的角度时,此时Vo端输出+5V的模拟电压。在0~90度的倾角范围内,Vo端输出的是正比于倾角大小的+0.5~+5V的模拟电压信号,当平衡板转动到使角度传感器与水平面间的角度从90度到180度的范围变化时,输出端Vo输出的是从+5V依次变化到+0.5V 的模拟电压信号,因此通过测定传感器输出端Vo电压的大小即可确定平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