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池 > 正文

什么是接触性诈骗?

电池 2025-01-26 18:31

一、什么是接触性诈骗?

诈骗按照嫌疑人是否与受害者当面接触,可分为接触类诈骗和非接触类诈骗。

接触性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接触受害人实施的诈骗行为,此类诈骗犯罪主要以街头诈骗为主; 非接触性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电信、网络等技术手段,不与受害人正面接触而实施的诈骗行为,此类诈骗主要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为主。

其他接触类诈骗就是除了街头诈骗之外的在其他地点如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室内讲课地点,受害人在这类地点与犯罪嫌疑人见面接触过程中被诈骗。

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说明警方已经掌握初步犯罪证据,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建议犯罪嫌疑人亲属委托律师为其辩护,及时退还赃款,争取从轻减轻处罚。

二、接触性诈骗,几天破案?

破案并没有时间限制。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两个电极直接接触构成原电池吗?

可以构成原电池。但是注意,对于原电池来说,Zn电极和Pt电极需要分开,同时需要依靠导线连接。如果没有做到上述两点,会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会形成电流。

这一个原电池中,Zn电极是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Zn - 2e- == Zn2+;Pt电极是惰性电极,作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u2+ + 2e- == Cu。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 + Cu2+ == Zn2+ + Cu。

这个反应是可以发生的,因为Zn的金属活动性强于Cu。

四、原电池历史与发展

原电池历史与发展

电池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电池的发明是在近代。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发展对于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科技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介绍原电池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原电池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苏美尔文明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各种类型的电池来驱动各种机械装置。这些早期的电池通常是由不同类型的金属片、棒或粉末组成的,通过电解液和隔膜来工作。然而,这些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不清楚,也没有被科学地记录下来。

在19世纪初,随着化学和物理学的进步,人们开始对电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法国物理学家贝托莱特(Berthollet)在1800年左右发明了一种新的电池,称为“伏特电堆”(Voltaic pile)。这种电池由多个串联在一起的锌和银电极组成,通过盐溶液作为电解液。这种电池的发明标志着原电池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为电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电池的发展现状

目前,原电池在许多领域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能源储存、电子设备、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人们对原电池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新型的原电池技术正在不断涌现,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原电池之一。它们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保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移动通信等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性和储能密度等,因此研究人员仍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材料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原电池的未来趋势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人们对高效、环保的原电池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未来的原电池技术将更加注重能量密度的提高、充电速度的加快以及安全性的提升。此外,新型的储能技术,如固态电池、超级电容器和飞轮电池等,也将为原电池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原电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池的性能和状态,实现更智能的充电和管理,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总之,原电池作为一项重要的能源技术,其历史和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原电池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五、原电池中负极和正极可以直接接触吗?

电池两个电极正负极直接接触就是短路。此时电池电压全部加到电池的内阻两端。电池容量越大,内阻越小,短路电流越大,在短时间内就会严重发热损坏电源及烧坏电路。

首先,两者都有自由电子,每时每刻都有电子逃离原子核的约束成为自由电子。

六、原电池检查气密性良好后的操作?

.检查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等)检查是否漏液:向容量瓶中加适量水,塞上瓶塞,倒立片刻观察是否漏液,再将容量瓶直立,瓶塞旋转180˚,倒立片刻,若不漏液则说明仪器完好。

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洗涤烧杯:沿玻璃棒向烧杯中注入适量蒸馏水,倾斜并转动烧杯使内壁全部浸润,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重复上述操作2~3次。

3.定容操作: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继续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

4.润洗滴定管:关闭旋塞,向滴定管中加入少量标准液,将滴定管尽量放平,转动,使滴定管内壁全部润湿,再竖直放出液体,重复2~3次。

5.滴定操作:左手控制滴定管旋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6.用pH试纸测溶液pH: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后与比色卡对比读数。

7.气体验纯(满)操作(O2、H2等):氧气——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氢气——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将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如果没有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较纯净。

8.检验气体操作(NH3、Cl2、SO2等):氨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如果试纸变蓝色,说明是氨气;Cl2——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管口(瓶口),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退去,加热,红色恢复。

9.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有长颈漏斗——关闭旋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10.检验Na+、K+的操作: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试液在火焰上灼烧,如果火焰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如果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说明含钾元素。

11.引发喷泉的操作: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用热毛巾捂烧瓶使导管内空气排尽,水通过导管进入烧瓶;用冷毛巾捂烧瓶使水通过导管进入烧瓶。

12.检验SO42-(Cl-、I-、NH4+、Fe2+等)的操作:SO42-——取少量试液先加入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42-;Cl-——取少量试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Cl-;I-——取少量试液加入四氯化碳,再加入氯水,振荡后静置,下层液体呈紫红色;I-——取少量试液加入淀粉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蓝色,说明含有I-;NH4+——取少量试液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含有NH4+;Fe2+——取少量试液先加入KSCN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再加入氯水,如果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Fe2+;Fe2+(Fe3+)——取少量试液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如果高锰酸钾的紫色退去,说明含有Fe2+。

13.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完后再重复2~3次。

1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Cl-):用试管承接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15.取用金属钠的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剩余的钠放回原瓶。

16.检验有机物中Cl元素的操作:将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片刻,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元素。

17.检验KClO3中含有Cl元素的操作:取样品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冷却后加水溶解,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如果产生白色浑浊说明含有Cl元素。

18.分液操作:将分液漏斗放在铁圈上,下口尖嘴部分靠在烧杯内壁,小心转动旋塞,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9.量气装置读数前的操作:待装置内气体冷却到室温后,上下移动量气管一侧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20.检验淀粉(蔗糖)水解产物的操作:取少量水解液,先加入足量NaOH溶液,再加入适量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如果产生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已经水解。

21.浓硫酸稀释的操作:将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加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且不断搅拌。

22.制乙烯加热操作:大火加热使温度迅速升高到170℃左右。

23.蒸发溶液制晶体:NaCl——将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至剩余少量液体,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CuCl2晶体——将溶液加热、同时通HCl气体至有少量晶体出现(饱和),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

24.制备氢氧化亚铁:用长胶头滴管取NaOH溶液(加热煮沸后)将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溶液(用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底部,挤压胶头滴管使二者混合。

25.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将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沸腾的蒸馏水中,至溶液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停止加热。

26.闻气体气味的操作: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7.用天平称量药品的操作: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1张等重的纸,在右盘放需要的砝码,游码拨到需要的位置,然后小心的向左盘加药品至指针在刻度盘中间。

28.用天平称量烧杯(坩埚)的操作: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添加砝码,5克以下用游码,使指针在刻度盘中间。

29.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2:向溶液中先加入足量氯水,然后加入足量MgO,充分搅拌后过滤。

30.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31.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32.除去乙醇中混有的乙酸: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氧化钙,浸泡一定时间后蒸馏。

33.验证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再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说明存在水解平衡。

34.验证乙酸溶液中存在乙酸的电量平衡:向乙酸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再向溶液中加入醋酸铵晶体,如果溶液红色变浅,说明存在电离平衡。

35.银氨溶液的配制:向2mL2%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2%氨水,至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36.检查装置气密性:(1)制取氢气:关闭旋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静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制取Cl2: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将导管口没入水中,微热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七、什么叫间接性接触?

间接性接触,就是不是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就是说A是有问题的,b接触了A,而你又接触了b。

八、接触性湿疹怎么治疗?

接触性湿疹是身体局部位皮肤接触过敏源引起的刺激性临床表现皮疹症状,平时注意接触性湿疹局部位的清洁卫生进行调节,是可以局部位使用抗过敏的药膏进行擦擦,平时注意避免接触性湿疹进行搔抓引起局部位出现炎症感染的反应发生,平时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进行补充维生素是可以改善身体接触性湿疹的症状。

九、什么叫非接触性战争?

非接触战争,现在主要被定义为交战双方兵力在不直接接触条件下的战争,在战争中强调使用高技术远程火力对敌方军队的间接打击作用,在脱离和避免与敌军直接短兵相接的情况下,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的作战理论。

常见的用于非接触作战的现代武器,主要包括航空兵的战机和导弹武器。

十、肌肤接触的重要性?

首先,肌肤是我们身体的屏障,帮助我们防止外界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侵入。它可以防止水分的流失,并保护内部组织免受外部环境的损伤。

其次,肌肤参与到我们的感官体验中,包括触觉和温度感知。通过触觉,我们能够感受到外部物体的触碰和压力,从而提供重要的信息给我们的大脑。温度感知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温度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此外,肌肤还参与到体温调节过程中。通过调节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汗腺的分泌,肌肤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正常的体温,并防止过热或过冷。

肌肤的接触对于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也非常重要。触摸是一种有效的非语言交流方式,能够传递情感,增进亲密感,并促进社交联系。

综上所述,肌肤接触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幸福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卫生和适度的肌肤接触有助于维护我们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