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池 > 正文

热气蒸腾的近义词?

电池 2025-01-07 20:33

一、热气蒸腾的近义词?

答:热气腾腾。

发音:rè qì téng téng

释义: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扩展资料: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那饭热气腾腾的。”

例句: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 生命之树常绿》:“罗梭江上生气蓬勃,小勐仑热气腾腾。”

近义:

蒸蒸日上热火朝天

二、大豆蒸腾系数?

蒸腾系数为300~1000,

大豆需水较多,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水700克左右,蒸腾系数为300~1000,蒸腾系数要比小麦、谷子、高粱等作物多0.4~1倍,是抗旱能力较弱的作物。

  在各生育时期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时都可能发生干旱。大豆种子大,萌发需要吸收较多水分,播种出苗期干旱可造成缺苗断垄或影响适时播种。分枝期干旱使分枝减少,花芽分化受到抑制,对产量影响较大。开花前遇旱使花蕾发育不健全,花荚易脱落。开花期受旱叶片萎蔫,光合作用受抑,造成大量落花。短期落花落荚可由其它花荚弥补,但长期干旱对产量影响很大。鼓粒初期是需水高峰,干旱造成落荚或瘪荚少粒。中后期干旱使粒重明显下降。

三、西瓜蒸腾系数?

  西瓜喜温耐热,不耐低温。种子发芽要求在16℃以上,适温为25〜30℃,不能超过40℃。苗期最适温度:白天25〜27℃,夜间16〜20℃。植株在30℃时同化作用最强,在高于40℃、低于10℃时对生长、开花结果不利。

  西瓜根伸长的最低温度为8℃,最适温度为32℃,最高温度为40℃.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4℃,最高温度为40℃。

  西瓜喜晴天,强光照和较氐的日照。它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照度80000勒克斯,光补偿点为4000勒克斯。

  西瓜虽然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由于茎叶生长快,瓜大含水量高,因此仍要求土壤有充足的水分供给。当西瓜进入成熟时则要求降低。忽干忽湿易使瓜幵裂。西瓜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以50%为宜)。过高的空气湿度(69%以上)易染病。

  蒸腾系数为570〜600。

  西瓜种子的寿命和农业利用年限为3年。

四、蒸腾缭绕的意思?

1 蒸腾缭绕是形容烟雾、蒸气等在空中不断升腾、缭绕旋转的现象。2 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绘某些气体或水汽升腾后在空气中不断扩散的景象,常见于大自然中河流、湖泊等水域附近的区域。3 蒸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有时也被用于比喻某种情感或气氛如蒸腾升腾。

五、蒸腾作用公式?

腾作用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作用意义:1)对自然姐作用: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了大量的水蒸气,增加了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

         2)对植物作用:①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②促进水分与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叶等器官。

                                ③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所以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说法,既有遮荫也有水分蒸发吸热的原因)

蒸腾作用是个物理过程,不会有像光合作用或者呼吸作用那样有产物生成。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部位是气孔。原料就是水。

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⒈光照强度 强 ----强   

                                    ⒉环境温度 高 -----强  

                                    ⒊空气湿度 小 -----强

                                    ⒋空气流动状况 有风 ------强

六、什么是蒸腾现象?

蒸腾作用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生活的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幼小植物的地上部分都可以蒸腾散失水分,成年植物则以叶面蒸腾为主,叶面蒸腾主要靠气孔。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以促进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盐类和使盐类在植物体内运输;可以降低叶的表面温度,使叶在强烈的阳光下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受损害。

蚕豆叶下表皮的气孔 揭下蚕豆叶的下表皮,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表皮细胞之间分散着很多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每对保卫细胞之间有一个孔隙,这就是气孔,是叶进行呼吸和蒸腾水分的通道。

气孔的开闭跟保卫细胞形状变化有关。保卫细胞的壁,靠近气孔的内壁较厚,背着气孔的外壁较薄。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壁伸长,引起细胞向外弯曲,于是气孔张开。

当保卫细胞失水时,体积缩小,胞壁拉直,于是气孔关闭。

七、溽热蒸腾近义词语?

溽热蒸腾没有近义词语。

“溽”的基本含义为湿润,闷热,如溽暑、溽热;引申含义为味深厚,如“其饮食不溽”。

蒸腾是指植物体表(主要指叶子)的水分通过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蒸腾与物理学上所说的蒸发有着一定的差别,蒸腾作用不仅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植物的调节和控制,所以蒸腾作用要比蒸发作用复杂得多,蒸腾作用的发生与植物的大小无关,即使是幼苗依然能够进行蒸腾。

八、蒸发蒸腾的区别?

蒸发(evaporate)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而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 蒸腾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九、光和呼吸蒸腾农业生产

光和呼吸蒸腾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光和呼吸蒸腾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和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而呼吸作用则将养分与氧气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蒸腾则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将水分从地面送至空气中。这三个过程相辅相成,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和能量。

在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光合作用通过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能,供给了农作物所需的能源。光照不仅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还能影响农作物的形态、生理特性和产量。光照不足会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叶片不绿、长势弱,产量减少。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光能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而呼吸作用则是维持农作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过程。通过呼吸作用,植物能够将养分与氧气转化为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能量。呼吸作用还能够排出过剩的二氧化碳,保持植物体内气体的平衡。如果呼吸作用受到干扰或受限,植物将无法正常生长,产量和品质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农业生产中必须确保植物有足够的氧气供给,促进呼吸作用的顺利进行。

蒸腾是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重要途径。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水分能够从地面蒸发并进入空气中。充足的水分供应可以保证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和代谢的正常进行。同时,蒸腾还有助于植物体内的温度调节,保护植物免受高温和干旱的伤害。

为了保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的正常进行,农业生产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充足的光照: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密度和排列方式,避免遮阴和相互间接的遮挡,确保光能充分照射到农作物上。
  2. 适宜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气温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的影响。
  3. 充足的水分:合理浇水和供水,提供足够的水分供应,避免由于干旱导致植物蒸腾受限。
  4. 良好的土壤条件:保证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良好,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
  5. 适度的养分供给: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合理施肥并确保养分供给的平衡。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的正常进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农业生产者还需密切关注农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呼吸速率和蒸腾速率等指标,及时调整栽培措施,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光和呼吸蒸腾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

总之,光和呼吸蒸腾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它们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农业生产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光和呼吸蒸腾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的正常进行,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十、蒸腾作用生物教学反思

蒸腾作用生物教学反思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综合性学科,生物学通过研究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培养科学素养和生态意识。而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蒸腾作用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学生理解植物的水分运输起着关键作用。

蒸腾作用的定义和原理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叶片中的气孔敞开时,水分通过叶子的细胞间隙向气孔腔内扩散,再由气孔腔排出,向外界蒸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于植物叶片中叶肉细胞内部存在一定的水势梯度,水分会从高水势向低水势传导,从而实现水分的上升传输。

蒸腾作用的主要原理是由于植物叶片内部的气孔和叶肉细胞的微观结构所决定的。当气孔张开时,植物叶片内部的水分经由蒸发产生负压,使水分由根部经过导管系统向上输送,这一过程被称为升水。同时,沿着导管系统的连续水柱受到上升的反作用力,形成了一个持续不断的水分上升和传输的闭环系统。

蒸腾作用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蒸腾作用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蒸腾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植物学中的基础知识。了解蒸腾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水分吸收、传导和蒸腾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机理。其次,蒸腾作用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如湿度、温度、光照等。通过研究蒸腾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植物如何适应和响应环境变化,培养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蒸腾作用也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总结蒸腾作用的相关现象和规律。例如,可以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变化,通过测量水分的流失量、叶片的温度变化、气孔的开闭等指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蒸腾作用的奥妙。

蒸腾作用生物教学的反思

尽管蒸腾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反思和改进。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生物教学不仅应该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通过设计并完成一定的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蒸腾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其次,我们需要对蒸腾作用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知识结构安排。因为蒸腾作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生物过程,需要涉及到许多相关的概念和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分层次、分模块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实际生活和环境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和讨论,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蒸腾作用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生物教学中的蒸腾作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教学,如讲解、实验、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总之,蒸腾作用作为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蒸腾作用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的水分运输和生态适应性,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环境意识。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蒸腾作用的生物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