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池 > 正文

中图法分类少儿

电池 2025-01-05 02:37

一、中图法分类少儿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学科分类的基础工具,用于对图书、文献等资料进行分类和编目。它是基于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图书分类法,广泛应用于各类图书馆,包括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国现行的中图法分类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主表、索引和表外类。其中,主表是最重要的部分,用于对各个学科进行分类。

中图法主表

中图法分类体系的主表共分为24个大类,分别以1-9、A-Z的数字和字母进行表示。每个大类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小类,用两位数字表示。例如,11代表数理科学与化学,111代表数学,112代表物理学。

中图法的分类原则是自顶向下、由一般到具体,按照知识的层次和相对重要性分配分类号。它既考虑了学科的内部关系,又考虑了学科之间的关联。因此,通过中图法分类可以方便地查找到相关的图书和资料。

中图法索引

中图法索引是指对各个学科分类号的关键词进行编制和索引,以便读者更快速地找到所需图书和资料。索引中使用的关键词也是按照中图法的规定进行分类的关键词,包括中文主题词和外文主题词。通过索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准确地定位到相关图书馆藏书目。

中图法索引共分为5个分册,分别为通用分册、文化科学分册、文学艺术分册、历史地理分册和自然科学技术分册。每个分册又分为若干个部门。例如,通用分册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军事科学、经济学等部门。

中图法表外类

中图法的表外类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学科分类需求而设立的。表外类的分类号是以Y开头的两位数表示,例如Y0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表外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综合性著作、各国图书、文献工作和文献学、科学研究、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大事记、期刊。

中图法在少儿图书馆中的应用

中图法不仅适用于一般的图书馆,也广泛应用于少儿图书馆。在少儿图书馆中,中图法的分类和编目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它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将图书进行细致的分类,使孩子们能够快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例如,在中图法分类中,少儿图书可以根据年龄段进行分类,如0-3岁、4-6岁、7-9岁等。同时,它还可以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如科普读物、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等。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兴趣,便捷地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

中图法在电子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资源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图法在电子资源管理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中图法的分类和编目,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组织电子资源,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检索和利用。

在电子资源管理中,中图法可以对电子资源进行细致的分类,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电子论文等。同时,它还可以根据电子资源的具体内容和学科特点,进行更精细的划分。这样一来,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电子资源。

总结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学科分类的基础工具,它在图书馆和电子资源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中图法的分类和编目,读者可以更方便地找到所需的图书和资料,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在少儿图书馆中,中图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找到适合阅读的图书。在电子资源管理中,中图法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电子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中图法排序方法?

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进行分类编目。各书库及阅览室的馆藏资料都严格按照 分类索书号 进行排架。《中图法》把一切知识分成五个基本部类,然后在五大部类基础上展开为二十二个基本大类,再层层划分、逐级展开。二十二个基本大类分别为: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理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学、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索书号是每种图书的唯一标识符号,它指明了图书和期刊在书架上的位置。索书号一般由“中图分类号/图书的入藏顺序号或种次号”构成。我馆图书严格依照索书号进行排架,查书目时应抄下索书号。图书排架时,首先按中图分类号的顺序进行归类排列,中图分类号相同的图书按入藏顺序号或种次号的顺序排列(书架侧面的牌子标识了该架所放图书索书号的范围),小的在前,大的在后。

三、中图法的意义?

1)是对揭示文献的目录进行分类组织的规范。

2)是对文献本身进行分类排架的依据。

3)提供了从学科、专业途径即知识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指南。

4)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查找文献资料、解答咨询问题、编制参考书目、组织图书资料展览、进行藏书统计分析等工作中常用的参考手册。

四、什么是中图法?

全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分为二十二个大类

具体分类号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五、中图法分类原则?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国法》  它是我国一部大型的综合性图书分类法。 1971 年在北京图书馆的倡议下,由全国 36 个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组成编辑组而编制的。 1975 年正式出版, 1979 年 8 月正式成立《中图法》编委会, 1980 年刊印第二版, 1990 年出版第三版。已被我国 90% 以上的图书和情报部门所采用, 1981 年国家标准局发文确定《中图法》为国家标准试用本。将体系结构序列为 5 大部 22 个大类。分类如下: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哲学 B

哲学

社会科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

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科学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在 22 大类的基础上,依据发展原则和客观原则,遵循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古到今的逻辑原则,层层隶属,逐级展开,形成一个等级分明,次第清楚的分类体系(详见附录)。在此基础上进而配备了各种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

《中图法》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其编制特点:

(1)是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分类法,类目详细,注释较多,并编有不同类型的版本,可满足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部门文献分类的需要。

(2)在等级列举的基础上采用组配编号法,设置交替类目,编有多种复分表,采用多重列类法等,编制技术较完善。

(3)分类号简短易记,便于使用。

(4)编有较为详细的类目索引及使用说明(手册)等。

六、中图法的构成原理?

中图法分类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图书分类就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内容性质、体裁形式或其他特征,把图书馆藏书予以一一揭示,并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起来,不仅便于图书馆员有效地管理,更重要的是满足了读者方便寻找和借阅图书的需要。

七、中图法h代表什么?

建筑图纸中的H代表着建筑物或者标志物体的高度。

高的英文缩写是H。

八、中图法J代表什么?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读者掌握了这部分类法的有关知识,便能迅速、有效地查寻全国各图书馆的馆藏。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2010年出版了第五版。

九、中图法始建于?

始建于1971年。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自1999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图法》的编制始于1971年,先后出版了五版。即1975年出版的第一版,1980年出版的第二版,1990年出版的第三版,1999年出版的第四版,2010年出版的第五版。

《中图法》与国内其他分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它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分类表。

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十、中图法的分类方法?

中图法是利用一套编码体系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和检索的规范化方法。其分类方法如下:

1. 基础类(一般性类):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军事、法律等基础理论类。

2. 自然科学总论: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总论。

3. 社会科学总论: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总论。

4. 应用科学总论:包括医药、农业、工程科技、计算机、环境科学等应用型科学类。

5. 人文科学总论: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民族学等人文科学类。

6. 信息、档案学总论:包括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博物馆学等信息科学方面的总论。

每个大类又根据具体领域再细分为若干中、小类,以便更加细致地描述和归类各类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