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电池正负极?
一、怎么分辨电池正负极?
举个蓄电池的例子
a 新蓄电池极柱上刻有“ +”号或涂以红色 ,负极刻有“ -”号或涂以蓝色做标记。如果是旧的而且标记不明显 ,一般情况下 ,蓄电池正极柱较粗且呈暗红色 ,负极柱稍细且呈浅灰色。
b 在蓄电池两极柱上各连一导线 ,并插入盛有食盐水 (或稀硫酸、碱水 )的瓷杯中 ,观察线头周围 ,产生气泡多的为负极。
c 把蓄电池极柱上的两根导线分别插在一块切开的马铃薯上 ,导线周围变绿色的为正极。
d 利用磁针检验判断。在蓄电池两极柱间 ,接一个电阻 (或灯泡 ) ,并使其构成回路 ,然后把磁针置于通电导线的下方 ,这时磁针的指向将与通电导线的方向垂直 ,按右手定则便可判定通电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从而可以判断出蓄电池的正负极性。
e 使用高率放电计检验判断。把失去极性标志的蓄电池与有极性标志的蓄电池 ,进行测量比较 ,即可判断失去极性标志的蓄电池的正负极。
f 用直流电压表检验判断。接通电压表 ,如果指示正常 ,则电压表正极所接的蓄电池就是正极。
二、电池的正负极如何分辨?
步骤/方式1
1、新蓄电池正极柱上刻有“ +”号或涂以红色 ,负极刻有“ -”号或涂以蓝色做标记。如果是旧的而且标记不明显 ,一般情况下 ,蓄电池正极柱较粗且呈暗红色 ,负极柱稍细且呈浅灰色。
步骤/方式2
2、在蓄电池两极柱上各连一导线 ,并插入盛有食盐水 (或稀硫酸、碱水 )的瓷杯中 ,观察线头周围 ,产生气泡多的为负极。
步骤/方式3
3、把蓄电池极柱上的两根导线分别插在一块切开的马铃薯上 ,导线周围变绿色的为正极。
步骤/方式4
4、利用磁针检验判断。在蓄电池两极柱间 ,接一个电阻 (或灯泡 ) ,并使其构成回路 ,然后把磁针置于通电导线的下方 ,这时磁针的指向将与通电导线的方向垂直 ,按右手定则便可判定通电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从而可以判断出蓄电池的正负极性。
三、新手,请问如何分辨18650电池的正负极?
一般正极会凸出来一点的,负极就是外壳。。
四、如何正确分辨蓄电池正负极?
由于蓄电他使用过久,其极柱上的正同极性记号会模糊不清。这时除了可借助于万用表、高率放电器等仪表进行测量识别外(即根据指针偏移方向确定正、负极),在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可用简单方法识别。 从极柱颜色来区别:极柱呈棕色为正极,呈瓦灰色为负级;一般靠蓄电池外壳上的厂牌正面的极柱为正极,反面是负极;用导线分别与面接线柱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有气泡出现的一端是负极,无气泡产生的一端是正极;或者将蓄电池极柱上的两引线分别插入剖开的马铃薯上,导线周围变绿的是正极;另一极则是负极。
五、怎样分辨电池的正负极和电压?怎样连接电池?
用万能表可以测量电池的正负极性,找到正负极以后把所有的4个正极链接在一起,所有的负极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引出两根线:正极线·负极线,然后再分别把正极线连接在充电板的正极上面,把负极线连接到充电板的负极上面就可以充电了。
六、灯泡正负极怎么分辨?
支架大的引脚连接是负极,支架小的是正极
七、燃气表电池如何分辨安装正负极?
一般电池上以及要安装电池的地方会有标识正负的,对着装就行了。
如果没有可以通过电池形状以及电池仓形状辨别,大部分圆柱形电池正极会有凸起,负极仅为一个金属片(有些电池负极就是电池整个外壳,比如说18650锂电池,碳性电池)圆柱形电池仓负极一般会有弹簧。
如果电池是方形电池,那一般是6f22电池。6f22电池的正极是圆形的,而负极是六边形的。卡扣正好相反,以保证能将极片固定在卡扣里。
如果电池是不规则的,并没有标注正负。那只能买个万用表或电压表测试,或者找一个适合电池电压的LED来辨别。
八、厕所热水器电池怎么分辨正负极安装?
)看电池盒标志:+是正极,就是需要把它和电池正极接触。-是负极,和电池负极接触。电池正负区分:正极为有小帽子突出那边,负极为平的没有帽子那边。
2)基本上电池盒安装都是:弹簧的那边放电池负极,一块小金属片那边放正极。所以,你可以啥都不管,把电池负极对着螺旋状的弹簧放进去就好了
九、如何判断蓄电池正负极。?
当旧蓄电池的极性标记不清时,通常可以采用下述诸法进行判别: 1. 看极柱本身的颜色:极柱表面呈黑色的为正极柱,浅灰色的为负极柱。 2. 看铭牌标记:面对蓄电池外壳上的铭牌标记,位于铭牌标记右上方的极柱为正极柱。 3. 比较法:用高率放电计与有明显极性标记的蓄电池进行比较检验,按表针偏转方向判定。 4. 测量法:将直流电压表的“+”“-”两接线柱分别接至蓄电池的两极柱上,若指针转向正极,则接“+”的极柱为蓄电池的正极,接“-”的极柱为蓄电池的负极。如表针反转,应将极柱反接重测。 5. 看极柱的粗细:如果蓄电池的正、负极柱为圆柱形,则粗一点的为正极柱,较细的为负极柱。 6. 看化学反应:将接蓄电池极柱的两根导线分别浸在稀硫酸液中,这时在两个线头周围都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较多的为负极柱。
十、全电池正负极如何容量匹配?
电池设计时,如果负极没有接受锂离子的位置,锂离子会在负极表面析出,形成锂枝晶,刺穿隔膜,造成电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因此,在锂电池设计时,负极往往需要过量设计以避免此类情况出现,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N/P设计,即单位面积内负极容量与正极容量的比值,NP比一般为1.03-1.5之间,保证负极具备一定的过量以避免锂枝晶析出,NP比具体数值按照不用材料体系的设计考虑。(2)Overhang设计,Overhang是指负极极片长度和宽度方向多出正负极极片之外的部分。例如图1(b)所示,一般地负极极片尺寸要比正极大一些。卷绕结构的电池也一样,负极在长度和宽度方向都要有面积余量,如图1(f)。
图1. (a-e)具有不同正极/负极面积比的五种纽扣电池示意图和(f)卷绕电池负极面积余量设计
负极的Overhang设计从析锂安全性方面考虑,余量面积越大越好。但是,余量面积设计越大,电池能量密度越低,而且对电池性能也会有影响。为了研究负极余量面积对性能的影响,研究者设计了如图1(a-e)所示5种纽扣电池,例如C12A12表示正极圆片直径12mm,负极圆片12mm,其它标号含义类似。具体的正负极极片面积以及面积比如表1所示。具体的电池正负极材料和极片参数如表2所示,正极采用钴酸锂LCO,负极采用人造石墨。负极/正极面容量比(N/P)为1.13。
电池组装后静置12 小时,然后以 0.1C的恒定电流 (CC) 在 3.0 和 4.2 V 之间化成循环1次,然后再在 0.2C电流密度下在 3.0 和 4.2 V 之间循环3 次。化成和3次稳定电池的循环充电容量(CHG)、放电容量(DIS)、库伦效率(Coul.eff.)列入表3中。随着负极面积从 1.13 逐渐增加到 2.54 cm 2 ,首先由于负极上SEI形成反应的增加,初始库仑效率从大约 90% 大幅下降到 79% 。虽然随着负极面积的增大,充电容量也增加了大约 2%(从 1.945 到 1.987 mAh)(见表 3),但放电容量从 1.759(C12A12)到 1.571 mAh ,减少了大约 11%( C12A18),这意味着在充电过程中一些锂离子被不可逆地消耗形成SEI,而不是嵌入到石墨负极中。具有较大负极的纽扣电池显示在充电过程的出增加的分解反应和放电容量下降。
对于正极面积比负极大的C16A12,尽管化成步骤中的充电容量似乎达到了理论值,但放电容量大大降低,库仑效率非常低,约为 63%。在随后3次循环期间,放电容量显示出更大的连续下降,而库仑效率相对较低。这种不同的现象与负极边缘表面不可逆的锂枝晶形成密切相关。
图2. 四种不同正极/负极面积比的电池化成首圈充放电曲线对比
通过倍率性能和循环测试研究了正极/负极面积比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不同倍率的电压曲线如图3所示。正极面积不变,随着负极面积的增加,以1C放电容量为依据,倍率放电容量保持率下降。
图3. 四种不同正极/负极面积比的电池倍率性能对比
电池的1C/1C 循环结果如图4所示,除了相反的情况(电池 C16A12),其他四种情况在 100 次循环中表现出稳定的容量保持,具有较大负极面积的电池容量略低。然而,C12A12 电池在第 30 个循环左右开始显示出稍微更快的容量衰减。这可能与负极容量不足,不可逆的 SEI 形成和连续电解质分解有关。
图4. 5种不同正极/负极面积比的电池循环性能对比
图5是对Overhang影响的解释,充满电、满电保持一周和放电状态时,负极Overhang区域颜色变化过程。充电过程中,正极脱出的锂离子垂直于极片运动到负极并嵌入,石墨变成金黄色,而对于Overhang区域没有锂离子嵌入,颜色保持黑色。但是在满电状态下,电池保持一定的时间,极片中还存在锂离子的横向扩散重新分布过程,由于锂浓度梯度引起锂从扩散到Overhang区域,其颜色发生变化。
图5. 负极Overhang区域颜色变化过程:(a)充电到4.15V;(b)4.15V,60℃下保存一周;(c)然后放电到3.0V
锂的横向扩散过程机理如图6所示。在充电时正极的锂垂直扩散到负极对应区域,负极边缘没有锂浓度,SOC保持为0;充电结束的静置阶段,中心区域的锂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扩散到边缘区域,Overhang区形成一定锂浓度梯度,Overhang区附近的锂浓度略有下降;放电时,负极中心区域的锂返回正极,而Overhang区的锂也会返回正极边缘。正极边缘的锂浓度更高些;放电结束静置阶段,正极锂横向扩散平衡浓度;下一次充电时由于正极边缘锂浓度更高,导致负极Overhang区附近的锂浓度也会更高,从而产生析锂。
图6. 充放电过程中正负极及OVERHANG区域的SOC变化过程
在设计与制造锂离子电池时,一方面需要考虑负极有接受锂离子的区域,一般负极尺寸要大于正极;另一方面,负极余量面积在锂的横向扩散中也会导致SEI形成消耗更多活性锂,以及负极边缘析锂,应采取措施确保正极和负极尺寸完全相同并且彼此完全重叠,或者至少应使负极Overhang区尽可能小。
参考文献[1] Son B , Ryou M H , Choi J , et al. Effect of cathode/anode area ratio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3, 243(dec.1):641-647.[2] Grimsmann F , Gerbert T , Brauchle F , et al. Hysteresis and current dependence of the graphite anode color in a lithium-ion cell and analysis of lithium plating at the cell edge[J].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2018, 15(feb.):17-22.[3] Hufner T , Oldenburger M , Beduerftig B , et al. Lithium flow between active area and overhang of graphite anodes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overhang geometry[J].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2019, 24(AUG.):100790.1-100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