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池 > 正文

测定可逆电池电动势为何要用对消法?

电池 2024-09-10 00:50

一、测定可逆电池电动势为何要用对消法?

这是为了使电动势测定几乎在无电流流过的情况下进行,各物质的活度保持不变;使外阻很大,而内阻可忽略不计,这时V≈E。

原电池是化学能变为电能的装置,它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中有一个电极和相应的电解质溶液,电池的电动势为组成该电池的两个半电池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常用盐桥来降低液接电势。

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要在接近热力学可逆的条件下进行,即在无电流通过的情况下,不能用伏特计直接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可用对消法测定(当加大电压时,G电流趋近于0;当G=0时,U=E)。

二、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在本篇博文中,我们将介绍一项关于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原电池电动势。

原电池电动势

原电池电动势是指电池在开路条件下产生的电压,通常用符号E表示。原电池可以转化化学能为电能,并通过电路供应电流。电动势是衡量电池提供电解质中的离子化能力的物理量。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不同原电池的电动势,了解不同电池的性能以及对电源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

  • 数字万用表
  • 电池
  • 导线

实验步骤

以下是进行原电池电动势测定实验的详细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并确保电池已充足。
  2. 将电池与数字万用表连接,并将万用表设置为电压测量模式。
  3. 打开电路开关,记录显示在数字万用表上的电压数值。
  4. 重复步骤2和3,使用不同类型的电池进行测量。
  5. 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不同电池的电动势数值。

实验结果

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 电池A的电动势为1.5V
  • 电池B的电动势为1.2V
  • 电池C的电动势为1.4V

实验讨论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电池A具有最高的电动势,说明电池的整体性能较好。
  • 电池B的电动势较低,可能是因为电池的电解质浓度较低。
  • 电池C的电动势与电池A相当,但略低于其预期值,可能由于内阻较大。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不同类型电池的电动势,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这将对我们选择合适的电源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希望本篇实验报告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三、电池电动势公式?

电动势的公式:E=ΔΦ/Δt。

电机,一般指电动机,也称马达,是现代化工业及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东西,也是将电能变为机械能的最主要设备。汽车、高铁、飞机、风机、机器人、自动门、水泵、硬盘甚至我们最普遍拥有的手机,都安装了电机。

电动势的定义是是E=W非/q ,也就是与非静电力做功有关,化学中的原电池中在电解质溶液中,非静电力就将电荷从负极搬向正极,显然,在电磁感应中,也有一种力将电荷从负极搬运至正极。

电动势则是电源的性质。如果是电磁感应发电机,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的电势;如果是电池,则是化学电动势。如果你知道电场是电势的梯度,而电场代表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

电动势是针对电源而言的,主要是描述电源转化电能大小能力;电压是指在电路中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势高低大小。这两个概念单位虽然一致但还是有差别的。

四、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电动势?

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

在一待测电池上并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加电动势与电池电压相抗,减缓电池反应的进行,使得回路中的电流趋于零或待测电池中没有电流流过,外加电势差的大小即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测出来的电压为电动势。

伏特表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原因:

电池的电动势不能直接用伏特计来测量。因为当把伏特计和电池接通过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这样电池就发生化学反应,溶液浓度不断改变。因而电动势也不断变化,这时的电池已不是可逆电池。

五、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电动势?

现代很多直流电源可直接读出输出电压,将这样的电源的正极与待测电池正极,负极与负极相连,串联一个保护电阻和一个检流计.调可读电源的输出电压至检流计指针不在偏转.此时待测电压与可读电压的值相等.利用电势相消.

电池的电动势不能直接用伏特计来测量。因为当把伏特计和电池接通过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这样电池就发生化学反应,溶液浓度不断改变。因而电动势也不断变化,这时的电池已不是可逆电池。另外电池本身有内阻,用伏特计所量出的只是两电极间的电势差而不是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所以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必须在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进行。常用对消法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六、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对消法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在一待测电池上并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加电动势与电池电压相抗,减缓电池反应的进行,使得回路中的电流趋于零或待测电池中没有电流流过,外加电势差的大小即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测出来的电压为电动势。

七、什么是电池电动势?

电动势,单位伏特V,符号E,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使电源两端产生电压。。能够克服导体电阻对电流的阻力,使电荷在闭合的导体回路中流动的一种作用。电池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从电池的负极到正极由非静电力所作的功。电池符号的两边写成相同的金属,表示金属导线(一般为铜线) 与电极间存在接触电势差。

八、电池电动势怎么算?

步骤/方式1

任何两种不同的导电物质接触,在其相界面上都要产生电势差。电池电动势是电池内各相界面上电势差的代数和。

电池的电动势可定义为通过电池的电流趋于零时,两极间电位差(或称电势差)的极限值。

步骤/方式2

电池符号的两边写成相同的金属,表示金属导线(一般为铜线) 与电极间存在接触电势差。ε接触为接触电势差,ε液接为液体接界电势,ε+和ε-为电极与溶液界面间的电势差。则电池电动势为:E=ε++ε-+ε接触+ε液接[1] 。

步骤/方式3

电池的电动势E的计算公式是:E=W/Q。W电源中非静电力,把正电荷量q从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送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跟被移送的电荷量的比值。

九、电池电动势的组成?

蓄电池的电动势是由正、负极板浸入电解液后产生的。当极板浸入电解液中时,负极板上有少量的铅溶解生成两价的铅离子Pb2+,并在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使极板带负电,此时,负极板相对于电解液的电位约为——0.1V。正极板处,少量的PbO2溶解,并与水生成氢氧化铅,再分离成四价Pb4+和氢氧根离子OH-,所以,此时Pb4+沉附在正极板上。

于是,由于正负极板的电位差,形成了电动势

十、计算原电池电动势?

解:

k(hgy)=10^21.8=6.3x10^21

c(hg2+)=4.5x10^-5/(0.333?k(hgy))

=2.15x10^-26mol/l

据nernst公式

e(hgy/hg2+)=0.854+(rt/2f)ln(c(hg2+))

=0.854-0.760=0.094v

电池电动势为

0.241-0.094=0.147v

说明:10^21表示10的21次方,10^-26表示10的-26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