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池 > 正文

镁基锂电池优缺点?

电池 2024-09-07 21:42

一、镁基锂电池优缺点?

(1)镁电池相对安全,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负极不会出现镁枝晶,发生类似于锂电中的锂枝晶生长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起火、***等危险

(2)镁元素含量较锂丰富,价格相对便宜

(3)镁单质与锂单质相比,熔沸点较高(648℃/1170℃),化学性质较***,易加工

(4)镁电池现在还处于研发初期,电解液、正极、负极材料都没有很合适的体系报道,估计路还很长。

二、镁基锂电池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超过500 Wh/kg

镁基电池是一类以金属镁为负极的电化学储能体系,具有负极地壳储量丰富、成本低(金属镁的价格不足金属锂价格的5%)、体积比容量大(3833 mAh/cm3)、电化学循环过程中无枝晶生成等优势,且镁离子的理论还原电位只比锂离子高出0.6V左右,只要采用适配的正极结构框架,镁基电池仍可维持与锂离子电池相当的能量密度。

三、镁基轻合金用途?

 镁合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运输、化工、火箭等工业部门。镁合金是以镁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镁合金的优点是密度低、比性能好、减震性能好、导电导热性能良好、工艺性能良好。缺点是耐蚀性能差、易于氧化燃烧、耐热性差。

镁合金的用途 镁合金的用途有哪些

  镁合金加工过程及腐蚀和力学性能有许多特点:散热快、质量轻、刚性好、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和尺寸稳定性、抗冲击、耐磨、衰减性能好及易于回收;另外还有高的导热和导电性能、无磁性、屏蔽性好和无毒的特点。

四、镁基合金力学性能?

随着人们对材料强度和节能降耗要求的不断提高,轻金属元素镁及镁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的应用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关。

纳米颗粒(如SiC、Cu、Al2O3、CNTs)及其混合物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得到广泛研究以期获得最优的强度,但对其高比强度的研究还不深入,需进一步研究。

本实验,采用石墨烯纳米片做增强相颗粒来提高镁基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此外,也探索了金属-石墨烯、金属-金属复合强化颗粒的添加对纯镁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发现石墨烯纳米片与少量铝颗粒复合添加可使石墨烯和镁基体界面结合良好。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首先研究了单独添加石墨烯纳米片对纯镁的影响,试验表明,石墨烯纳米片的加入可提升纯镁的抗拉强度,但塑性会有所降低。

虽然石墨烯纳米片可强化镁基体,但强度提升幅度不大,其原因在于石墨烯纳米片与镁基体的界面结合效果不佳。

然而少量铝的加入可有效改善石墨烯与镁基体的结合,当铝含量保持在1.0wt%,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0.09~0.3wt%,0.3%,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塑性均增加,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石墨烯纳米片位向与挤压方向趋于一致,从而达到阻碍基体断裂的效果。

另一方面,当石墨烯纳米片含量维持在0.18wt%,铝颗粒含量为0.5%~1.0wt%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塑性也同时增加。

复合材料机械强度的提高,可用基本的强化机制解释,即强化相与基体热膨胀系数的不同,Orowan环及载荷转移机制。

第二,研究了符合添加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对镁基体的强化作用。对于只添加石墨烯纳米片或多壁碳纳米管强化复合材料,石墨烯纳米片-碳纳米管-铝颗粒混合添加强化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失效应变,拉伸失效应变(%)的显著增加说明石墨烯纳米片和多壁碳纳米管对镁基体的协同强化作用效果明显,原因如下:

(a)一维多壁碳纳米管的引入阻碍了二维石墨烯纳米片的快速聚集。

(b)基体中即软又长的多壁碳纳米管桥接相邻的石墨烯纳米片形成三维复合结构,从而阻挡了它们的聚集,使得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结构与基体的接触面积增大。

第三,研究了添加石墨烯纳米片对Mg-10Ti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室温拉伸结果表明,钛和钛-石墨烯纳米片复合加入镁基体,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失效应变均增加。

此外,还研究了铜-石墨烯纳米片复合添加对纯镁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铜含量保持在1.0wt%,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0.18%~0.36wt%,材料强度和失效应变随之增加,然而,由于GNPs的团聚,当GNPs的含量从0.36%增加到0.54%时,失效应变逐渐下降。

当继续增加其含量时,由于石墨烯纳米片的团聚,失效应变逐渐下降,直到石墨烯纳米片含量增加到0.54wt%。

第四,采用粉末冶金法,研究了石墨烯纳米片对Mg-1Al-Sn合金拉伸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向Mg-1Al-Sn合金中加入0.18wt%的石墨烯纳米片,合金抗拉强度提高塑性降低。,复合材料强度的提升可由基本的强化机制解释。

第五,研究了不同金属混合颗粒的添加对纯镁的影响,试验发现当复合添加10wt%Ti和10%Ti-1%Al颗粒时,Al元素对Ti颗粒与Mg基体界面结合的改善,Mg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形均得到提高。

此外,也研究了复合添加Al、Cu颗粒对镁基体的影响,发现Cu颗粒在Mg基体中弥散分布,因此,当1.0wt.%Al-0.6wt.%Cu颗粒混合添加时,可同时提升材料强度和塑性。

另一方面,当Cu含量保持不变,Al含量从1%增加到9%,复合材料的硬度、抗拉和抗压强度均有所提高。当Al含量在3wt.%以下时,随Al含量的增加,材料拉伸失效应变相应增大。当复合材料中Al含量从6wt%变化到9wt%时,由于脆性中间化合物Mg17Al12的产生,拉伸失效应变具有下降趋势。金属颗粒强化镁基复合材料机械强度的提升,在于基体与强化颗粒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界面处位错钉扎,同时,Orowan环和载荷也由软基体向硬质相或第二相转移。

五、镁基新材料企业名称?

江苏泽辉镁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15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莫云泽,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为。经营范围为:纳米新材料、阻燃材料的研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化工产品及原料(不含危险品)、橡塑制品、金属材料、通用机械及配件的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六、镁基轻合金是什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简称(MMC)是以金属及其合金为基体,与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增强相人工结合成的复合材料。其增强材料大多为无机非金属,如陶瓷、碳、石墨及硼等,也可以用金属丝。它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碳/碳复合材料一起构成现代复合材料体系。

七、镁电池与锂电池优缺点?

1、镁电池相对安全,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负极不会出现镁枝晶,发生类似于锂电中的锂枝晶生长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起火、爆炸等危险。

2、镁元素含量较锂丰富,价格相对便宜。

3、镁单质与锂单质相比,熔沸点较高(648℃/1170℃),化学性质较惰性,易加工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 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

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 锂离子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

镁电池:

镁电池是以镁为负极,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为正极的原电池。

现有品种中,有与普通锌锰干电池相似的随时可以放电的镁锰干电池;还有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储存,临用时加水使之活化而可随即使用的储备型电池。

八、镁基储氢电池到底什么原理?

镁基储氢电池的原理是利用镁与氢化物的化学反应来存储和释放能量。在充电状态下,镁粉末被电解质液中的一个正极吸收,并向负极注入电子,从而转化为镁离子。而在放电状态下,则是将镁离子还原成镁粉末,同时与正极结合形成氢化物产生电能。这种电池的优点是储氢量大、安全性高,同时镁也是相对廉价和易获取的材料。镁基储氢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储存和转换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和其他储能系统,同时也被视为一种可替代锂电池的新型能源技术。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探索镁基储氢电池的更高效率、更长寿命和更环保的制造方法。

九、镁基储氢材料发展现状?

镁基储氢材料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金属储氢材料之一,一旦技术成熟将带领镁产业进入万亿级市场。

建议关注积极布局汽车轻量化和镁合金模板市场,具有环保炼镁工艺,高附加值的镁深加工技术和产业链完善的企业。

十、钜锂镁锂电池哪儿产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雅里中坡19号永和桥北永和停车场A区5栋580、581、5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