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池 > 正文

原电池放电顺序口诀?

电池 2024-09-07 12:06

一、原电池放电顺序口诀?

化合价要记准,1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3硅4铝5价磷。

谈变价也不会太难,2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周全,铜汞二价最普遍。

原子团不要分,1价铵根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便是磷酸根。

1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铝3硅四都固定。

高中化学原电池禁忌一般来说,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但具体情况还要看电解质溶液,如镁、铝电极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镁为负极,铝为正极。镁、铝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时,由于是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失去了电子,因此铝为负极,镁则为正极。再如铝、铜和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铝为负极,而若把氢氧化钠溶液换为浓硝酸,则铜为负极

二、为什么原电池是放电?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流的装置称为原电池,也可以说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有的原电池可以构成可逆电池,有的原电池则不属于可逆电池。

原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例如铜锌原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其正极是铜极,浸在硫酸铜溶液中;负极是锌板,浸在硫酸锌溶液中。两种电解质溶液用盐桥连接,两极用导线相连就组成原电池。平时使用的干电池,是根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原电池、电解池都以发生在电子导体(如金属)与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接触界面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

三、原电池充电和放电区别?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来说。

放电时,负极是氧化反应(原电池原理)

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原理)

而一个反应正向是氧化反应,反向则为还原反应。

蓄电池从外电路接受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的工作过程。蓄电池在其能量经放电消耗后,通过充电恢复,又能重新放电,构成充放循环。

一般用直流电流(也有用不对称交流电流或脉冲电流)充电。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充电方法如恒流充电、恒电压充电、浮充电、涓流充电、急充电或这些方法的组合式充电等。

四、怎么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以及放电顺序?

原电池

首先分析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池原理),发生氧化反应(即失电子)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即得电子)的一极为正极。

高中化学中原电池分正负两极,负极一般为金属失去电子,正极一般本身不参与反应,会有物质在正极得到负极转移过来的电子,可能是离子也可能是分子。所以原电池没有离子的放电顺序。

电解池

首先应该先会判断两极,和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和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然后掌握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简称:阳失氧

阴极放电顺序: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简称:阴得还。

电解反应中反应物的判断——放电顺序

⑴阴极A.阴极材料(金属或石墨)总是受到保护。

B.阳离子得电子顺序 —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反表:

K+ <Ca2+ < Na+ < Mg2+ < Al3+< (H+) < Zn2+ < Fe2+ < Sn2+ < Pb2+ < Cu2+ < Hg2+< Ag+

⑵阳极A.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C、Pt、Au、Ti等)时:

阴离子失电子:S2- > I- > Br- > Cl- > OH- > NO3- 等含氧酸根离子 >F-

B.阳极是活泼电极时:电极本身被氧化,溶液中的离子不放电。

五、原电池充放电是分别是哪个极放电?

放电:氧化反应的是负极;还原反应的是正极;充电:氧化反应的是阳极(就是原电池正极);还原反应的是阴极(就是原电池的负极).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化学反应的原理方程式如下:正极: PbO2 + 2e- + SO4 2- + 4H+ == PbSO4 + 2H2O 负极: Pb -2e + SO4 2- == PbSO4 总反应: PbO2 + 2 H2SO4 + Pb == 2 PbSO4 + 2H2O (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正负极的质量都增大,原因: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极板上有PbSO4附着,质量增加:负极极板上也有PbSO4附着,所以质量也增加.)

六、原电池充电顺序口诀?

阳极出氧卤,阴极氢金属. 盐的离子都放电,离子浓度急速减; 盐的离子不放电,水耗离子浓度添. 酸根离子单放电,产物必得卤氢碱; 金属离子单放电,产物必得金氧酸. 是记忆用惰性电极电解盐溶液时产物的口诀. 阳极出氧卤,阴极氢金属. 盐的离子都放电,离子浓度急速减; 盐的离子不放电,水耗离子浓度添. 酸根离子单放电,产物必得卤氢碱; 金属离子单放电,产物必得金氧酸.

七、原电池负极反应顺序?

原电池得失电子顺序

1.放电顺序就是指离子除掉自身所带的电荷,即阳离子放电就是得到电子,而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就是指失去电子。当然金属原子也可以失去电子参与电极反应。

2.阳离子得电子的先后顺序:Ag+ >Hg2+ >Cu2+>H+ 。失电子的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

3.惰性电极是指接在电源的正极作阳极时不会失去电子被氧化的电极。金属单质中的金和铂;非金属单质中的石墨都属于惰性电极。

八、化学原电池充放电怎么判断?

放电是原电池。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所以在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对外供电时是放电。

在原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上有电子流出,做负极,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电子通过原电池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在正极上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

由于在锌、铜两个电极上不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锌片是给出电子的一极,是电池的负极,铜片是电子流入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

电流的方向同电子流的方向相反,从正极铜流向负极锌。在原电池内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流向负极,阳离子流向正极。

扩展资料

原电池的发明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末期,当时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正在进行著名的青蛙实验,当用金属手术刀接触蛙腿时,发现蛙腿会抽搐。大名鼎鼎的伏特认为这是金属与蛙腿组织液(电解质溶液)之间产生的电流刺激造成的。

1800年,伏特据此设计出了被称为伏打电堆的装置,锌为负极,银为正极,用盐水作电解质溶液。1836年,丹尼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电池,并用于早期铁路信号灯。

需要注意,非氧化还原反应一样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化学反应角度看,原电池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外接导线传递给氧化剂,使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

九、金属放电顺序?

1.放电顺序就是指离子除掉自身所带的电荷,即阳离子放电就是得到电子,而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就是指失去电子。当然金属原子也可以失去电子参与电极反应。

2.阳离子得电子的先后顺序:Ag+>Hg2+>Cu2+>H+。失电子的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

3.惰性电极是指接在电源的正极作阳极时不会失去电子被氧化的电极。金属单质中的金和铂;非金属单质中的石墨都属于惰性电极。

4.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后的金属单质是惰性电极的说法是错的。

十、充电放电顺序?

充电放电不都是顺时针的。它们是有区别的:蓄电池放电电流流动方向是 蓄电池正极→负载→蓄电池负极→电解液→蓄电池正极;相反,充电的时候电流方向是 充电器正极→蓄电池正极→电解液→蓄电池负极→充电器负极。这就是充电放电时的电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