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池 > 正文

粗盐提纯的根本原理?

电池 2025-02-13 18:00

一、粗盐提纯的根本原理?

  一,粗盐提纯: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中的Ca2+,Mg2+,SO42-则可通过加入BaCl2、NaOH和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而除去,也可加入BaCO3固体来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 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过程:

  用托盘天平称取2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搅拌,加快溶解速度)。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1.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BaCl2+Na2SO4==BaSO4↓+2NaCl

  3.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MgCl2+2NaOH==Mg(OH)2↓+2NaCl

  4.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及BaCl2中的钡离子) Na2CO3+CaCl2==CaCO3↓+2NaCl

  5. Na2CO3+BaCl2==BaCO3↓+2NaCl

  (注:可互换2,3两步或3,4两步。Na2CO3的用量一定要将所有的BaCl2除去,可使用pH试纸控制加入量。)

  6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Cl(除去过量NaOH,Na2CO3,可选择用pH试纸控制加入的量,或是直接蒸发)

  7.蒸发结晶

  四,实验现象:

  溶解:粗盐固体为灰色,加入水中所得液体呈浑浊状。

  过滤:滤液是无色透明液体,滤纸上的残留物呈黑色。

  蒸发:随着加热,蒸发皿中液体的量减少;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有固体析出。蒸发得到的固体为白色。

  五,结论:

  (一)、选择漏斗和滤纸:

  漏斗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要过滤的沉淀的量或析出固体的量,而不是看液体的体积.沉淀量或固体量较多,则所选用的漏斗就大,反之亦然.漏斗的圆锥角应为60°.管径粗细适宜,太粗难以保持水柱,太细则水流速度慢,过滤需要的时间过长.管径末端应稍微倾斜.滤纸的选择依据所做的实验来定.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定性滤纸在过滤操作中主要用于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定量滤纸主要用于物质的定量分析。

  (二)、组装过滤器:首先,将选好的滤纸对折两次,第二次对折要与第一次对折的折缝不完全重合.当这样的滤纸放入漏斗(顶角60°)中,其尖角与漏斗壁间有一定的间隙,但其上部却能完好贴在漏斗壁上.这样装成的过滤器比所有表面都贴在漏斗上的过滤器的过滤速度更快.对折时,不要把滤纸顶角的折缝压得过扁,以免削弱尖端的强度.然后剪去三层纸那边的两层的小角,以便在湿润后,滤纸的上部能紧密地贴在漏斗壁上.其次,将叠好的滤纸放入合适的漏斗中,用洗瓶的水湿润滤纸,用手指把滤纸上部1/3处轻轻压紧在漏斗壁上.把水注入漏斗时,漏斗颈应充满水,或用手指堵住漏斗颈末端,使其充水至漏斗顶角稍上部为止.漏斗颈保持有连续的水柱,会产生向下的引力,加速了过滤过程.

  (三)、正确地进行过滤:

  在过滤时,玻璃棒与盛有过滤液的烧杯嘴部相对着;玻璃棒末端和漏斗中滤纸的三层部分相接近,但不能触及滤纸;要保持垂直(笔者认为玻璃棒斜立易导致过滤液外溢);漏斗的颈部尖端紧靠接收滤液烧杯嘴部的内壁.每次转移的液体不可超过滤纸高度的三分之二,防止滤液不通过滤纸而由壁间流出.对于残留在烧杯里的液体和固体物质应该用溶剂或蒸馏水按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润冲,将洗液全部转移到漏斗中进行过滤.

  (四)、正确洗涤沉淀物:

  如果需要洗涤沉淀物,则应立即进行洗涤,否则沉淀物在滤纸上放置过久会开裂或结块,不易润洗.可用原溶剂、蒸馏水或其它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润洗.换一个洁净的空烧杯以代替原来接受滤液的烧杯,这样可以避免因沉淀穿透滤纸而要重新过滤大体积的液体.每次洗液用量以能浸没所收集的沉淀物为宜.洗涤时,用少量洗液小心沿四周从上而下冲洗,将沉淀冲到漏斗底部,不可使液体流速过猛,否则会使沉淀冲出过滤器.也不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物质,以免划破滤纸,前功尽弃.一般洗2到3次左右,可基本洗净。

  (五)、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

  可根据沉淀物上可能检出的杂质类别,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适宜的试剂,来检验洗涤程度。

二、任何事都有其原理 ,英语学习的根本原理是什么?

语言的本质是什么?

语言的本质是语音。

语言产生之初是什么形态?

语言产生之初是原始人用语音传递信息的工具。

学语言最本质的是要学会什么?

学语言最本质的是要学会语音。

语音如何学会?

语音是通过听还是通过说学会?

语音是通过听学会,而不是通过说。

听力只能通过听学会。

每个人的语音都是独特的,都是不标准的,所以标准的语音严格来说是不存在的。

你的普通话标准吗?

老外的英语普通话标准吗?

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汉语普通话都不标准一样,老外的英语普通话也都不标准。

既要学会语音,又不存在标准的语音,那么语音如何学会?

只有通过听,而且是大量的听,确切地说是听写,只有写下来,才能确认自己有没有真正听懂。

自以为听得懂,却写不出来,其实还是没听懂。

结论是:学英语的根本原理是学会语音,学会语音只能通过大量的听写。

确切地说是约500小时听写。把复读机或复读软件设置成复读5遍或适合自己水平的遍数,把每个单词准确地写出来,才是真正听懂了。

在听懂慢速英语前,不宜练口语,因为在形成标准语音范围的概念之前,练口语是没有目标的,效果不好。

三、电池供电原理及电脑电池使用注意事项

电池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源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其他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电池的供电。那么,电池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电脑电池又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电池供电原理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电池内部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三部分组成。当电池接入电路时,正负极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流,从而为电路供电。具体来说,负极会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而正极则发生还原反应,获得电子,从而在两极之间形成电势差,产生电流。

锂离子电池为例,其负极通常由石墨材料制成,正极则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电解质为锂盐溶液。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移动到负极,并嵌入石墨晶体结构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负极脱出,重新回到正极,在此过程中释放电子,为电路提供电流。

电脑电池使用注意事项

对于电脑电池的使用,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合理使用电池容量,不要让电池过度放电或过度充电,这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 保持电池温度在合适范围内,避免电池过热或过冷,这些都会对电池造成损害。
  • 定期校准电池,让电池的电量显示更加准确。
  • 注意电池的储存环境,避免电池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或者强磁场环境中。

只有正确使用和保养电池,电脑电池才能发挥最佳性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持久可靠的电力支持。

通过本文,相信大家对电池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电脑电池使用的注意事项。让我们一起珍惜并合理使用电池资源,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谢您的阅读!

四、汞电池原理?

原理

以氧化汞为正极活性物质,汞齐化的锌粉为负极活性物质,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的一种碱性原电池。实用的锌汞电池是S. Ruben在二战期间研制成功以供军用的。

其放电时的电化学反应如下:

正极 HgO+H2O+2e-=Hg+2OH-

负极 Zn+2OH--2e-=ZnO+H2O

电池反应 HgO+Zn=ZnO+Hg

正、负极活性物质利用率都接近100%。能量密度可达200~400W·h/L。电压平稳,约1.3V,常温下自放电缓慢。

五、铁锌电池原理?

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而失去电子,而做负极,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向铁电极移动得电子变为氢气。

锌、铁、NaCl溶液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

锌活泼,作负极:2Zn - 4e- = 2Zn2+;

正极氧气放电:O2 + 2H2O + 4e- = 4OH-;

生成的Zn2+移向正极,生成的OH-移向负极,两种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Zn2+ + 2OH- = Zn(OH)2↓。

六、电池封装原理?

软包锂离子电池封装的意义与目的在于使用高阻隔性的软包装材料将电芯内部与外部完全隔绝,使内部处于真空、无氧、无水的环境

七、氢电池原理?

氢能源电池原理:电解水的逆反应将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发生反应,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形成能量并将能量储存起来。氢能源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氢能源电池对环境无污染,主要是通过电化学,不是采用燃烧,燃烧后会释放有毒物质,对大气造成污染,燃料电池发生反应后,只能产生水和热,对于大气不会造成污染,如果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整个循环就是彻底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过程。

八、人体电池原理?

人体电池原来是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当外电路闭合时,在两电极电位差的作用下即有电流流过外电路。同时在电池内部,电荷传递。

九、dbs电池原理?

dbs电池是深度放电电池的缩写,其原理是通过将电池中的活性物质溶解在电解液中,使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能够持续释放电能。具体原理如下:1. 活性物质溶解:dbs电池中的活性物质通常是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如锌或锌氧化物。在放电过程中,这些活性物质会与电解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溶解成离子形式。2. 电子流动:在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溶解后,产生的离子会在电解液中移动,同时电子也会通过电解液中的导电介质流动。这样,电子流动和离子移动形成了电流。3. 电化学反应: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会发生一系列的电化学反应。正极上的活性物质溶解产生的离子会与负极上的活性物质反应,释放出电子和化学能。这些反应会持续进行,直到活性物质完全溶解或电池中的活性物质耗尽。通过以上原理,dbs电池能够持续释放电能,并在放电过程中提供稳定的电流。这种电池常用于需要长时间供电的设备,如手电筒、无线遥控器等。除了dbs电池,还有其他类型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每种电池的原理和性能都有所不同。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而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电动车辆等领域。铅酸电池则因其低成本和可靠性而常用于汽车起动和备用电源等应用。了解不同类型电池的原理和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合的电池类型,提高电池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十、DSC电池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主要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以低成本的纳米二氧化钛和光敏染料为主要原料,模拟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