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阻 > 正文

电阻计算公式大全?

电阻 2024-08-26 17:24

一、电阻计算公式大全?

一、电阻计算公式有哪些

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R)和横截面积(s)、长度(ι)、电阻率(ρ)的关系式.

解答:R=ρL/S(R电阻、S截面积、L长度、ρ电阻率

二、电阻计算方法

电阻计算公式:

所有的导体电阻,根据计算公式:R=ρL/S,在相同的长度下,截面积越小,它的阻值就越大?

可以把导体“铜导线”想象成一根“自来水管”:

1、你家供水的自来水管可能是直径20mm的,供水很顺畅,我们说水管对水的阻力很小;

2、如果把这根水管换成直径2mm的,就会发现水不够用了.

3、我们说:水管的截面积变小了,所以对水的阻力变大了.

4、导体电线的电阻和水管对水的阻力一样,截面积 S 越小,它们的阻值就越大.

5、导线 L 越长、水管越长,阻力都是越大.

6、电流不可见、水流可见,更加直观 容易理解.

7、其他的:电压和水压、电位和水位、电流和水流,都有很多情景原理相同之处,可以比照参考学习。

三、电阻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

问题:

已知电压是48V,需要降低至12V。请问需要多大的电阻。

有个12V的灯泡。想装在48V的电动车上。不加电阻我怕灯会爆

解答:

计算电阻需要知道这个12V的灯泡是几瓦的。

在以10瓦的为例:

12V灯泡电流=10/12=0.083安培,

需要降压值=48-12=36伏,

需要串接的电阻=U/I=36/0.083=433.7欧姆,

电阻需要的功率=IU=0.083*36=2.99瓦。

电阻的功率一定要大于3瓦,要通风散热,如果通风散热不好,则要加大电阻的功率。

R(电阻)=U(电压)/ I(电流)

这个问题需要搜索计算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是上面的,串连个电阻,所以灯泡要能正常工作电压是12V时求串联的电阻的阻值,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则串联电阻分得的电压为48V-12V=36V,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U/R或I=P(功率)/U,因为你的灯泡的额定电流我不知道,所以你得自己看一下,然后照着我的算,以我的经验12V的灯泡功率应该是6瓦,所以电流是0.5A,然后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5A则电阻的阻值为R=U/I=38V/0.5A=76欧姆。建议你回去看看灯泡上写的再算。

三、电阻计算公式大全

电阻计算公式大全

矩公式为T=9550x功率P/转速n,要是多级传动的话每级的扭矩要乘以减速比,速度越低扭矩越大

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p=UI

P=I^2 *R

P=Fv

P=U^2 /R

功的计算公式:

W=Fs

W=UIt

W=I^2 *Rt

W=U^2 *t /R

1,两相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方法是:

P=电流*电压*功率因素

如 5A电流*220V交流电压*0.9功率因素=990W

1度电=1000W

2,对称三相交流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方法是:

有功功率(W)P=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功率因素(COS)

无功功率(VAR)Q=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功率因素(SIN)

视在功率(VA)S=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 “s”.因为W=F(f 力)*s(s 距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F为力,V为速度).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 (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1w=1J/s

P=W/t=FV=FL/t

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电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电功:

⑴W=UIt=Pt=UQ (普适公式)

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⑴P=W/t=UI (普适公式)

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

二、电阻发热计算公式大全?

绕组温升公式:

△t=(R2-R1)/R1*(234.5+t1)-(t2-t1)

▽t---绕组温升

R1---实验开始的电阻 (冷态电阻)

R2---实验结束时的电阻 (热态电阻)

k---对铜绕组,等于234.5;对于铝绕组:225

t1---实验开始时的室温

t2---实验结束时的室温

电机温升公式θ=(R2-R1)/R1*(235+t1)+t1-t2(K)

R2-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Ω;

R1-试验初始时的绕组电阻,Ω;

t1-试验初始时的绕组温度(一般指室温),℃;

t2-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一般指室温),℃。

235是铜线,铝线为225

电阻发温升计算公式:Q=(Rr-Re)/Re x (235+te)+te-tk

Rr:发热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Re:冷却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te:测量Re时的环境温度,也就是实验开始时的绕组温度。

tk:做温升实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

三、电阻计算公式?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2. I=I1=I2=…=In (串联电路

 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

 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

 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四、LED配电阻的正确方法和计算公式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照明领域。LED具有体积小、耗电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备受用户青睐。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为LED合理配置电阻,以确保LED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那么,LED如何正确配置电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为什么需要配置电阻?

LED作为一种半导体二极管,其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是有要求的。一般情况下,LED的工作电压在1.8V-3.6V之间,工作电流则在10mA-30mA左右。如果直接将LED与电源串联使用,由于电源电压往往大于LED的工作电压,势必会造成LED过大的工作电流,从而导致LED烧毁。因此,我们需要在LED与电源之间加入合适的电阻来限制电流,以保护LED安全稳定地工作。

LED配电阻的计算方法

确定LED所需的电阻值,关键在于根据LED的额定工作参数和供电电源的电压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电阻值R = (电源电压Vs - LED工作电压Vf) / LED工作电流If

其中:

  • 电源电压Vs:电源的电压值
  • LED工作电压Vf:LED的额定正向电压
  • LED工作电流If:LED的额定正向电流

比如,某款LED的工作电压Vf为2.2V,工作电流If为20mA,电源电压Vs为5V,那么所需的电阻值R应为:

R = (5V - 2.2V) / 0.02A = 140Ω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使用中应选择标准电阻值,如150Ω。同时,还要考虑电阻的功率。LED所需的电阻功率一般不超过0.25W即可。

LED并联配置电阻的计算

如果需要为多个LED并联供电,则每个LED仍需配置独立的电阻。此时,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电阻值R = (电源电压Vs - n×LED工作电压Vf) / LED工作电流If

其中n为并联的LED数量。

比如,有4个相同型号的LED,每个LED的工作电压Vf为2.2V,工作电流If为20mA,电源电压Vs为12V,则所需的电阻值R应为:

R = (12V - 4×2.2V) / 0.02A = 90Ω

LED串联配置电阻的计算

当需要为多个LED串联供电时,则只需在整个LED串联回路中加入一个电阻即可。此时,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电阻值R = (电源电压Vs - n×LED工作电压Vf) / LED工作电流If

其中n为串联的LED数量。

比如,有3个相同型号的LED,每个LED的工作电压Vf为2.2V,工作电流If为20mA,电源电压Vs为12V,则所需的电阻值R应为:

R = (12V - 3×2.2V) / 0.02A = 180Ω

LED配电阻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计算电阻值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合适的电阻功率,一般0.25W即可满足大多数应用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阻,可以采用5%或1%的精密电阻
  • 如果LED并联,每个LED都需要配置独立的电阻
  • 如果LED串联,整个回路只需要一个电阻
  • LED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参数会随温度变化,实际使用时可能需要微调电阻值

总之,合理配置LED电阻是保证LED安全稳定工作的关键。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能够掌握LED配电阻的正确方法和计算公式,为您的电子设计提供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五、串电阻降压启动电阻计算公式?

方法:

设原来电路的电阻为 R1,串联的电阻为R2

根据公式:U=IR

在串联电路中“ I”相同由此可知U和R成正比、设电路中的总电压为U

那么,串联电阻R2之后R1上的电压为:U* R1 /(R1+R2)

R2上的电压为:U*R2 /(R1+R2)

比如说想要电压减少一半,那就让R1=R2也就是串联一个和R1阻值相等的电阻就行了。

六、电阻电感并联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并联电阻的等效计算公式为:

  1R =1R1 +1R2 +…+1Rn (1)

  使用该公式时,有两种情况计算比较方便:

  ① 并联的电阻比较少时,如两个电阻并联时,一般都是直接由公式R=R1×R2R1+R2 求得等效电阻 ;

  ② 当并联的n个电阻阻值相等时,等效电阻为 R=R1n 。

  但当多个电阻并联且电阻值又都不相等时,计算就比较烦琐,为此,本文对公式(1)进行了变形,使多个电阻的并联计算变得简化。

  将公式(1)变形可得:

  R= 1 1R1 +1R2 +…+1Rn = Ri RiR1 +RiR2 +…+RiRn = Ri K1+K2+…+Kn (2)

  其中K1=RiR1 ,K2=RiR2 ,… Kn=RiRn ,Ri为n个并联电阻中的一个,Ri的选择可遵循如下的规则:

  ① 选能被其它电阻整除的一个电阻作Ri

  例1 有三个电阻并联,R1=3Ω,R2=6Ω,R3=18Ω,则选电阻R3作为被除电阻Ri,即: K1=183 =6,K2=186 =3,K3=1818 =1

  等效电阻 R=Ri K1+K2+K3 = 18 6+3+1 =2Ω

  ②当找不到一个电阻能被其它电阻整除时,选阻值最大的电阻作为被除电阻Ri 。

  例2 三个电阻R1=8Ω,R2=10Ω,R3=12Ω并联,则选阻值最大的电阻R3=12Ω作为被除电阻Ri,计算就比较方便,此时有:

  K1=128 =1.5,K2=1210 =1.2,K3=1212 =1

  等效电阻 R=Ri K1+K2+K3 = 12 1.5+1.2+1 =12 3.7 =3.24Ω

  当然,也可以任选一个电阻作为被除电阻Ri,但与选择阻值最大的电阻作为被除电阻时相比,计算时小数增多,增加了烦琐程度,甚至影响计算精度.

  例如,例2中,选8Ω的电阻作为被除电阻Ri,则有:

  K1=88 =1,K2=810 =0.8,K3=812 =0.67

  得等效电阻 R=Ri K1+K2+K3 = 8 1+0.8+0.67 =8 2.47 =3.23Ω

  可见,计算比上例烦琐,精度也有所降低.

  ③也可以选择n个电阻之外的任意一个阻值作被除电阻,这个电阻可以选成能被所有的n个电阻整除,这样计算更方便。

  例如,例2中的三个电阻R1=8Ω,R2=10Ω,R3=12Ω并联时,可选一个能被三个电阻都整除的数值作被除电阻值,如选120Ω,则有:

  K1=1208 =15,K2=12010 =12,K3=12012 =10

  等效电阻

  R= Ri K1+K2+K3 = 120 15+12+10 = 120 37 =3.24Ω

  结果与例2一致,但计算中少了小数,更容易被接受。

  公式(2)的物理意义,就是把所有的电阻都折算成电阻Ri的并联,共折算成K1+K2+…+Kn 个Ri的并联,如上述例1中把所有的电阻都折算成18Ω电阻的并联,将3Ω看作是6个18Ω的电阻并联,6Ω的电阻可看作3个18Ω的电阻并联。上述例2中把所有的电阻都折算成8Ω电阻的并联,10Ω电阻可看作0.8个8Ω的电阻并联,12Ω可看作0.67个8Ω的电阻并联.其中0.8个8Ω的电阻可以这样理解,将8Ω的电阻纵向剖成10份,每份的截面积是原来的十分之一,电阻是原来的十倍(80Ω),取其中的8份并联,即为0.8个8Ω的电阻并联.

  综上所述,运用公式(2)计算等效电阻,比公式(1)简单,尤其是当并联的电阻较多时,分解了难点,计算显得更方便了。

七、电阻并联后总电阻计算公式?

1、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支路电阻的倒数和。总电阻比每一个都小。

1/R=1/R1+1/R2+1/R3+1/R4+………

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R总=R/n。

2如果两个电阻R1、R2并联,

1/R=1/R1+1/R2

通分解得.

R=R1R2/R1+R2

当两个电阻相同时,总电阻R=R1/2=R2/2

即电阻减半。

八、圆形电阻计算公式?

只有找到测量的两个点,方可计算圆形闭合线圈的电阻.

例:取在同一直径上的两个P点和q点为测量点,求这两个点间电阻的大小?则其相当于是两个半周长电阻的并联,

R1=R2=ρπ(a/2)/s,

R总=R1*R2/(R1+R2)=ρπa/(4S)

九、铜排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R=ρ(L/S)R=电阻,单位 Ωρ=电阻率 铜电阻率=0.017L=线的长度,单位 mS=线的截面单位 mm²

十、电阻噪声计算公式?

电阻的噪声表征形式为4kTR , K 为玻尔兹曼常数, K=1.3806505×10-23J/K, T 为环境温度, 其单位是开尔文(K), K=273.15+摄氏度。 可以简化估计电阻噪声的电压噪声贡献公式如下, 其单位是nV/rt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