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电流振荡原因?

电压 2024-08-29 20:56

一、电流振荡原因?

引起系统异步振荡的主要原因为: 1) 输电线路输送功率超过极限值造成静态稳定破坏; 2) 电网发生短路故障,切除大容量的发电、输电或变电设备,负荷瞬间发生较大突变等造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破坏; 3) 环状系统(或并列双回线)突然开环,使两部分系统联系阻抗突然增大,引启动稳定破坏而失去同步; 4) 大容量机组跳闸或失磁,使系统联络线负荷增大或使系统电压严重下降,造成联络线稳定极限降低,易引起稳定破坏; 5) 电源间非同步合闸未能拖入同步。 系统振荡时一般现象: 1)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的电压表,电流表及功率表周期性的剧烈摆动,发电机和变压器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

2)连接失去同步的发电机或系统的联络线上的电流表和功率表摆动得最大。

电压振荡最激烈的地方是系统振荡中心,每一周期约降低至零值一次。

随着离振荡中心距离的增加,电压波动逐渐减少。

如果联络线的阻抗较大,两侧电厂的电容也很大,则线路两端的电压振荡是较小的。

3)失去同期的电网,虽有电气联系,但仍有频率差出现,送端频率高,受端频率低并略有摆动。

二、电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首先,就是我们参照这谁是一定的。I=U/RU=IR电阻是导体的物理属性,不随电压和电流而变化,滑动变阻器,是特例。理解其参照物是很重要的。关系如下:I一定时,UR成正比,U一定时,IR成反比,R一定时,UI成正比

三、电流源的端电压指的是?

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为零,理想电流源是电路分析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个理想化了的电路有源元件,能够以大小和波形都不变的电流向外部电路供出电功率而不随负载(或外部电路)的变化而变化。

理想电流源可以对外提供电流,其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也就是说,电流源两端也是有电压的,就像电压源向外提供电压,电压源中也有电流一样。

例如,一个2A电流源和一个5欧姆电阻相连,则电流源端电压为10V。如果和10欧姆电阻相连,则其端电压为20V

四、电流振荡器原理?

在电子电路中,充分利用晶体管的开关作用,利用电感的储能与电容器的充放电的原理,把储存的电能变成电感的磁能,而后又把磁能变成电能。

晶体管在电路中,代替开关以补充能量,而补充能量的时刻就由LC振荡本身的反馈部分来决定,这样就可以有节奏的补充,从而得到谐振。

LC振荡的产生归根结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有一个LC振荡回路,它是振荡的主要内因,并且决定了谐振的频率。

(2)有正反馈控制的能量补充,并且正反馈要足够大,以保证补充的能量不小于第一次振荡中消耗的能量。

(3)使用非线性元器件晶体管作为开关,当振荡强一点时反馈弱一些,自动调节振幅小一些。相反,当振荡弱一点时,晶体管产生的正反馈就强一些,自动调节振幅大一些,这样就能够保持等幅振荡。

常用的LC振荡器的基本电路有,变压器耦合LC振荡器、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如果需要的不是高频振荡,而是低频振荡,甚至超低频振荡,这时候LC振荡器就不适用了。这是因为,当频率很低时就必须要LC的电感量和电容器的容量很大,例如要产生16Hz的低频,根据f=1/2π√LC的计算公式,这时候电感就要1H,电容就要100uf。如果振荡的周期大于一秒,电感电容的体积就相当可观了。因此,在低频时就要采用RC振荡器。

五、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

题目看不见,这个伏安特性是线性的,端电压是3V时,电流为0A,端电压就是电源(或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输出电流0.6A时,端电压是2.4V,不是0V!0V才是短路电流。内阻r=(3-2.4)/0.6=1Ω

六、串联电流源的端电压怎么求?

两个电阻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U为R1十R2再乘以电流讠

这个问题可以用基尔霍夫定律的KVL算出来.KVL:对于任一集总电路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那么:U(电压源)+U(电流源)+Ur1+Ur2=0已知电路中的电流为2A,电压源为10V,两个电阻均为5欧姆;即10V+U(电流源)+10V+10V=0,可得U(电流源)=-30V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30V,与参考方向相反.

七、lc振荡电路电流变化?

LC振荡电路产生的是正弦交流电,其电流是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

LC电路既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也用于从更复杂的信号中分离出特定频率的信号。它们是许多电子设备中的关键部件,特别是无线电设备,用于振荡器、滤波器、调谐器和混频器电路中。

电感电路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因为它假定有没有因电阻耗散的能量。任何一个LC电路的实际实现中都会包含组件和连接导线的尽管小却非零的电阻导致的损耗。LC电路的目的通常是以最小的阻尼振荡,因此电阻做得尽可能小。虽然实际中没有无损耗的电路,但研究这种电路的理想形式对获得理解和物理性直觉都是有益的。对于带有电阻的电路模型,参见RLC电路。

八、振荡电流的频率是多少?

频率计算公式为f=1/[2π√(LC)],其中f为频率,单位为赫兹(Hz);L为电感,单位为亨利(H);C为电容,单位为法拉(F)。 L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

九、机械振荡和电磁振荡区别?

1.

二者的产生不同,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过程,它的根源是由于机械振动;而电磁波的产生是电磁振荡电路(按课本上的知识),或者说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并不是机械振动。

2.

机械波不是一种独立的物质,它只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它所传播的只是振动的能量和振动的形式,所以,机械波的传播就需要波源和介质两个条件;而电磁波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电磁场由发射源向远处传播),它所传递的是电磁场这种特殊的物质和能量,所以电磁波的传播并不需要其它介质来传递,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

3.

机械波可以是纵波,也可以是横波;而电磁波则是横波,没有纵波的形式。

4.

机械波是连续波,在传递过程中没有间断点;而电磁波则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

十、电感两端电压和电流为什么是20度?

说明电感线圈具有一定阻值的直流等效电阻,因此电感线圈可等效为一个纯电感L和一个电阻R的串联。这样,电感线圈阻抗为z=R+jωL,

阻抗模值为:

Z=√R²+(ωL)²

阻抗角为:

φ=arctanωL/R

设加在电感两端的电压为

u=Umsinωt伏,则通过电感的电流为电感两端电压比电感线圈的阻抗,用复数表示为

I=U/Z=Um∠0°/

√R²+(ωL)²∠arctanωL/R

=U/√R²+(ωL)²∠-arctanωL/R

=Im∠-arctanωL/R

以上计算说明,由于电感线圈存在等效直流电阻,因此使电感具有一定的阻抗角,进而使电感上的电压和电流具有一定的相位差,这个相位差就是题目中的20°,这个相位差φ大于零,说明电压超前电流,相位差φ小于零,说明电流滞后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