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Q点不是Uceq=VCC-ICQRC+UBEQ吗。为什么我做的这道题是Uceq=UCC-UEE-IC(RC+2RE)?
一、请问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Q点不是Uceq=VCC-ICQRC+UBEQ吗。为什么我做的这道题是Uceq=UCC-UEE-IC(RC+2RE)?
我刚还纳闷书里面Uceq怎么出来的,看来题主那道题答案突然就推出来了,豁然开朗。
(IbqRb因为很小所以忽略)
二、放大电路的q点怎么算?
放大电路的q点,是输出特性曲中的静态工作点。涉及到三个参数,Ib、Ic、Vce,三个参数中Ic和Vce取决于Ib,所以计算q点主要是计算偏流Ib。
Ib由偏置电路计算。如固定偏置电路
Ib=(Ec-Vbe)/Rb
Ic=βIb
Vce=Ec-IcRc
三、共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Q的目的?
静态工作点是指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就是交流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些电流、电压的数值可用 特性曲线上一个确定的点表示,该点习惯上称为静态工作点 Q。
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四、多级放大电路分析
多级放大电路分析 - 专业博客文章
在电子工程和模拟电路设计中,多级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类型。它能够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输出信号,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传输。本文将详细介绍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路组成
多级放大电路通常由多个放大器级联而成,每个放大器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电阻以及放大倍数。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构成了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决定了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此外,电路中还可能存在反馈网络,用于稳定放大器的输出波形和改善动态范围。
分析方法
在进行多级放大电路分析时,需要依次对每个放大器进行单独分析,考虑其输入和输出电阻、静态工作点以及反馈网络的影响。同时,还需要考虑各级之间的耦合方式和耦合程度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可以使用电路分析软件如Multisim等工具进行仿真和分析,以验证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
在进行多级放大电路设计时,需要注意元件的选择和参数匹配,以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增益水平和工作频率,避免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还需要考虑电磁兼容和噪声抑制等问题,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关键字:多级放大电路分析、电子工程、模拟电路设计、电路组成、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频率响应、反馈网络、电路分析软件、Multisim、元件选择、参数匹配、增益水平、工作频率、电磁兼容、噪声抑制
五、差动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计算?
Vcc=+12V,Vss=-12V,Ube=0.7V;
Ub=(Vcc-Vss)*R2/(R1+R2);
Ub=Ube+I3*Re;---> 得 I3;I3=I1+I2;调节Rp,使 I1=I2;
Uc1=Vcc - I1*Rc;Uc2=Vcc - I2*Rc;
Ub1=Vi1 = -Ib1*R = -R*I1/β;Ub2=Vi2 = -Ib2*R = -R*I2/β;
Ue1=Ub1 - Ube;Ue2=Ub2 - Ube;Ue3=I3*Re + Uss;
六、共基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交流信号电压叠加在直流电压上,使晶体管基极、发射极之间的正向电压发生变化,通过晶体管的控制作用,使集电极电流有更大的变化,它的变量在集电极电阻上产生大的电压变量,从而实现电压放大。放大器有三种组态:共基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
晶体管的基极静态电流、电压或集电极静态电流、电压在特性曲线上所对应的点,称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七、克服0点漂移 采用什么差动放大电路和什么差动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零(即没有交流电输入)时,由于温度变化、电源电压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静态工作点发生变化,并逐步放大和传输,导致电路输出端电压偏移的现象从原来的固定值上下移动。
在差分电路中,无论是温度变化,还是电源电压的波动都会引起两管集电极电流以及相应的集电极电压形同的变化,起效果相当于再两个输入端加入了共模信号,由于电路的对称性和恒流源偏置,在理想情况下,可以使输出电压不变从而抑制了零点漂移.
八、什么是放大电路?什么是放大电路?
gg基本放大电路有三种:共基极放大电路、共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共射极电路用的比较多。
九、怎么判断放大电路各点瞬时极性?
一般的放大电路,增益达到 40-60dB 就很不错了。但是考虑到电路的稳定性,采用一只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增益一般希望在 20dB,若要获得更高的电压增益,就需要考虑二级或者多级耦合放大电路了。
一.放大电路反馈的判断方法
(1)正负反馈的判断:从输入级到输出级依次标出各级信号的瞬时极性,判断方法是: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不在同一节点引入,若瞬时极性相同,则为负反馈,若两者的瞬时极性不同,则为正反馈。
(2)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通过判断反馈到输入端的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入电压还是输入电流来判断是电流反馈还是电压反馈。判断方法是:除公共接地线外,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从同一点接出,则为电压反馈,若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从不同点接出,则为电流反馈。
(3)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断: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电路输入端相比较的方式来区分,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的形式相比较,则为串联反馈,以电流的方式相比较,则为并联反馈。判断方法: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从同一点引入,为并联反馈,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从不同点引入,则为串联反馈。
二.反馈对放大电路特性参数的影响
(1)输入电阻(3)增益使电路的增益减小。(4)带宽扩展为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电路反馈的判断方法 负反馈放大电路四种基本形态倍。(5)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本身引起的非线性失真(6)负反馈放大电路抑制反馈环内的噪声,提高性能噪比。
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及四种基本组态
(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分析及设计及电路时,常用上面的定律计算一个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熟练掌握四种反馈电路鞥亿的计算方法很关键!
四.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
电压增益 100最大输出电压 5Vp-p
频率特性 --输入输出阻抗 --设计过程:
电源的设计与晶体管的选择:与共射级放大电路电源选取一样,晶体管的选取考虑 Vcbo 和 Vceo.NPN 和 PNP 组合的原因:将多极性的晶体管级联起来,由于偏置电压的极性相同,不能取到最大输出电压,一般设计过程中将 PNP 和 NPN 交替使用。假设 Tr1 的发射级电流 1mA,则可以求得发射级电阻的值,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使用条件,应该尽量增加第一级电路的放大倍数来提高开环增益,但是增加增益的条件是增加及集电极电阻 Rc 的值,但 Rc 的值太大,使得 Tr2 的集电极的电位过于接近 GND,导致不能输出最大的电压。这里取集电极的压降为 5V,理论上可以输出 10Vp-p。设 Tr2 的集电极电流为 3mA,则可确定能够 R3,为了使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Tr2 的集电极电位取发射级电位和地的中间值。确定 R4 和 R8 的值:R4 的值决定电路的输出电阻的大小,因此取值不能太小,一般为千欧级别。在根据电压增益确定 R8 的值。偏置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共射级放大电流的设计方法一样。
十、两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两级放大电路的连接方式不同,计算方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两级放大器会加一个大电容,形成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不会影响,那就可以单独计算每一级的工作点。
这时候利用每一级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来计算静态工作点的各项电流和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