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电机绕组头尾怎么接线区分?
一、单相电机绕组头尾怎么接线区分?
用万用表,拨到R*100或R*1000档
黑表笔接在电机引出的四根引出线中的一根,用红表笔去接其他的三根线,照这样的方法直到有一次表笔正向偏转后指针会往反方向偏转的那一次,万用表测的是副绕组。道理很简单,因为电容具有充放电的作用,而副绕组和主绕组的区别就在于副绕组上串有一个电容,而主绕组没有。
判出副绕组后,剩下的两个引出线头就是主绕组了,把主绕组和副绕组并联在220V的交流电上电动机就能运行了,如果要用交流接触器来控制,那么主绕组和副绕组并联后所剩下的两个引出线头就像三相电机那样接在交流接触器的主触点上就行了。
二、单相电机绕组头尾需要区分吗?
不需要分, 单相电动机的主、副绕组,是应该区分头、尾的:变换主绕组(或者副绕组)的头、尾,可以改变旋转方向的(与双值电容无关)。
三、单相电机绕组数据单相电机绕组数据?
没有给出电机槽数,只能计算大概数据,36槽时主绕组总匝数:513,副绕组是主绕组匝数的1~1.5倍间选择,运行电容为每100W选取2~3μ。
四、单相电机绕组?
通过测量绕组的电阻,根据绕组的电阻的大小来确定主、副绕组,单相电机一般有3个接线端子,分别是公共端、主绕组、和副绕组,用万用表两两测量,测得电阻最大的时候,表笔两端的就是主绕组和副绕组,此外一个端子就是公共端,再测公共端和主、副绕组端子的电阻,电阻相对小的就是主绕组。
五、单相2级电机怎么分头尾?
蒙的,单项异步交流电机不分头尾,一根线绕成两组,这两组的绕线方向不同。
形成两和不同的磁极就可以六、怎样判断电机绕组的头尾?
用干电池和万用表判别:
1.先判别三相绕组的各自的两个首尾端.将万用表调到电阻档进行测量,凡是同一相的阻值就很小,因此根据电阻大小可分清两个线端属于同一相。
2.判别其中两相绕组的尾端,将万用表调到直流电流档量程要小一些,再将任意一相的绕组的两个线端接到表上,指定表上+极为该相绕组的首端__极为尾端,然后将第二相绕组的两个线端分别接干电池的+和-极在干电池接通的瞬间,如果表针摆相大于零的一边。则与干电池+极的相接的线端为第二相绕组的尾端.如果表针反转则第二相绕组首尾与上述相反。
3.判别第三相的首尾,用万用表所接的这相绕组不动将第三绕组的首位去接干电池的+极和__极,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可以第三相绕组的首位端
七、单相电机绕组数据?
查了一下数据,较接近的是DO2-7124电机,铁芯内径:67mm、长度:62mm、24槽;主绕组线径:0.47、每极匝数:165;副绕组线径:0.42、每极匝数:268;电容为8微法。 补充:由于参考数据没有提供大小线圈详细数据,以下是个人经验推算,主绕组:55匝(节距2~5)、110匝(节距1~6);副绕组:88匝(节距5~8)、180匝(节距4~9)。
八、电机单相绕组温度高?
电机运行时温度过高的原因
1.电动机绕组匝间、相间绕组之间、绕组和接地电阻之间有短路现象,因而形成绕组中电流增加使其温度急剧升高出现温度过高。
2.电动机铁心片与片之间绝缘破坏,使铁心中的涡流损耗增加,铁心发热剧增造成温度过高。
3.三相电动机缺相工作时,使另外两相绕组中电流增加,造成绕组温度过高,单相电动机启动绕组断线时,同样会使主绕组温度过高。
4.电动机在过载情况下长期运行,也会引起绕组电流过大,使绕组发热增加造成温度过高。
5.电动机过于频繁启动,由于启动时的电流是正常工作电流2倍以上,同样会引起绕组发热增加造成温度过高。
6.电动机电气接触不良,使连接部件处的发热增加造成温度过高。
7.电网电压过高或过低时,使电动机绕组中的电流增加,导致发热造成温度过高。
8.转动部位的轴承损坏或缺油时,使转动部件摩擦增加或撞击造成温度过高。
9.电动机散热部件出故障或通风道堵塞,造成温度过高。
10.电动机工作时环境温度过高。
九、单相电机进线的接法?
控制电路接线:1P空开的火线出线端与停止按钮SB1的进线端相连,停止按钮SB1的出线端与正转启动按钮SB2的进线端相连,正转启动按钮SB2的出线端与反转启动按钮SB3的常闭触点的进线端相连;反转启动按钮SB3的常闭触点的出线端与反转接触器KM2的的常闭触点的进线端相连,
反转接触器KM2常闭触点的出线端与正转接触器KM1的线圈的进线端相连,正转接触器KM1的线圈的出线端与零线1P空开的出线端相连;正转接触器KM1的一对常开辅助触点分别与正转启动按钮SB2并联。
十、三相电机绕组侧头尾法?
通电试验法:先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将六个引线头分成三组,然后将任意两组串联接在交流电源上,第三组上串联一个灯泡(15或25W,大功率不亮)。通电后,如果灯泡发亮,表示串联的两组为首尾相接;如果灯泡不亮,表示尾尾相连或首首相连,以此类推。
电池定向法:先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将六个引线头分成三组,然后将第一组的两个线头分别接于万用表毫安档的正负极,将第二组的第一个线头用手指按在干电池的负极上用另一头触碰电池正极,如果万用表的指针偏向右侧;说明万用表的正极线头与干电池的负极线头为头(尾),如果指针偏向左侧,则说明万用表正极线头与干电池正极线头为头(尾),以此类推。
转向法:对于小型电动机,不用万用表也可判别绕组的首尾端,判别时首先分清那两个线头是同一相,,然后每相任取一个线头,将三个先头接成一点,并将该点接地,用两根380V电源线分别顺序接在电动机的两个引线头上,观察电动机的旋转方向。若三次接上去,电动机转向相同,则表明三相首尾接线正确;若三次接上去,电动机有两次反转,则表明参与过这两次反转的那相绕组接反。例如第一次A、B相,第二次B、C相都反转,B相两次都参与,说明B相首尾接反,将B相的两个线头对调即可。
扩展资料:
绕组接错造成不完整的旋转磁场,致使启动困难、三相电流不平衡、噪声大等症状,严重时若不及时处理会烧坏绕组。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某极相中一只或几只线圈嵌反或头尾接错;极(相)组接反;某相绕组接反; 多路并联绕组支路接错;“△”、“Y”接法错误。
一、故障现象
电动机不能启动、空载电流过大或不平衡过大,温升太快或有剧烈振动并有很大的噪声、烧断保险丝等现象。
二、产生原因
误将“△”型接成“Y”型;维修保养时三相绕组有一相首尾接反;减压启动是抽头位置选择不合适或内部接线错误;新电机在下线时,绕组连接错误;旧电机出头判断不对。
三、检修方法
1、滚珠法。如滚珠沿定子内圆周表面旋转滚动,说明正确,否则绕组有接错现象。
2、指南针法。如果绕组没有接错,则在一相绕组中,指南针经过相邻的极(相)组时,所指的极性应相反,在三相绕组中相邻的不同相的极(相)组也相反;如极性方向不变时,说明有一极(相)组反接;若指向不定,则相组内有反接的线圈。
3、万用表电压法。按接线图,如果两次测量电压表均无指示,或一次有读数、一次没有读数,说明绕组有接反处。
4、常见的还有干电池法、毫安表剩磁法、电动机转向法等。
推荐阅读